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真的什么都靠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真的什么都靠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怎样算是“抢的时代”?先要满足三个条件:1.普遍性的,2.最不必抢的也在抢,3.最斯文的人,也不顾抢相难看。

北大清华“抢生源”被围观,源于它成了上述三项条件全满足的符号化象征。固然,高校不是活在真空里,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仍然是与“时代病”保持最审慎距离的一个群体。可是,当中国高校中拥有最多资源的北大清华也在抢,当中国文明理想最高寄托的北大清华也要通过肢体冲突来抢,证明“抢”已经没有了底线和逻辑,成为弥漫性的社会习惯。

“抢”的传统:从僧多粥少到习惯成自然

“抢”在中国,是有传统的。过去由于资源有限,抢的是各种票证,后来又演化成了各种指标。到了现在,“抢”的形式更为丰富和琐碎。

重感冒去医院看医生,挂号后坐着等护士叫号,可环境让你没法儿淡定地坐着等,因为前面一堆人站着。总着一堆还没有到号的人围着医生,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让医生根本无法安心看病。更重要的是,这种围观打乱了医院里的秩序,后面按规则坐着等号的人,会非常焦虑,担心围着医生的那些人会插队,于是只好也都起身围过去,现场就更乱了。

甚至有人在微博上吐槽,连去幼儿园接孩子都要抢。到放学时间,幼儿园前人山人海,抢站在前面第一排,这又有什么好抢的呢?自家孩子别人又抢不走。其实没什么好抢的,就是习惯使然。“抢”成了一种文化,成了一种融入血液和肌体的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

“抢”的主体:群氓

从现象上看,抢是一种无序的行为。无序的根源是群体成员搁置规则和不遵守规则。在儒家五常中,只有“礼”和规则沾边,但是“礼”体现更多的是一种人伦秩序,所以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呈现的是有等级、有礼仪,但是不遵守规则。即使规则制定者本人,也不想把规则运用在自己身上。“刑不上大夫”就是典型的代表。这个滑稽、自私的表达,却长期被统治者当成教义一样遵守,这句话明白地告诉我们:在规则面前,人人不平等。所以,中国人都崇拜特权(豁免权),有特权就可以绕过规则,或者说规则对他们根本不起作用。普通百姓恨的不是特权,恨的是自己没有特权。

这也不奇怪,既然规则的制定者自己都不愿意遵守,那我凭什么要遵守?这个规则的公正和效用值得怀疑。在自己没有某种特殊身份的情况下,出于一种自利,普通百姓冥思苦想的是怎么规避规则,用自己的小智慧去逃过规则的约束。

在已故的美国作家阿伦特、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的笔下,现实社会中有一群这样的人――群氓,他们并没有犯什么伤天害理的罪行,为的只是图自己的小便宜,或是盲目从众,但最终的结果却导致了整个社会群体的混乱和更大的丑恶,对整个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害,并且这种损害还找不到为它负责的人。由于这种人不是大奸大恶,阿伦特因此也称之为“平庸的邪恶”。

“抢”的根因:hold不住的规则

“抢时代”的形成更深层的原因,是规则总在变。

没有人知道规则什么时候会变,也没有人担保规则永远不会变。当学生的,谁能知道10年后高考制度如何改革?正在工作的,不知道10年后要多少岁才能退休。没有房子的,猜不准十年后的房价;有房子的,不知道产权70年后地价要补多少。有车子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限行;没有车子的人,担心城市随时可能突然限购。活着的人,害怕退休金赶不上CPI;死了的人,顾不上墓地产权到期后接下来会怎样。

人对不确定的东西,容易产生恐惧;无数的人不约而同地恐惧,就容易产生恐慌。随便一个谣言,就可以造成此起彼伏地抢购盐、抢购板蓝根,彰显出社会的脆弱。

在这样穷则思变、不穷也思变的国家,抢是比发展更硬的道理!可是,在这样一个抢字当头、不抢才怪的民族,契约精神如何建立?

抢是被迫,抢也是主动!幸运的是,绝大部分抢是遵守规则的,所以不是强盗那样地抢,而是害怕规则变得太快那样地抢。

资料来源:2015年7月4日《南方周末》、新浪评论、人民论坛杂志

【链接】

“抢”的心理学

从众心理

从众是个体追求安全的一种表现,当某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把握,又怕受到众人的指责,只好选择与大众相符的言论和行为,这也就是所谓的“随大流”。随大流的潜意识是“法不责众”。于是一旦遇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大家便一哄而上,从来不加分辨,更不会思辨。而身处这种压抑环境中的人又恰恰特别在乎个人利益,生怕自己在某件事情上吃亏,贪小便宜、爱攀比跟这种从众心理是密切相关的,抢盐、抢板蓝根、抢蜡烛等等都是蝇头小利,但是也怕周围的人抢了,而自己就少了、吃亏了,这实在是一种挤压出来的扭曲人格。

赌徒效应

最近有个新闻让小编不淡定了:6月30日,中国股市止跌后迎来强反弹,太久没见大阳线的股民们欢呼声一片,激动不已的中国大妈在证券交易所里唱起国歌来……可是,几乎前几天大妈们还在表示“看到绿色蔬菜都心塞”。

这种尽管“股市虐我千百遍,我待股市如初恋”的精神背后,是心理学中所说的“赌徒效应”。

在赌场中,哪种赌徒最容易下大注?答案是两种人,一种是已经赚了很多钱的赌徒;另一种是已经亏了很多钱的赌徒。前者会这么想:既然我已经赚了这么多钱了,说明我的运气非常好,或者我特别聪明,而且,既然是赚来的钱即使亏掉一些也没关系。后者会这么想:我已经亏了这么多了,如果再不想办法翻本,那就真的都亏光了,所以无论如何我还要赌下去,而且还要压上更多,这样我才有希望翻本。

渴望人际链接

每年的双十一,都是一场全民狂欢的盛世。各种“限量”、“限时抢购”引爆了我们钱包,小编身边,甚至连最节(抠)省(门)的金牛座都会在双十一失了分寸,甚至为了抢到一些并不那么中意的商品愿意熬夜等秒杀。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余玲艳认为,这种现象背后,是人们对于人际链接的渴望。虽然这种浴血奋战是在网上,人们无法亲身感受物理接触的摩肩接踵,但商家各种热闹异常的热闹促销,微博朋友圈中各种轰轰烈烈的买家欲望,都会让人感觉没有脱离人群,充分满足了作为情感动物的人对人际链接的渴望。

邓巴数字

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曾经根据猿猴的智力推算人类社交能力的上限,能稳定维持的关系不会超过 150 人,这就是著名的“邓巴数字”。但是统计一下手机里的好友(算上群组),大多数人的联系人数目恐怕都超过了这个数量级。这么多关系怎么打理?一天就 24 小时,全拿去社交也应付不来啊,好在网络时代的技术方便,所以就有了各种省事的方法:点赞,群发短信……反正也不怎么麻烦,动动手指而已,就靠这些方法来“刷存在感”。

口红效应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强烈的消费欲望会转向比较廉价的商品,起到心理安慰作用。比如在上世纪初美国大萧条时期以及2001年遭受“9・11”恐怖袭击后,口红销量都直线上升,这一现象被称为“口红效应”。从去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放缓,一些人的收入相对降低,没有购买大件商品,手中反而会出现一些“小闲钱”,正好去买一些廉价商品或做一些“廉价却能产生心理安慰的事情”,比如发红包、抢红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