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疆·军事古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疆·军事古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摄影/宋玉江

对于新疆,如果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审视,可归结为广阔而多样的地域;而从人文地理的方位来考察,又能深切地感受到聚集着开拓精神与探险情结。

新疆的环境等差悬珠,复杂多变,除了没有海岸外,聚齐了所有大陆性地貌。对于这样一个广大的地域,很难作概括性描述,一个多世纪前,当俄国探险家,地理学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将新疆的地理结构形象地归结为“三山夹两盆”时,立即为国际地理学界所接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正是这样特殊的结构,界定了新疆交通线的基本走向:穿越三山(天山,阿尔泰山、昆仑一喀喇昆仑山),环绕两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后来名扬天下的丝绸之路,就是在这一框架下形成南、北、中三条主道,并确立了新疆交通干线的总体格局。

由于位于亚洲的腹心地带,又群山环峙,不论是祖国的中原地区,还是中亚,西南亚等周边国家,都把新疆视为遥远而难以到达的地段。又因为界于东西两大版图之间,在海运畅通之前,这里是贯通亚欧大陆的惟一衔接点。探访秘境西域,寻找古老的东方,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成为不同国度与地区人们的普遍向往。

张骞不避艰险凿空西域的壮举与法显、玄奘冒死出国求法的执著,是先行者的精神为西行之路做了前导。马可・波罗横贯欧亚太陆的远行与鄂本都东来传教的游历,以不同的时代风格,标示了东西方陆路交通渐趋明晰的过程。当然,真正使新疆古代通道形成规模的,是汉唐经营西域的战略格局,是物品转运交易中的经济利益,是不同文明相互碰撞后的交融。

15世纪以后,由于社会历史的重大变故以及地理环境的巨大变迁,新疆从一个世界文明的中转站,一步步沦没为内外不通的闭塞点。罗布泊的干涸预示横贯塔克拉玛干的道路全部没于沙海:车师王国的消亡,造成穿越天山的车师古道人迹罕至,蒙古国的独立使阿勒泰至乌里雅苏台的通路被国境线阻断;这些典型的标志性事件,对新疆道路的影响意义深远。

18世纪后,随着西方列强的扩张与国际东方学的兴起,新疆经历了近二百年被“重新发现”的时期。以普尔热瓦尔斯基,斯文・赫定,斯坦因等为代表的各国学者,走遍了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对包括古代交通线在内的西域文明,进行了现代意义的探险考察,在他们身后,一些再现辉煌的古道――如由伊犁翻越天山,穿罗布荒原到楼兰――因而成为经典。

因德国探险家特林克勒的考察,那条曾用于吐蕃军队攻占西域的桑株古道也再次被人们所关注,并在二战期间的物资转运、人民军队驻防藏北的行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当你对新疆的古道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必定认同:新疆保留着神秘却并不遥远;也许还深藏一份期待:重走成吉思汗远征西域、吐尔扈特东归故里,锡伯族西迁戍边――那些已是跨国之旅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