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他改变了百万民众生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他改变了百万民众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成为诺奖新得主

国庆长假期间,传来一则新闻与本刊有关――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4日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试管婴儿之父”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

自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呱呱坠地,全球已有400万人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其中许多人通过自然受精方式生育了下一代。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说:“爱德华兹所作研究有助于消除全球10%不育症夫妇所面临的困扰。”

爱德华兹小传

有些人生来显赫,有些人缔造显赫,而又有些人则是显赫不请自来。

世界上第一位出生的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生来就已闻名天下。而她的一手创造者,在报纸、电视上大出风头的是帕特里克・斯特普多,这位妇产科专家于1978年在实验室中培育出第一位试管婴儿。而名声不请自来的则是32年后的今天,一夜间闻名世界的罗伯特・爱德华兹。

试管婴儿不是爱德华兹一个人的成果,他和帕特里克・斯特普托共同发展了这一技术,不过后者已于1988年去世。由于诺贝尔奖只能颁给健在的人,因此,今年85岁的爱德华兹,将独得1 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0万美元)奖金。

罗伯特・爱德华兹1925年出生于英格兰曼彻斯特。二战中服完兵役后,进入威尔士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学习生物学,1955年获得博士学位,论文内容为小鼠胚胎发育。1958年他成为英国国立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开始了对人类授精过程的研究。

从1963年开始,爱德华兹相继在剑桥大学和Bourn Hall诊所(世界首个试管授精中心)工作。Bourn Hall由爱德华兹和Patrick Steptoe建立,爱德华兹担任其研究主任多年。爱德华兹同时还是授精研究领域多本顶尖期刊的编辑。目前,爱德华兹为剑桥大学名誉退休教授。

成果解读:试管里走出健康人

试管婴儿不是在试管内长大的婴儿,它是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于体外受精,在进行早期胚胎发育后,再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全世界至少有10%的夫妇受不育症困扰。在试管婴儿技术出现之前,治疗不育基本上是各种巫术行骗的场地。

早在1950年,爱德华兹就认为IVF(人类试管受精)可以有助不育症的治疗。通过系统的研究工作,他发现了人类受精的重要原理,并成功实现人类卵细胞在试管中,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细胞培养皿中受精。

“我常被人们称为疯子,没人愿意在伦理方面冒险。许多人对我说,那些孩子(试管婴儿)不会正常发育的。”爱德华兹许多年前曾这样对媒体说。

1971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个生物医学伦理会议上,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沃森批评说:“试管婴儿技术实际上是在扼杀婴儿。”

听闻此言的爱德华兹猛烈为自己的研究辩护,并得到与会代表的起立鼓掌。

爱德华兹博士在进行人类试管试验之前是在老鼠身上实验。他研究出人类卵子是如何成熟而后受精的,但是在如何将受精卵培育成胚胎植入妇女从而发育成幼儿方面受阻。

突破来自于他同斯特普多的合作,斯特普多当时正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技术的研究。爱德华兹博士认识到腹腔镜技术可以从妇女卵巢中提取足够量的卵子(当时,他基本上依靠侵入性手术来获得卵子)。腹腔镜技术与荷尔蒙注射相结合可以使得卵子达到充分成熟,然后将其提取,这就意味着那些由于输卵管堵塞不育的妇女可以通过提取卵子,体外与他们挑选的男士受精来获孕,受孕的胚胎被植入他们的子宫,这样可以绕过堵塞的输卵管。

于是,路易斯・布朗女士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试管婴儿,现如今,全世界已经有多达四百万的试管婴儿,他们都是试管育婴科技的产物。

“不育症折磨着全球超过10%的夫妇,爱德华兹所获成就使治疗这一病症成为可能。”评审委员会说。

评审委员会在新闻公报中说:“爱德华兹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找寻治疗人体不育的方法,经由系统研究逐步达到目标。从最初突破到成熟试管受精技术,罗伯特・爱德华兹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

爱德华兹所创研究中心现任负责人迈克・麦克纳米表示:“爱德华兹是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上世纪60年代的发现带来突破,改善全球百万计民众生活。”

“我觉得爱德华兹获奖是众望所归,我奇怪这一奖励怎么来得这么晚。”曾经和爱德华兹一起在剑桥大学工作的科学家马丁・约翰逊这样说。

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诞生记

批评挡不住人们孕育后代的愿望,许多不孕女性提供卵子供他们试验,其中一位叫做莱斯莉・布朗。

她和丈夫、火车工程师约翰・布朗是英国一对不孕夫妇。在历经9年孕育后代的努力终告失败后,1977年,夫妇二人向剑桥大学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和妇科医生帕特里克・斯特普托求助。

两位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提取莱斯莉・布朗的卵子,在培养液中与她丈夫约翰・布朗的结合,发育成8个细胞的胚胎,然后植回莱斯莉体内。

9个月后的1978年7月25日23时47分,莱莉斯通过剖腹产生下一名女婴,取名“路易丝”。体重约2.61kg的路易丝成为世界首例试管婴儿。

她的出生震动了世界,迎接她的有热烈的欢呼,也有巨大的恐惧。但不管人们怎么想,一个新时代不可阻挡地到来了。

路易丝的诞生在英国引发了巨大的伦理争议,当时媒体纷纷惊呼:“人类在扮演上帝”、“潘多拉盒子已被打开”。许多人担心“试管婴儿”会破坏伦理关系,还有人担心从试管中培育出来的将会是一个“畸形怪物”。

