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英雄泪浇灌沙丘变绿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英雄泪浇灌沙丘变绿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吉林省通榆县同发乡新合屯,位于中国四大沙地中面积最大的科尔沁沙地边缘。中国民间自费治沙第一人万平,年少时曾随父母下乡在这里生活了6年。1997年,已是吉林松原市一家热电厂环保工程师的万平,回到新合屯看望乡亲,发现由于严重沙化的侵害,当年水草丰美的田野没了踪影,乡亲依然过着苦日子。1999年,万平又一次回新合屯考察周边沙化的情况,触目惊心的恶劣生态环境,使他难过得流下眼泪。2000年,万平毅然辞去国企的工作,来到新合屯创办科尔沁沙地(吉林)生态示范区治沙。如今,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万平治理的1500亩沙地已变为绿洲。不久前,记者采访了万平,这位花甲老人回首艰辛的治沙往事,数度流泪,甚至哽咽难语……

我要回来,我要在这里治沙,让乡亲们重新过上水草丰美的日子

万平,1953年10月18日出生于长春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万兴治是东北师范大学建筑高级工程师。万平从小在东北师大附小读书,成绩优异,1966年由于“”中断学业。

1969年12月,16岁的万平随父母下放到通榆县新发公社永胜大队。后来,父母哥姐弟妹先后回城,全家只剩万平一人留在乡下,乡亲们对他格外照顾。

1975年11月,万平返城被安排到吉林省松原市长山热电厂工作,后来成为环保工程师。1979年,他与工友白丽华结婚。一年后,他们有了女儿万晓白。

1997年5月,人到中年的万平回到通榆新合屯看望乡亲。昔日乡下伙伴已头发花白,万平感慨万端。使他更伤心的是:20多年过去了,乡亲们的房子还是老样子,村庄、道路、田野到处黄沙飞扬,当年水草丰美的“瀚海苇乡”没了踪影……

1999年5月,万平再次来到通榆,用心考察了新合屯周边沙化的情况。当他来到新合屯西边,发现这里沙化最严重,沙丘已漫延到乡亲的房后,眼看就要吞没房子。此情此景,令万平触目惊心,他难过得流下了眼泪:我要回来,我要在这里治沙,让乡亲们重新过上水草丰美的好日子!

2000年6月,万平毅然辞去热电厂的工作来到通榆县。他交纳了8000多元承包费,与通榆县签订了新合屯西100公顷沙地的承包合同,开始创建沙地生态示范区。半年之后,万平历尽千辛万苦盖好了示范区生活基地的6间房子。这些房子是曾设计过东北师大大门、时年82岁的父亲帮万平设计的。

然而不幸的是,2001年1月6日,万平的母亲林桂生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逝世。母亲临终留下遗言:“二儿子治沙太累太苦,我老了就和他呆在一起吧!”

万平遵照母亲遗嘱,在示范区西南角的向阳坡上,为母亲修建了墓地。入葬后,他想起母亲的遗言,想起自己半年来治沙、造房的艰苦,跪在母亲坟前放声痛哭……

为治沙花光积蓄借高利贷,艰难中妻子和女儿一家都来大漠安家

2001年4月,万平的妻子白丽华提前退休,从长春市来到示范区安家。

这年春天,万平动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加上买断工龄的12万元,一共30多万元,雇请农民栽下3万多棵沙棘、5000多棵杨树。然而,结果却令他欲哭无泪:大部分树苗被沙埋风拔,或高温烤死……他和前来考察的林业专家一起研究,发现沙地不适合栽杨树。因为杨树需吸取大量地下水才能成活,而地下水减少,沙化就更严重。结论是:治沙首先要种草,科学恢复植被,固沙养地。

2002年春,万平开始在沙地上画方格铺草埋草,即“盖被子育草法”。他和志愿者们打了一口百米深水井,建造了直径20米的水池,铺设了滴灌水管。两年后,生态示范区沙地原有植被物种(荆棘类和蒿草类)恢复了85%,一些中药材开始复活,各种哺乳动物、鸟类也在示范区出现。

2005年,示范区植被覆盖率已达95%,植物种类百种以上,动物更有260种之多。流动沙丘基本固定,无东移迹象。

万平还在示范区内防耕种、撵牛羊、看药草、护野生动物。1500亩示范区,光沿着4000多米长的围栏走一圈就要一个多小时……前期资金如流水一样很快就用光了,万平又借了40万元高利贷。6年间,他投入沙地75万元。

