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信自我自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信自我自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新版电影《宝葫芦的秘密》在遵从张天翼先生原著的基础上,加入了时代的元素,重新塑造了王葆这一典型人物形象。他由一个缺乏上进心、充满幻想、爱耍小聪明、只会说空话的孩子,成长为一个脚踏实地、自尊自强、很有耐心和毅力的好学生。从王葆如何评价自己、如何对待同学、如何面对家长与老师的点点滴滴的事情中,看出他身上闪耀着新时期少年儿童的性格特征:盲目的自信、无意的自我、瞬间的自强

[关键词] 《宝葫芦的秘密》;自信;自我;自强

《宝葫芦的秘密》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先生在1958年创作的童话故事,于1963年和2007年两度搬上银幕。新版《宝葫芦的秘密》以其幽默的语言、灵动的画面、出奇制胜的场景吸引着众多的观众,主人公王葆的形象更加真实可爱,在他身上闪耀着新时期少年儿童的性格特征:自信、自我、自强。

一、盲目的自信

影片中,王葆是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学生,自信使他充满朝气与活力。观众时刻被他的自信所感染,随着情节的发展,也不时对他的自信产生怀疑。

当被问起有没有预习几何题时,王葆没有作声,脸上的表情不是紧张、担心或害怕,而是不以为然,观众的第一反应是:作业对他来说太简单了,肯定完成了。同学苏鸣凤皱着眉头说:“刘老师会提问的……”这使得观众对王葆的自信产生了怀疑:难道王葆没完成作业?那么他如此坦然的表情从何而来?只见王葆满不在乎地抬起头,很自信地说:“你们放心,刘老师不会提问我的……”看到这里的时候,观众对王葆这一形象充满了期待。一方面,为王葆的自信找理由:说不定这是一个富有“潜力”的孩子,他早已胸有成竹,老师布置的作业他都会;也说不定老师对王葆很放心,不会提问他。另一方面,心理暗暗捏了一把汗:王葆真的都会吗?会不会真的被提问到了?他能回答出来吗?万一回答不出来怎么办呢?

果然,王葆被老师提问到了,他没有回答出问题。之前的一切都有了答案:王葆没有完成作业,回答不出老师提出的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只是他自己美好的希望与期盼,希望没有完成预习作业这件事不要被老师发现。王葆在心里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中,他是主宰,一切依从他的意愿进行,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当在现实生活中忽然遇到了与他的意愿相违背或是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就马上转入自己的小世界。在小世界中,他将自己抬得很高,认为预习作业很简单,认为老师不会提问到他,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信心,让他沉浸在自己虚构的盲目的自信中。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他必须回到现实。所以,如此的自信只是空中楼阁,脱离实际,是盲目的自信。

王葆在遭遇挫折的时候,用盲目的自信来抬高自己,使自己心里有所安慰。但是,这样的自信是空洞的,王葆迫切地在心理上想得到别人的支持。在科技室里,王葆认为自己的太空船设计图是最好的,兴奋地将自己的设计图打开给同学看,充满信心地介绍这个介绍那个。当然,王葆自己心理也清楚,他的设计图并不十全十美,而他只希望听到肯定的声音,从而让自己的自信从空中回到现实。同学给他的设计图提意见,他马上说:“就差一点了,放心,我今天晚上保证画完。”他希望能听到同学夸奖他的声音,让他心里小世界中的自信在现实中得以扎根。王葆心里将自己抬得很高,将自己的设计图作为得到别人肯定的一个值得骄傲的工程,却听到了“豆腐渣工程”,心理落差很大,认为同学是在取笑他。由此看王葆的自信并没有实际的根基,没有让他得到别人称赞的成绩,也没有同学的支持,只是属于自己内心小世界的自信。这样的自信脱离实际,不能正确地给自己定位,片面地抬高自己,是盲目的自信。

二、无意的自我

俗话说,独生子女大多会以自我为中心,王葆有一个妹妹,然而,他的一举一动俨然一副独生子女的做派。影片开头是王葆的一个美梦,梦被妹妹打断。潜在的责怪就出现了:如果妹妹不来喊他,他可以继续在梦中得到众多的荣誉与赞美,是妹妹妨碍了他,妹妹真是讨厌。于是,在王葆和妹妹之间画了一道三八线,不允许妹妹踏入他的领地一步,一旦进入,坚决抵制。