路易丝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过许多好奇的目光。她在4岁时得知自己是试管婴儿。她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我父母找出我出生时录制的录像,播放给我看,然后试着向我解释什么是试管婴儿。”

她后来回忆说:“我过去经常做噩梦,我不知道为什么第一个试管婴儿会是我,我只想成为普通人。经常有人问我各种出身问题――甚至连我上学的生物学课本上也提到了我的名字。”

尽管童年时的路易丝常为自己的出生方式所困惑,但是父母的细心照顾和关爱使她的童年过得很幸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她对自己的出生有了比较乐观的态度。

几年后,布朗夫妇二度借助试管受精技术,为路易丝添了妹妹纳塔莉。

路易丝・布朗和妹妹纳塔莉健康地长大,成为试管婴儿技术的完美广告。

路易丝是个恬静害羞、不爱出风头的温柔姑娘,过着低调普通的生活,当过托儿所教师、邮递员,如今是一家船运公司的行政助理。除了时常受到媒体关注,与一般人没有两样。

2004年,路易丝与安保部门官员韦斯利・穆林德喜结连理。结婚2年后,28岁的路易丝自然受孕,成功生下男孩卡梅龙。

时间转瞬即逝,如今卡梅龙已经18个月大,而路易丝也迎来自己的30岁生日。

路易丝虽然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但却不是第一个当母亲的“试管婴儿”,第一个当母亲的“试管婴儿”是她25岁的妹妹纳塔莉。

纳塔莉在1999年自然怀孕生下了一个名叫凯西的女儿,创下第一个“试管婴儿”怀孕生子的纪录,也打消了人们对于试管婴儿可能没有健康后代的疑虑。

30年诞生400万“试管婴儿”

今年7月25日,路易丝和其他“试管婴儿”们一起,受邀来到剑桥郡伯恩会堂医院,参加了一个专为“试管婴儿”诞生30周年而举办的特殊生日聚会。

参加这一特殊聚会的明星客人包括世界上第一个男性“试管婴儿”、现年29岁的格拉斯哥市男子阿拉斯泰尔・麦克唐纳,以及在过去30年中每一年诞生的“试管婴儿”代表。

到目前为止,因为试管婴儿技术而得以出生的人大约有四百万,他们中的许多人现已成年,有的已为人父母。在罗伯特・爱德华兹的引领下,这项研究又获得了许多重要发现,一门新医学领域也由此诞生。

如今,“试管婴儿”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给无数不育夫妇带来希望。

在生下儿子卡梅伦之后,路易丝称她切身体会到了自己的父母当年为何那样迫切地想要一个孩子。路易丝说:“现在我不能没有他,他是那样可爱。我能够理解人们为何渴望生儿育女,因为他们真的从内心渴望和需要孩子。”

路易丝至今仍和“试管婴儿之父”、现年82岁的罗伯特・爱德华兹教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路易丝说:“他在我眼中就像是我的祖父一样。”

爱德华兹教授说:“我认为路易丝当年的诞生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当时帕特里克・斯蒂普特博士为路易丝的母亲进行了剖腹产,突然听到了婴儿的哭泣声和尖叫声,我们感到既惊奇、又兴奋,斯蒂普特博士将婴儿交到护士和我的手中,我们将她紧紧地抱在怀里。”

在中国,1988年3月10日第一例试管婴儿郑萌珠降生。据称,萌珠二字隐含着她是中国第一个试管婴儿,萌是萌芽之意, 珠是希望她像珍珠那样闪闪发光。

试管婴儿之父反对克隆人

对于克隆人研究,这位“试管婴儿之父”持反对态度。

2004年4月,爱德华兹在中国访问时曾表示:“我坚决反对现在进行克隆人研究,因为这是不安全的。我们都知道克隆羊多利的案例。接受克隆试验的277个卵细胞只有29个发育成胚胎,其中只有多利一个正常出生,其他都是不正常的畸形胎儿……如果不能够用一次又一次的动物试验来证明某种技术的安全性,那就决不应当把它施加于人体。”

爱德华兹指出,由一个卵子发育成人,其间要经过许多环节,每个阶段都会影响未来成人的各个方面。从医学上看,在不同子宫中孕育的含有相同DNA的多个克隆人,其相似程度还比不上在一个子宫中孕育的双胞胎。

近十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2009年得主: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发现解决了一个生物学的重要课题,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怎样实现完全复制的,同时还能受到保护不至于发生降解。

2008年得主: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豪森发现了人状瘤病毒(HPV),这种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的获奖成就则是发现了艾滋病病毒(HIV)。

2007年得主: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 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他们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为“基因靶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深入研究单个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功能并提供相关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成为可能。

2006年得主: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他们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这一机制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2005年得主: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 沃伦。他们发现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旋杆菌,彻地改变了世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

2004年得主: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 巴克。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

2003年得主: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2002年得主: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得主: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英国科学家保罗・纳斯和蒂莫西・亨特。他们发现导致细胞分裂的关键性调节机制,这一发现为研究治疗癌症新方法开辟了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