其间,女儿万晓白考入吉林工业大学。后来,万晓白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的同乡李凯结婚。2006年,万晓白得知父亲治沙越来越难,放心不下,就带着丈夫和孩子来到示范区,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

2004年,万平的治沙义举在民盟东北三省环保论坛上,受到吉林省领导的高度关注。东北师大志愿者朱丽君帮助万平申报科研立项,示范区首获政府拨款23万元。

2008年10月,示范区参加由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和世界银行主办的展览活动。这次展览活动结束后,示范区又获得项目资助款17万元。万平激动得告诉朱丽君:“有了这17万元,再加上政府给的23万元,我就能还清全部高利贷啦!”话音未落,他突然蹲到地上抱头痛哭。

万平治沙的事迹,感动了众多国内外的志愿者。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志愿者陆续前来示范区帮助治沙,国内各地100多所高校、3600多名志愿者也来过示范区。他们在这里劳动,搞科研,统计沙地恢复数据。这些志愿者,来自全国除外的2800多个县(市)。其中,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白城师范学院等高校,还将示范区确定为志愿服务、生态环保教育实践基地。

万平多年治沙,常与当地乡亲打交道。他逐渐认识到,科尔沁沙地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后来由于过度开垦,才变成了约5.06万平方公里的沙地。为了广泛宣传生态环保事业,近几年来,万平先后应约到深圳、哈尔滨、呼和浩特、福州等地的大、中、小学,宣讲沙地治理的经验和体会。他还兼任当地同发中学环保老师,10多年来,每周风雨无阻步行10多公里,到学校给学生上一节环保课。

15年治沙造福当地农民,志愿者的来信和乡亲的感言使他两次大哭流泪

2008年7月初的一天,万平收到了哈工大环保志愿者樊燕敏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是万老师那知识分子的良知,让治沙人有胸怀天下的情怀。万老师做的不仅仅是沙地恢复工作,而且也在绿化着我们心灵上的沙漠。在泥沙俱下的洪流中,难得有这样一批清醒的追梦人……”读到这里,万平泪流满面,放声大哭。

一天,万平参加新合屯一位乡亲孩子的婚礼。酒席上,屯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激动地对大家说:“老万做我们邻居15年,始终没离开这儿,他是我们富起来的带路人。要是没有老万,咱屯里这片黑土地恐怕早就让沙子埋没了吧!”

此时,全场一下鸦雀无声。

那天,万平又一次激动得哭了,而且平生第一次喝醉了。

通榆县西部有26万公顷沙地,当地农民靠开垦沙地、放养牲畜生活。万平心想,我这边拼命治沙,可乡亲们为了生存,接着在那边破坏生态,光新合屯百只以上的羊群就有10多群。这样下去,沙地的植被肯定难以彻底恢复。

为此,万平请来专家现场考察。专家们认为通榆县的地质非常适合种植葡萄,而且1亩葡萄的收益,相当于15至30亩的杂粮。于是,万平挨家挨户地劝说农民种植葡萄。第一年,有11户乡亲开始试种。万平出面组织他们成立了“科尔沁沙地葡萄分会”。

2006年,万平又组织成立了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这是吉林省第一家民间沙地环保公益组织。当年,万平被评为“中国十大民间环保人物”;2007年,万平被评为“感动吉林”人物。

2012年,万平又尝试与当地农民合作,专门试种有机农作物,不用一点化肥。虽说农作物产量低了,但出售价格高了,收入超过了原来的“广种薄收”。

2013年,万平的女儿万晓白注册成立了“科尔沁妈妈谷物作坊”网店。截至2014年1月4日,网店已成功交易了1379件。

2013年11月,通榆县政府对示范区成果进行了部分统计:15年来,万平已栽种成活防风树木3万株,野生杠柳300亩,生态影响范围达方圆300平方公里,使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约2500元。2013年12月,万平当选为白城市政协委员,被吉林省评为首批“十大乡土专家”。

2014年1月的一天,坐在示范区温暖的房子里,万平感慨地对记者说:“一转眼,我来通榆沙地已15年了。专心治沙保护草原回报乡亲,是我的不懈追求。今后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在有生之年,再创办出新的示范区,造福科尔沁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