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美青海的“攻坚拔寨”法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美青海的“攻坚拔寨”法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每年七月初开始到八月中旬,青海便成为了国内最佳旅游胜地之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温馨画面,映衬着金黄色的油菜花海,湛蓝的天,低浮的云,彩色的帐篷,色彩斑斓的青海湖畔……大美青海,简单几个字便道出了雪域高原的魅力所在。

然而,风景如画不等于生活富裕。在美丽的背后是地处高原,自然条件严酷、贫困现象十分普遍的干旱山区、三江源高寒牧区、柴达木沙漠化地区和环青海湖农牧交错区。长期以来,青海省区域性贫困问题突出,特殊类型区域内整体脱贫难度大。全省约90%的贫困人口集中在沟壑林立、干旱缺水、灾害频发的潜脑山区和高寒牧区,偏远分散,交通不便,环境严酷。这些都是青海扶贫开发路上的“硬骨头”,严重制约着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青海人民想要在2020年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必须要经历艰难的挑战。

握指成拳才有力

虽然,一切看起来都极为不妙,但青海却并未被当下的形势所困。按照解决最紧要、最突出、最迫切问题的思路,“十二五”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小财政、大民生”理念,把扶贫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37亿元,整合资金超过60亿元,实施了青甘川交界地区、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兴海县南部三乡6 个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助推了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据青海省扶贫局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青海省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7.1亿元,是“十一五”的3倍。2015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达到11.94亿元,年均增幅24.3%;青海省级财政扶贫资金达到8.53亿元,年均增幅35.9%。4年间,上百万贫困人口直接参与产业扶贫项目,并从中受益,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4..63万人,年均脱贫21.2万人。

可以说,这4年是青海省投资力度最大、扶贫成效最明显、减贫进程最快的时期,尤其是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牧民脱贫之路越走越宽广。2011年以来,青海坚持围绕全省十大扶贫特色产业,实施了整村推进、藏区扶贫产业、集中连片扶贫产业等各类扶贫产业项目,建成牛羊养殖、獭兔养殖加工、中藏药材种植等各类扶贫产业基地1248个,使28万多户、126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2014年在青海东部、环湖和青南地区建设了4个扶贫产业试验示范园,为产业化扶贫趟出了新路。针对贫困农牧户贷款难、贷款贵,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等问题,青海省扶贫局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探索“补改贷”扶贫资金运行模式,投入资金1亿元,在全省82个贫困村开展金融扶贫试点,撬动金融资金4.2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尽管扶贫攻坚的征程异常艰难,但在青海省执政理念的不断驱动下,各级扶贫人团结互助,用勤劳和智慧让一项项扶贫措施从“瞄准”到“紧盯”,再到“扎实推进”转变,由变中突围解题,以更接地气的思路创出了一条脱贫发展“新路子”。

现阶段,强调:“要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为此,在新形势下,在扶贫攻坚路上,青海省又以更加精准的节奏迈出了铿锵步伐,让幸福渐进。

借力优势资源,打造产业集群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介绍说:“目前,青海‘依托高原独特优势、做强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5亿元,建立扶贫产业示范园15个,其中,2014年已建成4个省级扶贫产业示范园,今年已启动3个省级产业园、8个县级扶贫产业园。扶贫产业园将形成一套成熟的培养农牧业企业经营者和高素质农业技术工人的培训体系,发挥扶贫产业园区带动作用,不断放大产业功能和集聚效应,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也就是说,“外部输血”已解决不了贫困的自身病。于是,青海提出了“资金跟着扶贫对象走,扶贫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规则,将扶贫方式灵活地转为“内部造血”。

在此基础上,为有效破解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缓慢、规模小、效益低,辐射带动贫困群众能力弱的瓶颈,青海省按照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要求,以重点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突破口,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做大做强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手段,展开了一场以“产业培植”推动“造血扶贫”的扶贫新路径。从改变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培育新型产业工人、新型职业农民,到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打造产业龙头,形成了输造血相结合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说起产业扶贫新模式,全国各省都有各自的考量和手段,如何让产业扶贫独树一帜?青海有一套独特的法则

从扶贫产业选择,到后续发展,再到发挥辐射效益,青海都始终围绕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的宗旨,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为前提,让产业发展成为撬动农牧区百姓脱贫致富的强大杠杆。其中,“特色”二字是重中之重,也是让产业产出效益的关键。

但是,扶贫产业往往落地容易,生根难,要产出效益更难。按照马丰胜的理念分析,不同地区利用不同模式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是实现产业后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特色产业这根“红线”,把农民与生产、技术、市场精准对接,抓住了扶贫开发的“牛鼻子”,才能使老百姓真正从中获益。

同仁县是黄南州州府所在地,是驰名中外的“热贡艺术”之乡,距省会西宁171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小块农业区。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产业带动、集中连片”的产业发展要求,该县充分考虑贫困村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一步创新整村推进运行机制,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入股分红”“联户经营”等多种产业化模式,31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主要扶持发展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林木育苗、运输业、商铺、热贡艺术加工、乡村旅游等项目。

目前,同仁县正着力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热贡旅游纪念品加工、唐卡绘画制造产业,已经有1.6万人从事热贡艺术品制作,形成4714家文化产业经营户,年收入达到3.1亿元。

