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经文的秘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经文的秘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书是一种书,但非普通书,而是特别书。《说文》曰:“经,织也。从糸,至声。”“经”的原义是“编织品的纵线”,后来借指装订书用的丝线。古人将写有文字的竹简、纸张用丝线装订起来,以便阅读。有用才会常读,好书方能传世。所以,经书就是那些古代流传下来的,得到人们广泛认可的好书。

作为一个读书人,我读的书不少,但读的经不多,于宗教经书,几未读过。无缘念经,却有缘听经。1996年我在宁夏老家为祖母办丧事,按照家乡风俗,请阴阳师念了一天经,我才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了“经”。阴阳师身穿黑色带花纹长袍,头戴长方帽,手摇铃铛,敲打木鱼,用一种特殊的语音语调,半哼半唱地念着,类似“四直地古洪者,来受甘罗喂呀”的,一句也听不懂。起初我以为这都是些游方僧人、江湖术士,属于“歪嘴和尚念歪了经”的类型。后来,我又有机会几次品味了“经”的味道。一次是在银川唐徕渠边的西关清真寺听过阿訇念经。通过高音喇叭,我能听到阿訇们“唱经”的声音,声音虽然悦耳,但却不知所云。还有一次是在厦门万石岩侧的天界寺听和尚念经。我们跟在香客队伍后面,听和尚诵经。和尚连哼带唱,与其说是念经,倒不如说是唱经。虽然能听懂个片言只语,但还是云里雾里的感觉。年届五十,我终于有所领悟,经就是听不懂的书。

为什么经非要让人听不懂呢?

经与宗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考察几大宗教,首先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名字都是人所看不懂的。佛教之“佛”原本是“觉者”之意,因梵语读为“浮屠”或“佛陀”,就简称佛陀为佛。基督教中的“基督”来源于耶稣基督其人,“基督”之意已不可考,但可以确知它来源于古代希伯来语。全世界谁都知道基督,但没有人知道“基督”一词的含义。众多的宗教翻译家,无一人如此尝试解读,教名就叫人看不懂。

不仅宗教名称如此,内容也有类似情形。著名的佛教用语“南无阿弥陀佛”,如果说成“皈依无量光神”,就会失去宗教的感觉。基督教徒在祷告完毕时,以手指在胸前画十字,用一句“阿门”作为结束语。这个“阿门”来自希伯来语,意思是“但愿如此”。区区两个音节的一个单词,全世界20多亿基督教徒,无人能够将它变成自己的语言。宗教经书中,还有一种咒语,可谓经之精华。著名的《大悲咒》就是《大悲心陀罗尼经》的一部分。《大悲咒》的开头一句是“南无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写的是汉文,念的却是梵语。还有一句有名的咒语,叫作六字大明咒:“嗡唵-嘛-呢-叭-咪-吽”,也由梵文而来,但无人译成汉语。如果说成“消除天界生死苦,消除饿鬼饥渴苦”之类的大白话,必然失去咒语的效力。

形成宗教用语的这种“用音不用意”现象,可能有一些历史上的原因。三大宗教无不经历了多次语言的翻译与转换。佛教历史上,乔达摩·悉达多在创立原始佛教时所使用的语言是半摩揭陀方言,到阿育王时代佛教第三次集结形成佛教经典时,使用的是巴利文,再到公元后的佛教经典,使用的则是梵文或混合梵文。或许有人以为这三种文字都是印度语言,但是季羡林先生则认为这几种语言之间不仅存在着翻译的问题,而且,即使是在巴利文的佛典中也保留着很多摩揭陀方言的残余,梵文佛典中更是混合着大量的摩揭陀方言和巴利文词汇(季羡林:《再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季羡林讲佛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伊斯兰教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古兰经》号称千古奇文,“散文而带韵,有韵而非诗”。“人类终其生,毕其力,不但不能模拟一节经文,而且也探索不尽这部经典的深邃奥义”,原因就在于《古兰经》不仅使用多种方言,而且还使用大量的外来语,如古莱什、海宰勒、太密木、艾孜得、莱比尔、海瓦铮、塞尔得·本·白克尔等方言。它也有许多外来语词汇,譬如:“米石喀特”(壁龛),埃塞俄比亚语;“安沙古”(漆黑),土耳其语;“古斯托斯”(公平),罗马语;“森智利”(原始黏土),波斯语;“图勒”(山),古叙利亚语;“努哈”(一位先知),希伯来语(刘桢:《真主的启示穆圣的奇迹——试论(古兰经>的语言特色》,《中国穆斯林》2001年第4期)。基督教的情况更为典型。原始《圣经》是希伯来语,但是真正读过它的原始语句的人却微乎其微。它先是被译成希腊文,称为“七十士希腊文译本”,接着又有“古叙利亚译本”“哥特译本”和“埃塞俄比亚译本”,后被译成拉丁文,称为“通俗拉丁语译本”,直到16世纪以后方才有《日内瓦圣经》和《詹姆斯王译本》的英文译本。

一个非常有趣甚至令人诧异的现象是,宗教诞生地与信徒分布地的分离。佛教诞生在印度,然而其信徒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现在的印度实际上已经没有佛教徒了”;基督教诞生在巴勒斯坦,但基督教的中心在罗马,罗马教皇居住在梵蒂冈,相反的是,巴勒斯坦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即使是产生伊斯兰教的沙特阿拉伯,虽仍信奉伊斯兰教,但此阿拉伯人非彼阿拉伯人也。学者们已注意到,《古兰经》中还能见到的塔斯姆、贾迪斯、奥德和萨姆德等部族,如今早已消亡,所以有“消失的阿拉伯人”和“存在下来的阿拉伯人”之说(陈沫主编:《列国志·沙特阿拉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版,第10页)。

