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细节,破译文本意义的密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细节,破译文本意义的密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学类文本离不开具体而生动的细节。细节,可以暗示作品的潜在意义、呈现作者的情感倾向、拓展文本的内在信息。阅读文学类文本,就是要立足细节,挖掘出文字背后隐藏着的千言万语,体察作者的情感倾向,感知作品的言外之意,以此丰富读者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教学;细节;密码;生命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8-0046-03

无论是何N形式的文学类文本,都离不开具体而生动的细节。文学类文本中的细节,除了可以丰富情节、丰满形象、描绘环境、渲染气氛,还可以暗示作品的潜在意义、呈现作者的情感倾向、拓展文本的内在信息。鉴赏文学类文本时,抓住文本中的重要细节,很多时候,就是抓住了破译文本意义密码

能够承载起呈现情感、暗示意义、拓展信息等隐蔽性任务的细节,表面上看,和其他类型的细节并不具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隐蔽性,往往会让一些大而化之的阅读者,在粗线条浏览故事情节之后,便轻率地舍弃了它们。于是,这种类型的阅读者,便永远无法抵达文本的内核,永远无法真正领悟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这样的阅读者。

语文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文本中发现这样的细节,并通过细读文本和对话,咀嚼出字里行间隐含的各种意义与价值。要达成这样的目标,语文教师自身就必须知晓如何鉴赏文本中的重要细节,要能够从众多的细节描写中,敏锐地把握看似闲笔而实则极为精彩的那部分内容。

一、细节的背后,藏有千言万语

每一个文学类文本,都藏有一些内涵极为丰富的细节。比如,《雷雨》(节选)中,下面这段文字的两处细节,就极有嚼头: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鲁侍萍: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30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第一个需要咀嚼的细节,是人物称谓的变化。鲁侍萍的一句“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可以看作解开周朴园和梅侍萍30年前是否有真情这一悬疑的最佳答案。此处,鲁侍萍对周朴园的称呼,在1分钟之内,完成了由“老爷”而变作“你”、再变作“朴园”的转换过程。这样的称谓转换,等同于30年的时空穿梭,将鲁侍萍对周朴园的情感,迅速拉回到了30年前的青春岁月中。可以想象,30年前,年轻的周朴园,与同样年轻的梅侍萍,用“侍萍”和“朴园”相互称呼时,他们的心中,追求的一定是情感以及人格的相互平等。唯有这样的平等,这样的真情,才能让当年的梅侍萍,在经历了30年的磨难后,依旧会因为周朴园的两句“侍萍”,便忘却了惨淡的现实,瞬间返回了30年前的柔情蜜意中。

第二个需要咀嚼的细节,是“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这句仅只是以舞台说明的形式出现的细节,在整个一部《雷雨》中,可以看成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这个细节,虽只14个字,隐藏其中的情感变化,却足以用14万字来解读。

该细节中可以挖掘出哪些隐含的意义呢?我以为,至少也有5个层次的情感值得咀嚼。

第一,不愿相信。眼前这个年届五旬的老妈子般的人,怎么会是当年那个美貌温柔的梅侍萍呢?留在记忆中的梅侍萍,永远都是一朵盛开着的、不会有一丁点枯萎的花。梅侍萍只能存在于照片中,只能存在于记忆中,怎么能变成了眼前这样的一个人!

第二,不能不信。鲁妈的身上,总会有一些当年梅侍萍的印痕,更何况,她自己也承认了梅侍萍的身份。这是一种多么残酷的现实啊,那么美好的一个人,竟然变成了这样一个人。

第三,无助与迷茫。这个50岁的老妈子,彻底打碎了周朴园苦心编织了30年的―个梦。30年,周朴园用这样的梦支撑着自己的一切。今天,这个梦,突然间就被这个老妈子打碎了。梦碎的这一瞬间,周朴园的心,只能为之一空。

第四,狂躁与愤怒。短暂的空白之后,周朴园开始狂躁和愤怒。这愤怒,换作任何人,都难以遏止。记忆中的梅侍萍,是周朴园用30年时光不断美化、不断点缀而成的一个无可替代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却被眼前的这个老妇人野蛮地摧毁了。

第五,责备与无奈。此细节的后面,紧跟着的一句“你来干什么”,其表达时的神态,其实不该是严厉,而应该是愤怒与责备的混合。当这句话用愤怒或责备的口吻说出来时,体现的将是梦碎后对搅梦人的怨愤与无奈。而用严厉的口吻说出来时,周朴园的性格转化就太过突然,不合情理。

类似于上述《雷雨》片段中具有丰厚内涵的细节,在其他的文学类文本中,也广泛存在着。比如,引导学生鉴赏《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文本时,需要抓住王熙凤出场时的那一句话仔细揣摩。因为,不把这句话理解透彻,就读不出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读不出《红楼梦》的精彩。而在教学《祝福》时,也必须抓住鲁四老爷书房里的摆设和那半幅对联做足文章。因为,不真正读懂这些细节,就无法真正理解鲁迅的创作意图,无法真正读懂鲁迅笔下的那种社会生活,也就无法理解祥林嫂人生悲剧的社会必然性。

