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屠格涅夫对歌剧《叶夫根尼·奥涅金》中连斯基的评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屠格涅夫对歌剧《叶夫根尼·奥涅金》中连斯基的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俄罗斯音乐家喀什金是柴可夫斯基的传记作家和密友,同时也和屠格涅夫交往甚密,他保留了和屠格涅夫数次会面时的谈话。1908年他写到:“80年代初屠格涅夫就和我开始谈论柴氏的《叶夫根尼・奥涅金》,他被歌剧深深震撼了。同时说,对他而言,和普希金相比,柴氏的连斯基变的高大起来。深思一下,不得不承认,作家的话是有道理的。”①

关键词:屠格涅夫;连斯基;《处女地》;艺术形象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61-02

俄罗斯音乐家喀什金在1908年写到:“80年代初屠格涅夫就和我开始谈论柴氏的《叶夫根尼・奥涅金》,他被歌剧深深震撼了。同时说,对他而言,和普希金相比,柴氏的连斯基变的高大起来。深思一下,不得不承认,作家的话是有道理的”。文中的“深思一下”是有深意的,要知道没有人能超越普希金,事实上,大部分屠格涅夫的同时代人都不苟同与他,他的言论给已经定论的观点带来了不和谐之音,这个关于人物形象的新问题是尖锐的而且毫无必要的,该讨论的都已经讨论完毕。因此,人们质问屠格涅夫,怎么敢对诗人(连斯基)进行如此荒唐的比较,甚至贬低普希金的人物形象!但是,柴氏歌剧“有声的思考”留在作家的脑海中,隐晦的,特殊的表达渗入作家的思维深处,使其终其后半生进行思考。正如喀什金所言:“屠格涅夫非同寻常的比较并没有决出熟优熟劣,它隐没在我的回忆里,并没有吸引过多人的眼球。”但对歌剧最后的评述是高瞻远瞩,客观公正的。他认为柴氏的连斯基比“普希金的高大”是因为柴氏在连斯基身上赋予了新的典型的时代特征。②

一、屠格涅夫对连斯基形象的解释

喀什金的回忆使屠格涅夫鲜为人知的美学观点浮出水面。屠格涅夫对柴氏《奥涅金》中的连斯基这个形象的解释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他是浪漫主义传统的俄罗斯青年;第二,把他作为屠格涅夫的同时代的人。屠格涅夫承认,是歌剧音乐消除了他内心的矛盾,迫使他对其反复思考。事实上,屠格涅夫在一次偶然的谈话中无意说过一个美学问题:即文学形象向其毗邻的艺术领域转变的问题。

那么,何以理解屠格涅夫对“歌剧”连斯基更感兴趣呢?是那些描述使作家承认歌剧的内容比小说更富有思想性和美学价值呢?作家对柴氏的连斯基的评价首先来源于其听觉(音乐)印象,要在“连斯基――奥涅金”的二选一中,作家把前者看作主人公而非后者,因为作曲家明显赋予连斯基思想和情感优势。同时,在听觉印象下产生如此复杂的美学思想是极其罕见的。屠格涅夫最先理解了这一点,这对他来说并不轻松,但这又不是没有可能的:第一,他不缺少俄罗斯音乐文化环境,第二,他听《奥涅金》的条件与众不同。1878年他在巴黎首次听《奥涅金》的钢琴声乐解释。之后他和钢琴家就共同感兴趣的俄罗斯歌剧《奥涅金》交换了意见。作家和《奥涅金》的初次相识使其数月后在莫斯科听《奥涅金》的印象更为深刻。1879年二月17日,屠格涅夫观看了莫斯科音乐学院《奥涅金》的排练,之后在给友人的信中表达了自己对柴氏歌剧的态度。信的内容大体如下:“昨晚在音乐学院看了柴氏歌剧《奥涅金》的排练。音乐非常唯美,热烈,激昂,充满诗情画意和活力,乐队很不错。”③他在信中还写到,他认同歌剧是因为它揭示了音乐的内涵和风格,这就是作家虽不赞同歌剧脚本却自始至终高度评价歌剧《奥涅金》的原因所在。

