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柞水高中体育教师队伍现状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央七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体育教师是普及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关键,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和组织者。只有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实施全民建身计划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一、调研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看,柞水县高中体育教师队伍师资相对薄弱,工作量不均衡,分布不均,教师结构、男女比例不合理,教师的整体学历偏低,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1)配置情况
如表1所示。
从表一可以看出,按照每六个教学班配备一名体育教师的要求,柞水县3所学校有高中教学班61个,现配备专职体育教师分别为7名、3名和2名,共12名,兼职体育教师6名,师班比例为1:6.25,基本符合要求,但学校专职体育教师还显不足,男女教师比例不均衡。
(2)年龄结构
如表2所示。
从表二看,柞水县高中体育教师年龄35岁以下9人,占总数的50%; 36-45岁4人,占总数的22.2%; 46-55岁5人,占总数的27.8%;56岁以上的体育教师为0,中青年体育教师占总数的72.2%,体育教师队伍趋年轻化,年龄结构是比较合理的。
(3)学历结构
如图3所示。
从表三不难看出,柞水县的体育教师学历以大学本科为主,占总数的72.2%,大专学历次之,占总数的27.8%,研究生学历和中专及以下学历的为0,学历结构基本合理,基本能满足体育教育教学工作。
(4)职称结构
如图4所示。
表4很直观地反映出,柞水县高中体育教师职称结构中,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比例偏低,初级职称的体育教师比例明显较高,说明柞水县高中体育教师队伍缺乏学科带头人,体育教师队伍稳定性不够,普遍教龄较低,一方面受教师队伍年轻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职称评定不公、改行转岗等因素造成体育教师流失。
(5)周工作量对比
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柞水县高中体育教师的周工作量极不平衡,专职体育教师的代课量普遍较大,甚至超工作量,占总数的55.55%,兼职体育教师代课量不足,甚至不带课,占总数的27.78%。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师工作量相对较大,其中柞水中学的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基本都超26课时以上,而职业高中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相对较轻。
(6)体育教师工资待遇
经调查发现,由于各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加上贫困山区学校各项体育设施不足,在上课待遇、评定职称、分配住房、学习培训等方面很难与其它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日新月异发展,不同领域的差距逐步扩大,收入差距、地位落差都对体育教师产生较大影响。在调查的三个学校中,柞水中学对体育教师每年补助服装、室外津贴300元;凤镇中学对体育教师每年补助200元;职业中专对体育教师每年补助310元,每工作3年另发补助180元,用于购买服装,三校均无室外津贴。在评优树模中,体育教师组织早操(课间操)、体育活动、体育比赛等均未计入工作量,都在默默的做奉献。
(7)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认知度
如表6所示。
从对三所学校128名学生的调查可以看出,认为体育教师工作能力非常高的仅占0.78%,认为能力高的占24.22%,认为工作能力一般的占近一半,还有14%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工作能力相对较低,很多体育教师认为自己冒风雨、顶酷暑辛勤工作,但得不到学校、学生应有的认可和尊重,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教育设施简陋、落后,县内所有高中没有一个标准化体育场,体育教学以书本授课为主,学生实践锻炼很少;二是体育教师自身学习不足,知识更新换代较慢,教学方法简单,影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三是高中文化课教学任务重,绝大多数学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文化课上,忽略了体育运动本身。
2.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柞水县高中体育教师队伍年轻化明显,教师配置、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但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不合理,初职教师比例偏高,高学历、高职称专业体育教师人数不足,体育教师工作量不均衡,工资待遇水平不高,造成高中体育教师队伍人心不稳、心态浮躁,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素质教育。
(2)建议
一是狠抓理论学习。加强体育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全面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和新的教学法,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体育教师把握体育教学规律、提高对体育事业的认知能力。
二是强化能力建设。把体育教师能力建设作为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通过举办培训班、学习班、观摩课、继续教育等形式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形式,不断开阔教师视野,及时更新和丰富教师的体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水平。
三是推进教研教改。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器材配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学计划中的体育课程和活动能正常进行。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鼓励体育教师探索适应现代体育教学需要的方式方法,可根据实际条件编订本土教材,增加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外,培养骨干名师,也是健全考核机制一种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