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便趁波浪好鼓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便趁波浪好鼓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以及汗牛充栋的教参教辅,都有可能构成教学中的一口口“井”。 如果教师不对教学内容进行独立钻研,势必也会成为“井”底之蛙。只有教师不断地跳出这些人为设置的“井”,才能把学生一步步带进“井”外大天地。读写教学中充分利用置疑、质疑等手段,掀起孩子们好奇心中的层层涟j,进而鼓起其想象的风帆,激发其表达愿望,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教学 阅读课 读写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93-01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学中不适时机地利用置疑、质疑等手段,激起孩子们与生俱来好奇心中的层层涟j,进而鼓起他们想像的风帆,激发他们的表达愿望,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那次难忘的作文课。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选择了《小摄影师》作为阅读材料。《小摄影师》说的是一个十岁的小男孩为办墙报给高尔基拍照的故事。机灵的小男孩通过向窗内扔纸团的办法跟高尔基取得联系,但在摆弄好相机正要拍照时突然哭着跑开了,原因是忘了带胶卷。课文后面有一个练习题《我想接着往下写这个故事》。续写故事是想象力、表达力、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正好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练习写作。由于这篇课文有一个比较好的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表达,使他们产生想说想写的愿望。我决定让他们续写这个故事,并嘱咐下次阅读课进行讲评。

一周后,又到阅读课,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创造成果:有的说小男孩第二天来给高尔基照了相,有的说当天晚上小男孩就赶来完成了任务,还有的说小男孩回家后生病了过了几个月才回来照相……有的甚至说小男孩回家途中遭到绑架,这可能是学生看恐怕片多了的缘故吧。看着交上来的作文,我为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感到欣慰。尽管个别同学的思维偏离了正常轨道,但毕竟也经地过了思考的努力,作为教师,唯一的办法就是因“材”施教,纠偏把正。

但是,全班只有李宇飞同学交了“白卷”。他属于那种“闷骚型”孩子,不善表达但经常捣蛋。我有点生气,当时就请他说说为什么没写。他站起来,憋了半天才说:我觉得小男孩不会再回来,因为,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任务。“啊?!”没带胶卷怎么完成拍摄任务呀?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一下子把惊讶的目光都投向了他。我的大脑也瞬间出现短路,一时不知所措,这彻底打乱了我的教学思路!片刻之后,我的大脑恢复正常。凭着我多年的教学经验,直觉感到这正是一个训练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不可多得的一个大好时机。

我决定因势利导,趁着这一石激起的千层浪,鼓起同学们的想象力之帆!我示意同学们安静,热情表扬了李宇飞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勇气,同时让同学们以“小男孩子还会再回来么”为题展开讨论。

课堂上先是一张纸落到地上都能听得到,几分钟过后便开始交头接耳,后来前后左右的邻桌同学也开始争论,教室里像进了一屋子麻雀。看着同学们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我就让他们上台发表意见。

班长武浩光说,如果小摄影师真的忘了带胶卷,那么,高尔基说给他胶卷时,他为什么要跑开呢?如果他怕耽误高尔基太多的时间,可他第二次再来拍照,不是要耽误更多的时间么?

他的同桌,梳着羊角辫的魏晓佳说,如果他是想用自己的胶卷拍照,但用高尔基送的胶卷拍出的照片不是更有纪念意义么?

坐在后排的徐亭远同学爸爸是搞摄影的,所以他对摄影知识比较了解。他说小男孩在摆弄相机的时候,就已经在高尔基不知不觉中拍好了照片。因为一张高尔其聚精会神看报纸的照片比他单纯面带微笑的照片更有意义。

还有的同学说,为给高尔基拍照,小男孩做了充分准备。因为高尔基是大名人,门不好进,他也许不止一次被门卫阻挡,也不知道他在门外徘徊了多少次,才想出扔纸团给高尔基的联络方法。所以,他不可能忘记带胶卷。

有的说,小男孩既然能想出扔纸团的联系方法,说明他很聪明,因此也一定能用更巧妙的方法完成任务。

有的说,他写给高尔基纸条上“拍完照片后,我立刻就走”的话,也能说明进门之前他就已经想好了如何完成任务和完成任务后如何离开的办法了。

有的说,小男孩“装哭”,正是他“照完相,立刻就走”的脱身之计,连伟大的高尔基也上了小男孩的当!

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这时,我又告诉同学们,小男孩不会再回来了,虽然是大家讨论得出的结论,但这也只能是一种可能,因为世上许多问题,并非只有唯一的答案,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重新思考。比如,司马光砸缸是否就是救人的最好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帮助曹冲称象?等等,大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给出自己新的答案。

通过这次难忘的阅读课,我对语文教学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小青蛙”们一步步地跳出自身所处的“井”,从“井底之蛙”变为自由飞翔的“小鸟”。初涉人生的生活环境和生长发育阶段的局限,构成了小学生成长的“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开拓学生视野,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就能使“小青蛙”们跳出“井口”,积极地介入人生。同时,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以前的教学经验,以及汗牛充栋的教参教辅,都有可能构成教学中的“井”。比如《小摄影师》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就好象是预先给师生挖了一口井:小男孩还会再回来。不然,还怎么续写故事?所以,如果教师不对每篇课文进行深入钻研,不用求异思维或发散思维的方法对进行独到思考,势必也会让自己成为井底之蛙。教学中只有教师不断地跳出一口口人为设置的“井”,才能把学生一步步带出“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