屠格涅夫具有敏锐的听觉,在连斯基的音乐中他能轻而易举的捕捉到三四十年代浪漫主义的音调和和声声调,这些音乐联想为他解释了柴氏的歌剧与普希金小说在风格上的区别。在屠格涅夫的自传中有件逸事具有重大意义:作家最先同意把自己的小说改编成歌剧。当他和鲁宾斯坦合作并以自己的小说《罗亭》为情节写剧本时,就把俄罗斯的现代小说写进了歌剧。在将小说改编成歌剧的过程中,《罗亭》的结尾被改写,由于歌剧结尾的象征性,戏剧性,遭到了车尔尼雪夫斯基非常尖锐地评价了整部歌剧。“但作家不能拒绝这个结尾,因为他需要革命着的罗亭,从60―70年代的政治氛围考虑,用来强调人们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④。由于缺少资料,我不得而知谁是该戏剧思想的倡导者。因为为了“歌剧“罗亭,鲁宾斯坦放弃了两部历史剧。但“歌剧”罗亭最终未完成。

这一事实表明,作家以宽广的哲人般的眼光看待艺术:“文学不再只是艺术的时代即将到来。自我觉醒和批评在人民生活中同样重要。”⑤屠格涅夫在改编小说的经验中确信,思想高度紧张的时代在文学和艺术中留下了社会因素的烙印。在社会的危机时刻,典型概括的艺术形象反映了社会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批判。这反映了作家在改写《罗亭》时的美学观点,更为重要的是,它帮助人们弄清了屠格涅夫对“歌剧”罗亭和“歌剧”连斯基的真正兴趣所在。在屠格涅夫看来,以“罗亭”为题材的歌剧中,音乐使形象问题复杂化,丰满化。而美学影响下的俄罗斯戏剧才是一系列先进的俄罗斯文学。

二、由屠格涅夫的《处女地》所想到

俄罗斯古典文学成就斐然,名家辈出。综观俄罗斯古典文学,从普希金的“奥涅金”主题;到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毕巧林”主题(假装追求梅丽并打死爱慕梅丽的葛鲁希尼斯基)到屠格涅夫《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主题(在同学家做客时因亲吻菲涅奇卡,而被迫与暗恋菲涅奇卡的巴维尔决斗)等。在普希金之后这一主题作为原形,便不断地体现于俄罗斯古典文学,构成了著名的“多余的人”画廊。19世纪70年代,人们纯粹评论《奥涅金》的现实意义,对“多余的人”形象的归纳仅仅侧重于作品与特定历史环境的直接联系,过分强调先进青年脱离人民,脱离实际。

歌剧《奥涅金》中积极的主人公激起了许多俄罗斯文学家的兴趣,尤其是屠格涅夫。当时他刚完成一部描写内心空洞,不善于自我分析的人民革命家的小说《处女地》。《处女地》的命运使屠格涅夫极为不安,在将手稿送往出版社时就预言将要受到严厉的批评。他的预感得到了验证。在俄罗斯,青年们对《处女地》极为失望。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是写给青年读者并希望得到其肯定,但事与愿违。屠格涅夫身在异国,却时常倾听俄罗斯青年的心声,并敞开胸襟与其交谈。莫斯科大学的学生和屠格涅夫见面会的组织者后来回忆说“屠格涅夫对我们这一代的影响要比列夫・托尔斯泰深刻!”⑥

这部小说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是涅日达诺夫这一形象。在人民眼里,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现代革命宣传者。大众的失望如此强烈,他们不得不在萨龙尼身上寻找他们理想的主人公。普遍认为,萨龙尼这个形象集屠格涅夫个人的思想和政治好感于一身,但屠格涅夫曾说:“当我想到《处女地》时,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是涅日达诺夫……”⑦