中国民谚“墙里开花墙外香”“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用在此处解释分离、翻译和“听不懂”现象是再恰当不过了。宗教的核心在于神灵崇拜,神在天,人在地,天人两隔犹如一堵墙。经是神语,来自于天界;经文是神语的载体,总是出自圣贤之手。佛祖释迦牟尼是西天世界的神主,耶稣基督和则是上帝或真主的使者。经是用来念的。念经不同于读书。读书的目的在于获取信息,增长知识;而念经的目的则在于神人沟通,求神保佑。书可以在家一个人自己读,而经却不可以在家一个人自己念。所谓“医不自治,经不自念”,这也就是为什么全世界要建那么多寺院、教堂和清真寺的原因。念经是宗教僧侣的权利,和尚、阿訇、牧师、阴阳师都是上可以通神、下可以通人的专门人员。念经一半是给神听,一半是给人听的。经如果念得尽人皆知,必然失去其神秘味道,神语可能就变成了人语。神一旦跟人没有两样了,失去了其神秘性,也就无法产生对神的崇拜,自然就会动摇宗教存在的根基。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之间的隔膜,就像是一堵隔墙。此地诞生的宗教学说,完全是人语;只有到了彼地,语言不通,才可能变成神语。“墙里”不香的花,在“墙外”散发出了香味。本地的和尚念经,人人听得懂,自然不神秘;外来的和尚念经,半懂不懂,所以神秘。神秘的经就是好经。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个是从天竺国来的达摩祖师,另一个是到天竺国去的三藏法师。达摩祖师这个“碧眼胡僧”,被称为“禅宗第一代祖师”。南朝梁武帝时,在嵩山少林寺专以《楞伽经》授人,大概就是因为无人听得懂他的天竺外语,他传授的才更像是经。这也成就了他在佛教史上一代宗师的地位,正好诠释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民谚。三藏法师,这个“西天取经”的和尚,《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翻译者,在那烂陀寺,讲经辩论,名震天竺,也应验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古谚。

说起语言隔膜“墙”的作用,我不由得想起顾颉刚先生的“累层放大说”。顾先生提出了著名的“累层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他认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顾颉刚:《古史辨》(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0页)。这里的“层”与“墙”有着相同或类似的作用。“墙”是竖立着的“层”,“层”是平放着的“墙”,都具有“区分”与“隔离”的功能。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关键都在于“模糊”。“层”说的是时间的距离,时间的距离使得先前的传说人物或故事越来越模糊,而留给后来读者或听众的想象空间却越来越大,所以传说中的人或事被越放越大;“墙”说的是空间的距离,空间的阻隔使得神、圣人或教理也变得模糊不清,而听众知道得愈少,知的对象反而显得愈加神秘,普通的东西反倒变得伟大。道理同出一辙:拉大距离,逐渐放大。

中国古代的经便是这样形成的。以“六经”为例,《诗》《书》《礼》《乐》《易》《春秋》,本是记载夏、商、周三代历史及风俗制度的古代文献,所谓“六经皆史”。春秋时期,这六书并不称经,但是它们中却蕴藏着成经的要素:其一,它们记载的是“先王之陈迹”,就是帝王祖先的故事,同时,形成的年代都比较久远;其二,语言艰涩,识读困难,非注释不能理解,这都具备了“经来源于神”和“模糊通向经”的条件。因为帝王祖先,如黄帝、周公、姜尚本身就是神的化身。六书成经始于孔子。孔子以自己的思想来“折中六艺”,对六书进行了整理、加工与改造。这又使六书满足了“经书出于圣贤之手”的条件。六书成经完成于孔子的追随者,以荀子《劝学》“始乎诵经,终乎读礼”为标志。孔子之后,子思、孟子、荀子等人,尊称六书等文献为经,而把自己的理论寄托在传和记里面,形成了《易》《书》有“大传”,《礼》《乐》有“记”,《诗》有鲁、齐、韩、毛四家之“传”,《春秋》有《公羊传》和《毂梁传》的局面(董运庭:《论“六经”的经典化过程》,《西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1期),造成了经与记、传之间的距离,形成了“累层”,从而起到了“放大”的作用,彻底完成了六书从史到经的经典化过程。

经以“模糊”为要旨还可以在中国教育史上找到“旁证”,那就是“私塾传经”的教学方法。我曾听祖辈、父辈讲述过自己去学堂“念书”的经历,也读过很多老一辈学者去私塾“求学”的故事,其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先生“只教背书,不作讲解”;生徒“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读不懂的语言才会神圣。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声音悦耳,内容玄奥”的方法,经也才成为真正的经,从而具有了神圣的地位。年幼的学生,口念古奥的经书,因不懂而加深了记忆,也因不懂而产生崇拜之心,经渗入到了人的灵魂深处,从而生出了没齿不忘、终身不敢违背的效果。

我曾经纳闷:既然供奉鬼神的“供养”(馒头)可以自己做,那超度亡灵的经文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念呢?如今方才彻悟:同样一部《灵宝度人经》,出自阴阳师之口就是念经,出自个人之口则是读经。书可自读,经不可自念。因为经是神的话,神的话总是听不懂的。

(题图:西来东土的达摩祖师)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