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个性化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系列访谈之10
自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以来,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先后都出台了许多支持政策。市场人士分析称这些举措将积极推动上海经济转型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张春认为,与纽约和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担负起两个方面的使命:一是为中国的实体经济服务,二是满足境内企业和居民的国际投资需求。当前正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关键时期,国家需下决心继续改革开放,这样才能让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为居民带来更多的投资方式和更好的收益。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国际上的几大金融中心各有什么区别?上海将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国际金融中心?
张春:作为当前国际金融中心的代表,纽约、香港和伦敦这三地所发挥的作用是相当不一样的。纽约更主要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因为纽约本身就是美国企业投融资以及美国居民投资的中心。尽管纽约的金融业有些过度发展,但它基本上还是起了这样一个作用:配置资金,为实体经济投融资提供服务。
与纽约不同,伦敦和香港的本地业务没有那么多,它们其实更偏向国际业务,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没那么紧密。比如作为一个离岸市场,他们更擅长进行跨国流动资金的配置或者完成资金在不同国家的货币间的兑换。
上海到底是要建立什么样的国际金融中心呢?中国实体经济非常需要金融来服务,那么上海的功能定位肯定跟纽约更接近:就是为中国的实体经济服务,建成全球人民币的投资中心。
现在中国的企业和老百姓进行国际投资的意愿很强烈,所以也要求上海这个金融中心具有国际化特色。这不仅将方便国人,也让手握人民币要想投资的外国人能够便捷地到上海来投资。
《中国经济周刊》:您怎么比较上海和香港两个金融中心的地位?它们将会是一种什么关系?
张春:上海和香港就跟纽约和伦敦差不多。美元的离岸市场交易中心是在伦敦,在岸市场的交易中心在纽约;人民币以后的离岸市场交易中心在香港,在岸市场交易中心肯定是在上海。
这两地还有一个差异就是法律环境不同。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与当地的法制环境密切相关。香港是英美法系,跟西方国家接近的法制环境是香港的一大优势。
《中国经济周刊》: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做人民币离岸市场交易中心,比如新加坡。您认为未来哪些城市会成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交易中心?
张春:新加坡跟香港处在同一个时区,在做人民币离岸市场中心方面的潜力有限。我觉得相比之下伦敦的潜力更大,因为它跟香港不在同一个时区。将来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交易规模不会比美元小,长远来看,说不定会超过美元。我认为人民币未来离岸中心主要在伦敦和香港。目前伦敦方面已经在为此做积极推动。
《中国经济周刊》:近期有人认为,上海自贸区进行的金融改革,与深圳前海所实施的金融创新有一定的重合。您怎么看上海跟深圳之间的定位?
张春:目前正在进行的上海自贸区的一系列改革中,其中金融改革是重点;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也将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相对而言,深圳更注重中小企业板,创业板这类资本市场的建设;上海的定位则要更全面、更重要。
之所以政策制定者将有些政策给了深圳,没给上海,是因为在上海推行改革,影响会更大;深圳前海的规模小,影响不会那么大。政策制定者希望,上海自贸区可以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来,以“可复制、可推广”为目标,着力推进改革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