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中学生美术教育中的素描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学生美术教育中的素描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美育,从广义上来说,就是通常成审美教育或使美感教育,然而它的内涵绝对不仅仅限于“审美”(即认识美)或“美感”(即感受美)。由于美是人所特有的真与善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所以美育的内容要广泛得多,它有主体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认识能力的培养问题,也有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以及自我完善的追求等更加重要的问题。因此,就一定要明确美育作为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实现自我发现的需要的重要途径所包括的全部内容。我认为是指在小学教育的美育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美术 中学生 素描 教育

一、引言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学校美育的职责和地位也越来越凸显。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0年-2010年)》强调指出:“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完整的学校美育具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审美教育,就是把学生当作审美主体培养,使学生成为善于审美的人;一个是立美教育,就是把学生当作审美客体培养,使学生自身成为美的人。

高尔基说过:“照天性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我们知道生活中到处都是美,同样,生活中到处都是美的创造活动。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除了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进行多种多样的创造之外 ,还要通过美育,实现自身的美化。在某种程度上说,审美活动本身就是对人的一种造就。马克思说:人和动物不同,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因为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所以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具有一定的目的。像美感这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更必然据有一定的目的。美感活动的目的就是美感教育。我认为教师在美术教育中要始终渗透美感教育,达到学生自身的美化,造就新一代充满“美”的人才!

中国现代美育思想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西方从古希腊就开始重视美育问题了。雅典的所谓“七艺”教育,就涉及到今天狭义的艺术如美术等。而在文法和修辞的学习中,又进一步涉及到文学作品对人的精神的陶冶。真正明确谈到审美的是柏拉图。他说:“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吗?”故此,在小学阶段,美术教育担当着造人之品质,美人之心灵的重要职责。从学校的大环境来说,首先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有爱“美”之表率,要有造“美”之言行,教师需结合课题进行美育教学,多让学生去感悟形象之美,表演之美,音乐之美等等,我相信只要做到“美”的综合,让学生沉淀在优美的作品中、优美的自然环境中等等,自然能渐渐地培养出优美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如教学《我们的校园》一课中,我结合 “英华小学”淳厚的校园环境,带领学生去深入观赏校园,此时,学生不由地说:“学校真美!”这样一来,既能激发学生对校园美的感受,又能激发一场爱“美”的风暴,从而产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可见,美育通过感性的途径完善人性,塑优美高尚之心灵。

二、中学生素描教学的方法

应本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素描训练。不仅要有长远的总目标,而且要有分段实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在不断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过程中,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及其有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得心应手地表现各种环境下的复杂事物。 为了打好坚实的基础,习作应以长期作业为主,这样便于领会教师的指导,便于深入理解,反复校正和进行探索。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也主要体现在长期作业中。教师要向学生说明长期作业的重要性,对各种不良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同时,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使写生与构图相结合,记忆、想象和速写相结合,以避免学生在长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以及画面板、腻的缺点。

习作的优劣还取决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画外功夫"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们的主张和特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扩眼界,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

在基础未打好之时,对于那种专门追求风格、流派的做法,教师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和纠正。要让学生认识到:没有浑厚的基本功作基础,单纯地去追求某些风格、流派的做法是有害无益的。因为学生不仅要具备照着物象摹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的理解、记忆和想象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具备全面的造型能力。

三、结语

总之,审美的这种社会性、普遍性的本质,有利于个体心理调控力的培养。通过审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了,不只出于生态保护的愿望,还出于审美的愿望,人自觉地去爱护大自然,珍惜大自然。通过审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了。个体自发地调动心理的潜能,去调节好与对象的关系,多存一份厚道,多存一份同情,多存一份宽容,多存一份理解。而在美术教学中离不开美育,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发展学生感知能力,促进个性发展。美术活动以创造活动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通过运用各种实践活动,培养精益求精、不怕困难的精神和自信心、独立性。通过欣赏活动开拓文化视野,提高审美感受力和判断力,培养人文精神。因此,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美术学科优越的条件,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