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青霉素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霉素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了解青霉素假阳性的原因,提出对策,做为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年1—12月需要做青霉素皮试的150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25例是假阳性。结果:这25例假阳性是由于药物本身原因,操作不当和消毒液等因素所致。结论:临床护士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尽量排除导致假阳性的人为因素,才能降低假阳性率。

【关键词】青霉素;假阳性;原因;对策

青霉素药物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抗生素,3%-6%的患者易发生过敏反应乃至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为了安全使用,正确发挥药效,防止过敏反应发生,使用前需做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存在假阳性现象。本文回顾性分析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引起假阳性原因及对策,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取自我院2012年1—12月150例需做青霉素皮试的病员。男性118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60±16岁。

1.2方法:其操作均由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者执行。各项准备工作无任何特殊(按常规操作程序执行)。

1.2.1 皮肤试验溶媒的选择 选择中性,等渗液,如0.9%的氯化钠溶液。

1.2.2 试验液的配制 以每ml含青霉素200-500u的皮内试验液为标准,注入剂量为 20-50u(0.1ml). [1]

1.2.3 试验方法:确定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于患者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溶液0.1ml(含青霉素20-50u),20分钟后观察,判断并记录试验结果。[1]

1.2.4试验结果判断阴性:局部皮丘大小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全身 无自觉症状,无不适改变。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1]假阳性:局部皮丘不大,边缘红晕直径大于1cm,呈弥漫性,红晕边缘与正常皮肤交界处模糊。可疑阳性:局部皮丘发红,边缘有红晕,直径在1cm以内,或局部硬结大于1cm,且伴有伪足、痒感或硬结周围有散在小红疹者。[2]

1.2.5对凡是判断为结果阳性的:53例经解释后由高年资(护师以上)护士操作,并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共同观察。

2 结果

53例阳性中,经重做皮内试验后,有25例为阴性,经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后无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导致青霉素假阳性的原因

3.1.1 药物本身原因引起。

主要与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杂质有关。如生产工艺不先进,产品纯度不够,产品的致敏物质引起的变态反应。生产过程的蛋白质杂质也有致敏性。【3】

3.1.2操作者工作经验不足。穿刺前未排完气,穿刺过深进入肌肉层等。经调查此150例中的25例假阳性者,有1例由具有5年工作经验者操作外,其余24例均是1—2年工作经验的护士操作。

3.1.3消毒液原因导致。有些消毒液本身对皮肤就有刺激作用,引起皮肤发红,从而影响结果的观察。这25例假阳性中,有12例是因消毒液原因导致,当经再次做对照试验后确定为阴性,病员无任何不适症状,且遵医嘱使用药物后病员痊愈出院。

3.1.4病人本身的体质差异所致。有些病人皮肤细嫩,对稍有一点刺激的物质均有皮肤发红、皮肤发痒等症状,从而影响效果的观察。

3.1.5现在的医疗形势所致。由于病人健康意识增强,加上各种新闻媒体对医院,乃至医生、护士工作的负面报道太多,以及医疗事故,导致医护人员说话行事都必须小心谨慎,因此皮试结果不能大胆判断。

3.2临床护理对策

3.2.1在临床工作中,坚决执行青霉素现配现用的原则。避免放置过久,溶液溶解后产生青霉烯酸,注入人体后与蛋白质结合成青霉噻唑蛋白和青霉烯酸蛋白而成为全抗原物质引起变态反应。【4】

3.2.2正确配制皮试液浓度。第15版《新编药物学》规定:各类品种的青霉素类药物皮试液配制均套用青霉素G钠配制法,配制后浓度为300—500ug/ml;【3】对青霉素药物,《基础护理学》规定以每毫升含500u青霉素G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

3.2.3正确实施皮内试验操作。包括皮内注入深度、剂量、部位;试验结果的判断需两人观察。

3.2.4操作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有过敏史者禁止做皮试;对食物如鸡蛋,鱼虾有过敏史,应请示医生后再行皮试。

3.2.5选择正确的部位,利于观察结果准确。取前臂掌侧下段,因该处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此处皮色较淡,如有局部反应易于辨认。【5】

3.2.6正确选择消毒液。使用的75%酒精均应待消毒液干后再行操作,否则将影响结果;药物过敏试验中不能使用含碘消毒剂。

3.2.7 加强业务技术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质量。尽可能排除假阳性,为临床提供正确的皮内过敏试验结果。

4 结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医护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更应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这样,才能让人人得到健康,人人享受健康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等。 《基础护理学》第四版。2006:274—275。

[2] 管宁,等。医药导报。1993;12(5):227

[3] 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8

[3] 纪文英 周萍 黄俊珊,《护士进修杂资》第二期。2005:172—173。

[5] 余爱珍,《基础护理学》第一版。1985:99—100。

[6] 陈文英,《基础护理学》第三版。1997: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