二、细节。昭示着作者的情感倾向

文学类文本中的细节,不是生活的实景再现,而是作者精心加工后的艺术。作者在进行细节描绘时,哪怕是刻意采用白描手法,也无法将自己的情感倾向完全遮蔽起来。更何况,大多数情况下,作者并不隐藏自己的情绪与主张,直接将自己的情绪与主张糅合到具体的细节中。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有两处描绘围观者嘲讽咒骂伽西莫多的细节。前一处细节,属于普通细节;后一处细节,则需要咀嚼。在后一处细节中,雨果描写了5个围观者的语言和行动。5个人的语言,呈现着渐次加深的反逻辑性特征。其中,罗班・普斯潘的“拿去吧,恶汉!算我欠你的情哪!”,连同将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伽西莫多脸上的动作,属于一种“恶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我侮辱了你,是欠了你的情,但我依旧要侮辱你。第二位扔石子的妇人。用将石头砸向伽西莫多作为“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惊醒我们的教训”。是一种以恶报恶的反宗教精神的伪善逻辑。基督教宣扬以德报怨,而这妇人却明显是在用实实在在的恶,报复伽西莫多正常的敲钟行为。第三位跛脚者的语言,开始用臆想替代现实。“你还在圣母院塔顶上咒骂我们不”的诘问中,潜在的前提条件是伽西莫多总是在塔顶上咒骂他人。这样的前提条件,却丝毫没有现实依据。第四位的男人所说的“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无论是属于结果的“生下了―个两个脑袋的娃娃”,还是属于原因的“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都绝非现实生活的实情,这个男人的话语已完全不具有丝毫的逻辑性。第五位老妇的“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更是干脆用一种无中生有的虚构,宣泄内心中莫名其妙的情感。

雨果在描绘这5个人的言行时,显然经过了精心的安排。雨果要借这5个人的言行来呈现围观者的人性之恶。这样的恶,不讲逻辑,违反理性,肆意宣泄,将丑陋表现到了极致。

史铁生在散文《我与地坛》中,用极细腻的文笔,赋予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等弱小者以强大的生命张力。这一段文字,也是鉴赏该文本时必须重点探究的细节: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OO@@OO@@片刻不息。”

史铁生为何要描绘这些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又为什么能描绘得如此细腻,为什么要描绘得如此细腻?这些问题,是解读史铁生内心中的情感诉求的重要元素。突然残疾了的史铁生,起初对生命充满了绝望,是地坛给了他生存并更好地生活下去的决心和动力。这样的决心和动力,不是来自某种神秘的力量。而是来自地坛中的这些弱小生命的启迪与感召。这段文字中描述的,是生命自由自在的呈现,是卑微中的宏大壮阔,是存在的价值与使命。史铁生描绘这些景象时,心中装着的,就是这样的生命觉解,连同对给予了他如此生命感悟的这些微小生命体的由衷敬仰和感激。

@类例子太多,《荷塘月色》中如诗如画的月下荷塘的美景,《金岳霖先生》中联大教授各色各样的服装,《老王》中照片般“镶嵌”在门框里的身影等等,都在看似寻常的细节中。或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作者对此景此人此事的内在情感倾向。关注了这些细节,才能在鉴赏中实现与作者的对话。

三、细节,拓展着文本的内在信息

人教版八年级课文《蜡烛》中,有一个情节,重复出现了4次,但作者始终未对其原因进行正面解释。粗心的读者,或许也会只将其看作一种客观性的交代,并不去深挖该细节在拓展文本内在信息方面的巨大价值。让我们看看这4句话: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这4句话中,德国人的炮火总是远离着老妇人,很值得玩味。德国的炮兵不是笨蛋,《蜡烛》这个故事的起因,就是因为苏联红军中的5个士兵在经过一个小广场时。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轻伤了2人,重伤了2人,还牺牲了1人。德国人的炮兵既然有能力用半小时的时间准确轰炸这5个士兵,当然不会在需要用炮弹攻击老妇人时,炮弹却总是落得很远。

人教教材的配套资料中,对此细节未做只言片语的介绍。查阅网络上的教案、课堂实录以及阅读分析题目,也很少有人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深入探究。但是,这样4次重复的内容,绝不会是可有可无的闲笔,也不会仅只是情节发展的必然构成。它的出现,只能是作者的有意为之。作者希望借助于这样的细节,传递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信息。

一位老师在引领学生解析这些细节时,形成的结论竟然是“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这样的结论,显然经不住推敲。因为,倘若真的是要表现德国人的残忍疯狂,便不会总是说炮弹远离老妇人。

那么,这个信息是什么呢?我以为,只能是人性。德国炮兵也是人,也有母亲。当这个老妇人只是想要安葬这个已经战死的年轻人时,她的行为,对德国人不构成任何危害,德国人当然也就不愿意伤害她。

