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中原式短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中原式短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国青铜剑的发展历程较久,大致可分为吴越楚剑、巴蜀剑、中原古剑、北方系统剑和西南夷剑,其中中原式短剑的发展历程较短,约自商代末期西周早期出现,延续至春秋战国时期。当前在中原地区出土的青铜短剑不多,研究资料不甚充足。本文试图从剑史、剑类、剑式几方面研究中原式短剑,探讨其形成时间、样式以及源头。

关键词:青铜剑;中原式;短剑

我国青铜剑的发展历程较久,大致可分为吴越楚剑、巴蜀剑、中原古剑、北方系统剑和西南夷剑,其中中原式短剑的发展历程较短,学者认为其约自商代末期西周早期出现,延续至春秋战国时期。当前在中原地区出土的青铜短剑不多,研究资料不甚充足,资料较多的是在关中地区出土的一批青铜短剑。

一、简论青铜剑

《说文解字》剑的小篆正体写作,曰:“剑,人所带兵也,从刃佥声。”其所附籀文则从刀。所谓“人所带兵”,即随身佩戴的短兵器,《释名・释兵》:“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又敛也,以其在身时拱敛在臂内也。”此二种解释皆属于音训,以此说明剑的用途与佩带位置。

剑可分为剑身、茎和格三部分。剑身最前端为锋,正中多有凸起之棱称为脊,脊的两旁坡下部分称为从,左右两侧合称为腊①。从的两边为刃。茎即剑柄,有横截面作扁椭圆者,称作扁茎。亦有作圆形者,称为圆茎。扁茎在使用时需要加以木片,圆茎有实心或者空心的,实心者有时在茎上加上两条平行箍。茎的外端,称为剑首。茎与剑身之间加有护手,横截面作菱形,称为格,或称卫。

关于剑的长度规定,《考工记》“桃氏为剑”中曾讲到有所谓上、中、下制。即身长五倍于茎长,为上制;身长四其茎长,谓中制;身长三其茎长,谓下制。是文并云上、中、下制之剑分别为上、中、下士所佩戴。此种制度有待被新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

中国剑出现的时间较晚。石器时期,因为石质难以制成锋利、细长的剑体,没有剑类兵器的使用。青铜时代,剑才出现。西周时期,中原地区受周边少数民族的影响,出现了短剑,但由于战车盛行,作为近身防卫的剑并不多见。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古剑开始形成自身风格,出现了柱形茎的柱脊铜剑,茎和脊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浑然一体。剑的长度多在40厘米以下,同之前相比,剑刃向平直方向发展,剑尖角度也逐渐增大,增强了剑的强度和硬度,使用时以直刺为主,有“直兵”之称。此时有一些剑带有剑首,配有剑鞘。

春秋晚期至战国早中期是铜剑发展的高峰期,南方吴越地区多丘陵树林,水网纵横,军队作战以配备剑、盾等兵器的步兵为主。在水战中,手持短剑的士兵也更为灵活。由于对剑的重视当地的制剑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称霸一时的雄主皆配有制作精湛的宝剑。这时剑身明显加长,大多超过了50厘米。

战国时期,还铸出了脊部和刃部具有不同铜锡比例的青铜复合剑,其脊部坚韧,而锋刃坚利,提高了杀伤技能。

秦汉时期,剑是步骑兵的重要武器。此时在名流中仗剑远游成为一种风尚。三国以后剑退出了实战,逐渐演化为人们用以强身健体的器械与配饰,其制作日益完美。

二、中原式短剑分布的时空范围及考古发现

青铜剑分为多个体系,有吴越楚剑、巴蜀剑、中原古剑、北方系统剑和西南夷剑。吴越楚剑属于铸造最为精良的青铜剑;巴蜀剑有两大特征,一是剑体一般不长,但剑柄较长,二是扁茎,茎上有一孔或者二孔;北方系统的青铜剑指在吉林、内蒙古、河北等地出土的青铜剑,共同特征是比较短,长度在25至40厘米之间,最早的是商代晚期即有的西北草原游牧民族的曲柄剑;西南夷剑指云南滇池地区、洱海地区,周边的四川凉山彝族、甘孜藏族和阿坝藏族羌族三个自治州以及贵州边缘地区出土的战国、西汉时期的青铜剑,西南夷剑极具有民族特色。

中原古剑指的是河南、陕西、山东、山西等地区出土的青铜剑,中原古剑始于西周早期,最初的形状为扁茎、直身、无格、尖锋。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了圆首圆茎、有剑格、剑身起脊、剑锋圆尖的式样。研究中原式短剑的时空范围大致自商代末期西周早期开始,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地点为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等地,但同时须关注周围地区的青铜短剑的发展历程,以探索中原式短剑的来源或受到的影响。殷代时中原与关中地区剑尚未行用。山西保德林遮峪和柳林高红皆出土有铃首短剑,约属于商代晚期②。甘肃灵台百草坡M1、M2及北京昌平白浮村M2、M3均出土短剑,属于西周早期③。以上短剑从风格上看皆与北方青铜文化密切联系。1956年至1957年在陕西长安沣西张家坡206号西周墓中发现的铜剑,剑身作柳叶形,有脊,扁茎带孔,茎与剑身之间无明显的分界,无首无格,通长27厘米。此剑出土时位于墓主人腰际左侧,尖锋向下。同墓所出直内铜戈无胡无穿,玉饰形制较早,属于西周早期,由此可知此剑年代当属于西周早期④。此剑长仅27厘米。此型柳叶形剑在宝鸡竹园沟、岐山贺家村、房山琉璃河诸西周早期墓中有见,从地望上来看,皆出在西部地区、关中以及北部地区。

