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仅仅是人变虫的悲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仅仅是人变虫的悲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变形记》评介,多以分析主人公的变异所表现的社会内涵为主,其实这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的形象描写,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普遍存在的,来自诸多方面的异变。本文着重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人物的心理变异。

[关键词]变形 异化 心理变异

卡夫卡的《变形记》以极其荒诞的手法。写了一个人变虫的故事。故事神秘离奇,乍一看来,天方夜谭,荒诞不经,仔细读来,深意存焉。它给人突出的印象是人的形体的变异。截止目前,多数评论着重在于分析主人公的变异。还仅限于形体的变异,缺乏心理变异的探讨。一般认为,《变形记》中的“变形”是指格里高尔由人变为甲虫的表面事实。如《外国文学专题选讲》认为:“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变为甲虫的故事,再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这种通常可见的现象,人变为甲虫,也就是人异化为非人,其意系指人失去了生活的资本与机会,失去了生的权利和能力。”《寓严肃于荒诞之中:卜文认为:“在《变形记》里所表现的‘人的异化’,可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从人本身来看,‘人’变成了‘虫’,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再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来看。人成了陌生人,和一个敌视他的世界处于对立的地位。’《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所造的物,例如金钱、机器、生产方式等,作为异己的、统治人的力量同人相对立,它们操纵着人,把人变成了奴隶,并最终把人变成了‘非人”’。以上三家可代表比较流行的看法。它们都着眼于格里高尔由人变为甲虫这一变形的事实,以此来寻找作品的主题,建立对作品的总体理解。简言之,它们仅仅肯定了由人到虫的“变形”,而对其他实际存在的“变形”或根本没有论及、或语焉不详。笔者认为,《变形记》中的“变形”有着比以上流行说法更为深刻的蕴涵。

一觉醒来。他发现自己变成甲虫

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是个旅行推销员,一天早展醒来,他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有着“像铁甲一样的背”、“棕色的肚子”和“细得可怜的腿”。形体的突变。不能把他马上纳入新的生活的轨道。虫形而人心的格里高尔依然焦虑着白天的推销工作。可由此而来的不幸接踵而至,秘书主任被他的形象吓得一阵风似地逃走,不用说,他的赖以养家的、虽然饱含着艰辛的推销员工作丧失了。父亲像个野人似的无情地将他往里赶,推进屋内。他腰部被挤伤。汩汨地流血。从此。他生活的天地便是那几平方米的住室。而此前的格里高尔本有着美好的思想感情和善良的性情。父亲破产后,格里高尔唯一的愿望“就是竭尽全力,让家里人忘掉父亲事业破产而使全家沦于绝望的灾难”。“他以不寻常的热情投入工作。”很快从办事员成为旅行推销员,他想赚更多的钱去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并且他心里还有个“秘密计划”;妹妹葛雷特爱好音乐。小提琴拉得很动人,他想让妹妹进音乐学院去念书,虽然这需要很多钱,但他还是“一定得另行设法筹措。”而今日的甲虫,怎能去实现这个“秘密计划”呢?如果说他焦虑自己的变形的话,那么他更焦虑家里的现在与未来。如今父亲已老,母亲患有气喘病,在家走动都很困难,妹妹还只是个十七岁的孩子。他躺在冰冷的皮沙发上忧心如焚。不难看出,社会与周围环境从形体上把格里高尔异化成了甲虫,但没有改变他善良的内心。他有异化后的忧郁、孤独、灾难与困惑,同时他也有善良和同情的心。也许因为如此。他才不配有好的命运,他的形体进一步的嬗变。他身上蒙满灰尘,“背部和两侧都沾满了绒毛、发丝和事物的渣脚,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而现在他对一切都无动于衷,生活一步步地把他逼得麻木,一步步逼他走向生的反面。妹妹的小提琴演奏,给他带来最后一刻喜悦,在彩色梦幻的影响下,他爬上了妹妹肩膀打算吻她的脖子,以至于吓走了房客,惹怒了全家人,在家人的冷漠和歧视下,格里高尔也结束了他甲虫的生涯。