走进位于同仁县隆务镇加仓玛村的青海仁俊热贡艺术有限公司,记者一行被展厅里工艺精湛的雕塑、铜佛、唐卡等藏族传统工艺品和手工艺品所吸引。该公司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夏吾角创办,多年来,公司为了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农牧民可以与公司签订收购协议,保证民族工艺品的收购,解决农牧民销售和价格的后顾之忧,提高生产积极性,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同时,公司还辐射带动周边2个 乡镇、9个村515户、2168名贫困户从事热贡艺术加工、企业管理、营销服务等工作,每年拿出22万元为515户贫困户分红,努力发挥龙头企业的扶贫带动作用。

如果说热贡艺术产业发展是为同仁县量身定制的,那么全省1248个特色产业扶贫基地将是青海贫困地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制胜法宝。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个产业能否真正发挥辐射带动效益,主要看产业发展能否真正吸收贫困户,能否让产业效益最大地覆盖贫困户,同时,还要看产业的延伸链条能否贴近市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研发等完整的发展链条,从而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吸纳贫困人口,每一个节点都有贫困户受益。因为,只有为贫困户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让其具备长效发展能力,持续增收了,才是真正的脱贫了。

辐射带动,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当然,在探索产业扶贫的同时,培养和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才是彻底斩断“穷根”的最长效手段。

为此,针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弱”的问题,青海省启动“教育扶贫”项目,投入扶贫资金1.4亿元,对2.7万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和2.57万名“两后生”分别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贫困家庭大学生创业也被纳入扶贫工作的重点。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青海坚持提高教育水平与提供就业通道“双管齐下”,帮助贫困生早日脱贫致富。

据青海省扶贫开发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马正军介绍,“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共计投入“雨露计划”专项资金25883万元,根据短期技能培训、职业学历教育发展实际,结合连片特困地区“雨露计划”培训需要,进一步提高了“雨露计划”补助标准。如短期技能培训由人均补助1000元提高到2000元,职业教育学历人均补助标准达到3000元。通过加大投入,提高补助标准,增强激励效应,充分调动了贫困家庭劳动力和新成长劳动力参与“雨露计划”培训的积极性,提高了就业技能和增收能力。

2015年8月19日上午,黄南州文化广场歌声嘹亮,热闹非凡。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歌唱比赛现场,23岁的尖扎县姑娘夏毛措正在候场准备演唱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2012年-2014年间,初中毕业的夏毛措为了能有一技之长挣钱养家,在尖扎县扶贫局的推荐下,参加了黄南州格桑花歌舞演艺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学习歌舞演艺技能。如今,亭亭玉立的夏毛措已经是同仁县文化局一名优秀的演职工作者,每月1800元的工资已是消费水平相对低下的贫困地区青年的理想收入。夏毛措告诉记者:“以前从来没想过能成为一名歌舞表演艺术人才,现在吃住在单位不用花什么钱,工资的一大部分都寄给父母补贴家用。能为家里出一份力,父母的负担减轻了许多,如果有机会我还想继续深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就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生活,这是最直接、最精准的扶贫方式。黄南州像夏毛措一样通过‘雨露计划’就业的青年很多,有的被送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就业,有的在当地牧家乐、演艺公司、技术工厂发展,这些家庭都已基本脱贫了。”青海省黄南州扶贫局副局长魏生琳对记者说。

据悉,“雨露计划”在青海省实施以来,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服装加工、民间工艺、饭店服务、瓦工、焊接、汽车驾驶、民族刺绣、特种机械驾驶等技术技能的农村贫困劳动力,一批又一批具备系统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操作能力,有文化、肯钻研、守纪律、能奉献的新型“职业正规军”在广大农村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他们纷纷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走上了劳务创收之路,谱写着灿烂的新生活。

都说知识是智慧的源泉,如果没有智力支持,不仅个人难以改变贫穷的命运,而且还会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所在。

眼下,当教育扶贫如同一场甘露,浸润着贫困群众的心灵时,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也已日趋完善。2014年,为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问题,青海省启动开展“青春创业扶贫行动”,投入资金2000万元,以质押方式撬动金融资金7715万元,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113个,带动就业1838名,力争到2020年撬动金融资金10亿元,采取滚动扶持、循环放贷模式,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1500个以上,解决5000名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

“给我一个杠杆,我可以撬动地球。”金融扶贫正是这个杠杆的最强支点之一,而这样的杠杆式扶贫效应,正在青海扶贫攻坚路上“倍增释放”。

海北藏族自治州作为青海省金融扶贫示范州,建立了政府、银行、企业、农户“四方合作”的融资机制,探索出了扶贫资金与信贷资金有机结合的新型扶贫融资路子。2015年7月31日,青海省启动了《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办银行制度》,开辟了金融扶贫的新途径。青海省扶贫开发局、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省财政厅、省金融工作办公室等部门,共同搭建起以青海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青海省分行为主的政银合作平台,这一创举对于破解青海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找准发力点,打出“组合拳”,汇“扶贫之水”,滋润“最干涸”土地,以超常规手段创脱贫“新模式”,让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倾心倾力,愿所有农牧民都幸福安康,这是青海乃至全国人民的美好愿景。相信,在不远的那一天,愿景即是现实,青海一定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