确实,纵览全文,只有对涅日达诺夫的描写才是对主人公的描写,只有他得到了最多的关注,是他推动了整部小说情节的发展,是他揭示了情节和戏剧性的相互关联。虽然作者毫不吝啬地夸赞萨龙尼,但他对涅日达诺夫的喜爱也跃然纸上,他对后者非常温和,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并为其无所谓的牺牲而伤感!他对俄国内的批评深感不快!70年代末,屠格涅夫密切关注当时俄罗斯的文学和艺术,这正是他对歌剧《奥涅金》好奇和紧张的原因所在。对歌剧的第一印象使他从众多的角色中挑出了连斯基,他立刻认定连斯基就是主人公。由于两部作品创作的时间大致相同,所以对连斯基和涅日达诺夫的对比就顺理成章了。屠格涅夫的小说中有两条平行线:涅日达诺夫和连斯基。例如涅日达诺夫临死前给朋友的信里就运用了普希金的借喻,把自己的死比作诗人连斯基之死。

屠格涅夫的目的非常明确,他要让《处女地》的文学形象起源于普希金小说中年轻的理想家的形象。这个创作细节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他“背叛”了作家艺术创作思想的发展方向,也说明作家更倾向于柴氏的连斯基。在他看来,浪漫主义理想家涅日达诺夫和柴氏的连斯基如出一辙”。⑧他们的命运是相似的:他们年轻,聪明,有才华,等待他们的都是生活的悲剧结局。但,他们还是有差别的,屠格涅夫的涅日达诺夫没有“艺术创作”之音,而连斯基更具有戏剧性,柴氏认为“他是个天才”。对柴氏而言,他的死,不只是一个人的毁灭,在很大意义上,更是“鼓舞之音”的消逝。这种即将到来的人民的激情集中表现在歌剧《奥涅金》整个第五章。无论他多么喜爱自己的诗人,但在舞台上,不是“积极”的主人公杀死了奥涅金而是“消极”的奥涅金杀死了连斯基。除了作曲家忠实于原作外,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即连斯基的命运和70―80年代的革命青年的悲剧命运相似。涅日达诺夫作为主人公,他的个性是在情感剧烈波动时产生的,屠格涅夫在连斯基的音乐中听到过。他对诗人的看法是他从歌剧形象,情节发展的整体印象中得出的。

屠格涅夫没有反击人们对《处女地》主人公的不公正的待遇,他认为,生活本身会肯定他创作的角色的。《处女地》的主人公真的内心空洞,无所事事吗?当怀疑变为肯定时,我们发现,他不仅行为果断,而且意志更为坚强!

谈到关于文学传统的承递关系和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塑造的问题。别林斯基曾说过这样的话:“……伟大的作家对其他作家的影响并不明显反映于他们的作品中,而在于这些作品在他们身上激发了他们的自身力量。就象阳光着亮大地,却并没有告诉大地它的力量所在,而只是振奋深含其中的力量……”⑨对于柴可夫斯基来说,这阳光就是普希金的诗作,而柴可夫斯基则以强大的生机回应着这片阳光。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对歌剧《奥涅金》中连斯的兴趣所在)是开放的不可能只有唯一的答案。重要的是:我们从对两个连斯基的比较中,证明了文学和艺术毗邻现象类型学研究的彻底性。作为作曲家,我们应该承认以普希金为代表的传统文学在柴氏歌剧的形象中得到了提升和发展;作为演唱家(或思想家),我们应该看到时代的变迁和光阴的流逝。

本文为湖南省社科规划基金研究项目(基金编号2011YBB057)阶段研究成果。

注释:

①杨明明.原型批评在俄罗斯古典诗歌研究中的运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②同①.

③见《屠格涅夫全集》.十二卷本,第十卷,第26页.

④普鲁兹科夫.屠格涅夫.诗人文集.列宁格勒,1955年,p53.

⑤爱德华・布朗.革命后的俄罗斯文学.哈弗大学出版社,1982年,p107.

⑥见《莫斯科师范学院教学手记》.1966第213期.

⑦同⑥.

⑧巴赫金.审美活动中的作者和主人公.文学出版社,莫斯科,1986年版,p16-17.

⑨别林斯基.1841年俄罗斯文学.p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