中原与关中地区属于西周中、晚期的剑目前尚未有资料可以说明。属春秋早期的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中出土一种铜剑,被称为“柱脊剑”⑤,如M1052:135,剑身近柳叶形,脊隆起呈圆棱,与圆柱形茎相同成为一连续的圆柱,圆形剑首,无格,全长33.5厘米⑥。同一墓中所出其他剑形制基本相同,惟长度有别,如M1721:28,全长39.1厘米;M1705:107,全长29.7厘米。其长度亦普遍较西周早期剑长,尤以茎部加长为明显。此种剑形至春秋中期仍存在,见于洛阳中州路M2415出土剑⑦。

春秋晚期以后,上述“柱脊剑”不再出现,考古发掘出土的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的剑多作单脊,剑身横截面作菱形,少数作凹脊。常见形制主要分为二型,即圆茎有格状;另一种是扁茎,均无铜质格、首。

三、中原式短剑的形成时间及来源

综观在我国商至西周时期出现的铃首短剑、兽首短剑和帽首短剑,年代较早的山西和陕西地区的短剑都为曲柄首,下带挂环柄刃间有一字形直栏,刃呈柳叶形,中间有脊突;到了西周时期的短剑柄部变直,一部分剑身为宽大的三角形,一部分刃柄都变得细长,剑格下出现了内,凹剑身上的脊突也加宽,使两侧的刃形成血槽。

殷商之间的青铜短剑在我国中原地区发现数量鲜少,商代主要见于我国北方地区。从考古发现来看,属于西周时期的短剑在中原地区约有40余件。在周族活动中心陕西扶风、宝鸡先周墓中没有发现短剑,那么西周短剑产生于何时?张天恩先生认为从文献记载中可窥其时间。《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伐纣:“……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散宜生、太颠、闳夭皆执剑以卫武王”。

青铜短剑主要是作为武器出现的。朱开沟遗址短剑带有草原文化特征,人们一般把短剑系在腰部,搏斗时可直接使用。气候变迁,朱开沟文化人群受到影响,由草原地带向四周迁移。李明华认为其首先来到了相邻的晋陕地区,因该地域地理气候环境的相似性,使其容易适应。在山西石楼等地发现的铃首短剑属于李家崖文化的青铜器,李家崖文化与朱开沟文化在陶器上有很多相似性,朱开沟三期遗存中的很多器物与李家崖文化的代表器物如簋、盆、鬲等相似房屋和墓葬的整体风格也有类似。⑧李明华认为朱开沟文化对李家崖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以朱开沟文化为代表的草原文化向东传播。商周时期因不同文化地域人群的交流或战争,草原文化在北方广泛传播。从商代晚期到西周时期,北方各地区的联系加强,此时北方青铜器在长城沿线一带普遍出现,中原地区受草原文化的影响,引入了青铜剑,以其作为近身护卫之器,故而形制较短,不同于吴越地区应用于水战的长剑。

四、总结

我国青铜剑大致可分为吴越楚剑、巴蜀剑、中原古剑、北方系统剑和西南夷剑,其中中原式短剑的发展历程较短,约自商代末期西周早期出现,延续至春秋战国时期。商周之际草原青铜文化在北方广泛传播。继西周之后,春秋战国之际,虢国地区产生“柱脊剑”,后消失。此时中原式短剑画上终止符。

[注释]

①《周礼・考工记》:“桃氏为剑,腊广二寸有半寸,两从半之。”

②吴振录:《保德新发现的殷代青铜器》,《文物》1972年4期;杨绍顺:《山西柳林县高红发现商代铜器》,《考古》1981年3期;

③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百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2期;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地区的又一重要考古收获――昌平白浮西周木椁墓的新启示》,《考古》1976年4期;

④林寿晋:《东周式铜剑初论》,《考古学报》1962年2期;

⑤林寿晋:《东周式铜剑初论》,《考古学报》1962年2期;

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上村岭虢国墓地(黄河水库考古报告之三)》,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⑦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上村岭虢国墓地(黄河水库考古报告之三)》,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⑧蔡亚红:《李家崖文化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转引自李明华:《从青铜短剑看早期草原青铜文化的传播》,《草原文物》2011年底2期,第45页;

[参考文献]

[1]朱凤涵著:《青铜青铜器综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版;

[2]郑轶伟编著:《中国古代令兵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版;

[3]王兆春著:《中国古代兵器》,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版;

[4]伯仲编著:《中国传统兵器图鉴》,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1版;

[5]马承源主编:《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版;

[6]杨泓著:《中国古兵与美术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1版;

[7]杨泓著:《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

[8]聂鑫林著:《中国老兵器说谜》,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

[9]魏兵著:《中国兵器甲胄图典》,中华书局,2011年第1版;

[10]贾文忠主编《中国青铜器鉴定实例》,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第1版;

[11]马明达著《说剑丛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