格里高尔由人变为甲虫,象征性地说明了普通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西方世界里的地位和生存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私有制和现代化的大生产,人们愈受到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挤压。一方面,物越来越具有不可理解的神秘的内容。逐渐异化为统治人、压榨人的敌对力量。另一方面,人对自身的信念也产生了动摇,于是人也?非也?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越来越模糊,它引起了诸多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的长期的思考与探索。卡夫卡用笔下的人物回答了这个问题,格里高尔由人到虫的嬗变,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人的地位、价值的认识――人随时随地都会在突然之间成为非人,甲虫或者什么“物”。格里高尔在变形后首先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形变,而是来自上司和工作上的压力,足以说明长期以来格里高尔的心理压力是多么的沉重。从某种意义上说,格里高尔由人变虫、正是这种压力的结果。更富悲剧意义的是。格里高尔被“挤”进甲虫形体内,依然不能伸展自如,他想“屈起其中的一条腿,可是他偏偏伸的笔直”。想动弹而不能动弹,想得到别人的同情和理解,却遭到亲人的误解和打击,这正是人对自己无能为力、无可奈何,自身力量也正在异化的形象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般人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荣辱福祸是与自己的主观努力无关的。正如卡夫卡所说:“不断运动的生活纽带把我们拖向某个地方,至于拖向哪里。我们自己是不得而知的。我们就像物品、物件而不像活人。”由人变虫的心情是痛苦的,但远远不仅限于此,格里高尔变形之前,已经陷入不可解脱的矛盾中。一方面为了家庭他不得不努力工作:另一方面,他又设想以请病假的方式稍作休息调整,但很快打消这个念头,因为公司不相信它的雇员还会生病,“除了健康的懒人外,再没有第二种病人。”由于格里高尔的变形,这一切难以解决的矛盾顷刻化为乌有,谁还会指责大甲虫不上班呢?悲乎?喜乎?卡夫卡在心灵深层揭示了人的艰难处境。

“我们一定要把它弄走”

格里高尔变形之前,虽有父亲破产失业的遭遇,但由于格里高尔终年累月的奔波,陪着小心地努力工作。所以不仅能维持一家四口人的温饱生活,还略微有些积蓄。随着格里高尔的变形,家庭经济情况也引起了巨大的“变形”。而家庭生活的“变形”,又连锁式地引起了父母和妹妹对格里高尔的态度的“变形”,不过这个“变形”经历了一个渐变过程。最初,父母亲要见到他时,母亲惊吓得倒在地上.父亲却是握紧拳头,仿佛要打格里高尔,继而是双手遮着眼睛哭泣起来。两个星期里,父母鼓不起勇气进他的房间。只有天真的妹妹给他送来了牛奶和面包。也给他送来了唯一的安慰。母亲虽惦念着可怜的儿子,坚决要求瞧瞧儿子,可是。这股劲头没等来到儿子的房间就烟消云散了。当她见到“那一团棕色的东西”,还没理会到她看见的正是格里高尔时,就高喊着倒在沙发上。妹妹迁怒于他身上,对他又是挥拳又是瞪眼。 父亲以为他做了什么凶狠的事儿,紧接着格里高尔就受到父亲严厉的惩罚:一只苹果正好打中了他的背,并且陷了进去,使他六神无主地瘫在地上。由于母亲的阻拦,他才避免受到进一步的打击。

父亲的严惩使格里高尔身受重伤,一个月不能行动。那只苹果没有取下来,一直留在身上,以致引起伤口周围发炎。事情还没有结束,随着家庭状况进一步恶化。家人对他的态度也进一步恶化。他吓走了房客等于吓走了财神。这惹怒了全家。虽然格里高尔恐惧得头在颤抖,也丝毫没有得到亲人们的怜悯。妹妹根本不理解格里高尔的一片爱心。首先发难:“事情不能再这样拖下去……对这个怪物,我没法开口叫哥哥,所以我的意思:我们一定得把它弄走。”父亲极力赞同,母亲虽有舐犊之情.然而已虚弱得说不出话来,终成了无益的爱怜。妹妹又一次明确地说:“我们一定得把它弄走……他一定得走!”并要父亲相信这不是格里高尔,“这就是我们一切不幸的根源。”这话出自格里高尔最钟爱的、曾不顾任何艰辛要把她送进音乐学院上学的妹妹之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心灵创伤。再加上父亲给予他的形体创伤,使格里高尔丧失了最后一丝生的希望,“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烈”。格里高尔虽然住在亲人们的隔壁,然而却在举目无亲、孤苦无告。在嫉妒孤寂和痛苦中告别了这个世界。

