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消化内科不同治疗方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4例,将其按门诊挂号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3w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8%,两组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雷贝拉唑;奥美拉唑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与腺体病变为特征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其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免疫等因素引发[1]。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等,若临床不能给予有效控制,则会引发癌变,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及逆转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或萎缩肠化是促进病情转归的关键[2]。本文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2例,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疗效颇为明显,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4例,将其按门诊挂号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5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在23~72岁,平均年龄为(45.7±10.6)岁;患者病程在0.7~11年,平均病程为(6.2±1.5)年。患者病变程度分为:轻度萎缩25例;中度萎缩18例;重度萎缩9例。5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在21~76岁,平均年龄为(46.2±10.8)岁;患者病程在0.5~13年,平均病程为(6.5±1.9)年。患者病变程度分为:轻度萎缩28例;中度萎缩16例;重度萎缩8例。入选标准:临床明确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知情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实验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呈阳性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程度等构成比相比较,均具有良好的均衡性(P>0.05),其相关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药物生产厂家及批号:雷贝拉唑肠溶片由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330。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由长春北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20058。阿莫西林片由云南铭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3020955。克拉霉素片由四川泰华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5798。

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口服,2次/d;阿莫西林片1.0g口服,2次/d;克拉霉素片0.5g口服,2次/d,以上药物均于早、晚饭后口服,连续治疗3w。

观察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雷贝拉唑肠溶片10mg于早、晚饭后口服,2次/d,患者连续服用3w。其他药物服用方法及治疗时间同对照组。

1.3评价指标

1.3.1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患者腹胀、腹痛、嗳气症状消失;经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未见黏膜颗粒状,黏膜化生与增生强度明显减退,泌酸腺与幽门腺数量显著增加。有效:患者腹胀、腹痛、嗳气症状明显改善;经胃镜检查结果显示:黏膜颗粒状减少,黏膜化生与增生强度有所减退,泌酸腺与幽门腺数量增加。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及胃镜检查结果均无明显改变或加重。治疗有效率计算方法:显效率+有效率。

1.3.2根除幽门螺杆菌判定标准[4] 采用13C尿素呼气测试或尿素酶测定,结果均呈阴性。

1.3.3采用电话随访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服用药物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 19.0统计包进行处理与分析,对于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对于计量资料行t检验,并分别用百分率与(x±s)表示,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8%,两组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相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3w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0.4%;对照组患者治疗3w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75.0%,两组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两组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消化内科临床上是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多由浅表性胃炎引发。近些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发率在临床上也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5]。由于该病症病程长,症状与体征表现常被患者所忽视,致使病情迁延难愈,若临床不能给予有效控制,则易加重病情,不仅增加临床治疗难度,而且也易引发癌变。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传统治疗方案,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治疗3w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5.0%,这一结果与上述观点相一致。

雷贝拉唑属新一代质子泵的抑制剂,是一种更为有效的K-H-ATP酶抑制剂,其直接作用于胃酸分泌最终环节,可降低乙酸胆碱、组胺含量,提升胃pH水平值,从而达到降酸及保护胃黏膜的目的[6],该药物同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可协同发挥作用,有效提高了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与李亚洲等人研究结果相一致[7],这一结果提示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方案治疗,疗效确切,并且具有较高用药安全性,对提高治疗效果及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均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富.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2):158-159.

[2]慕会杰,宋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治疗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24(10):1719-1719,1721.

[3]杨征.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治疗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07(9):92-93.

[4]李达斌.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现状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5):158-159.

[5]吴建福.慢性萎缩性胃炎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3,11(25):506-506.

[6]陈静,王奇,陈军贤,等.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380-1381.

[7]李亚洲.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特征及其规范治疗方案的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4,15(12):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