只是,这样的人性,在斯大林时代的苏联革命文学中,是不被允许的。革命文学中,敌人一定穷凶极恶、残忍疯狂,怎么会拥有普通人的善良情感呢?作者西蒙诺夫既想要在作品中呈现出人性的复杂,又不愿意触碰政治的高压线,干脆就将太多的意义,放到看似客观的内容叙述中。

与此类借助于精心设计的细节而拓展文本的内在信息不同,有些文学类文本会采用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通过有意地省略细节,从而赋予文本更为丰厚的内在信息。赏析这类文本时,只有借助于再造细节,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意义。

例如,《老王》在介绍请老王送钱钟书上医院看病的情节时,看似随意地交代了一句:“”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钱钟书先生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而一条腿不能走路,杨绛并不直言,而是故意以曲笔一带而过。这样的曲笔,较之以直接介绍病因,内在信息要丰富无数倍。

史传文《曹刿论战》其实也可以当成文学类文本来阅读。《曹刿论战》中,故意省略的信息,远远超过真实呈现的信息。比如,曹刿请见便能得见,见则能够慷慨陈词,并被允诺直接参与战斗,直至最终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战斗总指挥。这一连串的故事背后,有太多的细节需要读者补充。左丘明为什么这样去写,一个原因可能是史传文只需客观陈述事实,无需多作前因后果的介绍。另一个原因,则极有可能是要借这样的细节省略,体现出一种想见则能见的平民参政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文学类文本的鉴赏,固然需要借助一定的细节而拓展文本的内在信息,但不能无中生有,不能随意迁移。一切解读,要符合常识,符合情理。

四、细节,丰富着读者的生命体验

文学类文本之所以动人心弦,极大程度上。得益于细节。概括叙述,只能让读者知晓故事发展的大致脉络,却无法给灵魂带来真实的触动。要让文学类文本中传递的思想与情感,真正走进学生的灵魂深处,语文教师必须要用好细节这个抓手。

有相当数量善于煽情的语文教师,在执教《背影》《散步》等文本时,总有本领让学生热泪盈眶。学生的眼泪从何处来?当然来自授课教师在细节上的渲染。授课者往往能够从文本中的细节,拓展到生活中的细节,并在打通这两种细节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创设特定的情境,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于是,学生便在不知不觉中,自己感动了自己。

我虽对这样的教学持不认同的态度。但不反对借助文本中的细节而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我认为,学生学习任何一篇文学类文本,都不是为了将它转化为一种应试能力。而是为了从这些凝聚了他人智慧的文字中,汲取足够丰富的生命养分。

《项脊轩志》是一篇情感极为丰富的散文,但它的情感太含蓄,很难打动现代的高中生。教学这种类型的文本时,如果不能借助课文中既有的细节,拘蜒生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便不算完成该文本的教学任务。抓什么样的细节呢?当然是抓母亲的一句话、祖母的两句话,还有文章结尾处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母亲的那句“儿寒乎,欲食乎”,如果只作孤立的赏析,打动不了学生。教学中,需要先发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量补充母亲的语言。在此基础上,再探究:为什么那么多的话语,作者只写这一句?这一句的价值到底体现在何处?完成此环节的鉴赏任务后,倘若教学时间允许,还可以再作一个小小的拓展,让学生写出最能体现自己感受到的母爱的一句话。这个拓展,看似简单,实则足以难倒大批学生。

祖母的两句话,要和她的动作结合起来欣赏。其中,“大类女郎也”需要深入品鉴,才能够读出这句话中复杂的情感。其实,这样的情感,在当下的多数学生家长身上也有体现,一方面担心孩子学习太苦,一方面又期望他们再努力些,考取一个更好的未来。语文教师教学这处细节时,完全可以打通古今,用今人的生活丰富古人的情感,用古人的情感点亮今人的灵魂。

结尾的细节,学生们能够品读出浅层意义,更深层的内容,则无法读出。归有光对亡妻的情感极深,但在封建文化中,却极少有人用文章来表现这样的儿女之情。归有光可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对母亲、祖母的深刻思念,这是一种孝,是封建文化倡导的精神品质。儿女之情,在封建文化中,则只是丧志的一种表现。当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读出几处细节背后的文化差异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自然就走向了深度。

此类能够丰富读者的生命体验的细节,其潜在的意义与精神,只有借助于读者和文本间的有效对话才能显现。教师要充当好文本细节与学生生命体验间的桥梁,要善于从文本中将这样的细节精选出来。提供给学生细嚼慢咽。才能让他人的智慧、情感与人生经验,转化为学生的智慧、情感和生命体验。如此,语文教学,才能把服务于学生的终身成长需要的终极目标,落实到文本的具体学习过程中。

当然,文学类文本中还有若干种类型的细节值得在鉴赏过程中仔细品味。比如,还需要关注细节对认知能力的提升价值,关注细节对写作能力的提升价值等。所以说,读懂了作品中的细节,才能发现破译文本意义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