不可否认,格里高尔的亲人也曾为他着想过。父亲为他着急,母亲为他伤心,妹妹为他送食。为了扩大他的活动空间,母亲和妹妹曾忙的不亦乐乎。大家都盼着他好转的奇迹出现。天长曰久,他好转无望,加上由他的变形而产生的家庭不幸一件接着一件,大家对于他的难过转为对家庭不幸的哀伤。后又转为对他的愤怒。毋庸讳言.格里高尔给这个家庭带来过温暖和幸福,这是他存在的首要意义。当然,他也是这个家庭的儿子和哥哥,这是他存在的次要意义。当他变成甲虫后,意味着他失去了他的使用价值,也意味着他丧失了他存在的首要意义。那么作为儿子、哥哥和甲虫双重含义的格里高尔的死去,恰恰是全家人的解脱,妹妹的“我们一定得把他弄走”的愿望也最终得以实现。格里高尔的干瘪的尸体被送进了垃圾堆。一家人历经儿子变形的所引发的心灵苦痛之后,享受着儿子死后的喜悦,健忘的父母和妹妹愉快起来,并且做一次乡下旅行。在和煦的春光里,他们的脑海涌现了许多梦想。老俩口愉快地欣赏起女儿丰满的身段。“小姑娘也情不自禁地”舒展了几下她那充满青春活力的身体:他们从女儿的姿态中似乎看到了“他们新的梦想得到了证实,他们美好的打算得到了鼓舞。”丧子之痛变成了丧子之喜,能有比这种异变更可怕的吗?

心灵的异变比躯体的变形更富悲剧意义

通过第一、二两部分的论述。我们有理由这样得出第一个结论:《变形记》中的异变应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格里高尔由人到虫的变形,它集中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人构成的挤压以及人承受不了超量的社会重负而走向人的反面。第二层含义是由格里高尔的变形而产生的他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生活状态的“变形”。第三层含义是由前两层的原因所引起的格里高尔的亲人门对格里高尔的心理“变形”,即对格里高尔由人而虫后的心理异变。如果说第一层含义是因的话。那么,第二层含义是果;若第一二层含义是因的话,那么第三层含义是果。这三层含义依次延伸,发展,构成“变形”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

我们不难得出第二个结论:第三层含义是最重要的“变形”状态,是《变形记》的主旨所在。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就《变形记》的描写侧重点上看。格里高尔的变形着墨并不多。作品的开篇说:“一天早晨,格里高尔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接着作者描写了格里高尔由人变为虫的感觉和心理状态。作者没有具体、细致地描写他怎样变为甲虫的过程,仅写出了变形的结果和事实。小说大量的篇幅是描写亲人们如何对待格里高尔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作者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亲人们的对格里高尔的态度和渐变过程,既写出了它的原因,又写出了它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描写侧重点在第三层含义上,而不在第一层含义上。其次.就这几种“变形”状态的意义上看。格里高尔的变形。象征性的表明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环境对人身、人心的重压,人异化为非人。社会成了人的异已力量。这固然可悲,然而更可悲的是亲人成为非亲。格里高尔没有死于天灾,没有直接死于敌对势力的迫害,而是死于他全副身心、竭力为之谋幸福的亲人之手。起悲剧力量更是惊心动魄,如果说社会使格里高尔由人异化为虫,那么亲人使他由生异化为死,这就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了人的不幸与灾难。所以,人的心理的异变就更可怕、更令人担忧;人自身的异己力量比来自社会的异己力量更具有毁灭性。盛气凌人的老板。势力俗气的秘书、主任,幸灾乐祸的保姆,火上浇油的房客,固然令人讨厌,但哪有凶狠的父亲。胆怯的母亲,无情的妹妹更为可怕呢?连亲人的呵护、关注甚至是同情、怜悯也得不到,人的脆弱就可想而知。“一切障碍都能粉碎我”看来并非夸张,由此可以看出。异变的第三层含义更富有悲剧力量。我们觉《变形记》的主要悲剧意义应在此体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变为甲虫不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