王葆和宝葫芦讨论金鱼的时候,正好被妹妹发现了,这对于王葆来说,是妹妹发现了他的小秘密,进入了他的领地。王葆很着急,心里不免有些埋怨:为什么要有个妹妹呢?妹妹钻到桌子下面去追宝葫芦,王葆急了:“妹妹,妹妹,你快出来……妹妹,妹妹,你别进去,里边没有什么东西……妹妹,不要进去,妹妹……出来啊……”王葆这般着急抓狂的表现,丝毫没有哥哥对妹妹的关爱,而是希望生活圈以自己为核心,生怕妹妹闯入其中。妹妹被带走的时候,不停地说:“哥哥床底下有东西……哥哥床底下就是有东西……哥哥床底下真的有东西……”王葆觉得妹妹已经离开了他的领地,对他不再具有威胁,妹妹的话如同风一般飘过。宝葫芦一语点破王葆的心理:“还是独生子女好。”

在王葆与妹妹的关系中,王葆对妹妹的态度非常冷漠。妹妹对宝葫芦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他很不屑地说:“又是那个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故事啊?都听了一百遍了……又不是真的。”妹妹对王葆也没显现出太多的依赖。妹妹喊王葆起床,是因为:“妈妈出差就要走啦!”妹妹成了连接王葆和妈妈的桥梁。爸爸批评王葆做事不用功,妹妹在旁边插嘴道:“哥哥还自己剪指甲呢。”妹妹又成了王葆和爸爸之间的剂。妹妹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王葆构建“爸爸、妈妈和我”这样的家庭关系,“我”(王葆)是这个家庭的核心。在王葆的头脑中存在这样一个概念:在“我”所能掌控的范围内,不允许任何人在没有得到“我”同意的情况下,涉入“我”的地盘,干涉“我”的自由,体现的是绝对的自我。

妹妹这个角色没有过分主动地去涉入王葆心里的小世界,还算比较安全,王葆只是处于防备状态,是一种无意的自我。而当有人要闯入他的世界的时候,王葆强烈的自我意识马上做出反应。

王葆进入玩具店,忽然发现同学杨栓也在:“杨栓?你……你跟踪我?”在王葆的心里,他发现了一个好玩的地方:玩具店,并且喜欢玩具店里的全部玩具,那么玩具店和玩具就被他划入了自己心中的小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应该只有他一个人,他可以随意地欣赏与品味,享受其中的乐趣。但王葆忽然发现,有一个他认识,并且刚刚看过他出丑的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成了他心中的“假想敌”,为防止这个人涉入自己的领地,他马上采取了防御的架势。也许只是碰巧,但王葆固守在自己的小世界中,紧紧保卫着“自我”的领地,认定对方是故意的,是要来探究他的小秘密,这将会严重触动处于小世界中的自我。于是,他想方设法要将杨栓“甩”掉,以保证有一个完整的自我空间。

从对待妹妹和对待同学上,都看出了王葆心中的“自我”,它不同于自私,也不霸道,只是在受到所谓的侵犯的时候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也许王葆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是无意的自我。

三、瞬间的自强

影片最后,为了赢得游泳比赛,王葆经常去游泳馆练习,并坚持天天跑步锻炼耐力,一个自强的形象在观众面前出现了。然而,王葆表现出来的自强具有巨大的偶然性:如果王葆交的不是白卷,如果没有把同学的名字也“偷”过来,如果老师没有发现,如果王葆不要求宝葫芦让他得全班最高分,如果宝葫芦没有那么大的魔力,甚至如果宝葫芦从来就没有出现过。种种的可能一旦实现,王葆就不会被处分,他也许还是生活在自我的小空间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就不会不吃馒头争口气,以足够的自强支撑他持之以恒地锻炼,一定要在游泳比赛上赛出好成绩。

在王葆的自强中,也包含了许多必然性的因素,刘老师在其中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刘老师对她的学生了如指掌,她知道王葆贪玩又会耍点小聪明,怎样才能给他敲敲警钟,让他把小聪明用在学习上呢?刘老师喊王葆到黑板前演示几何题,他没有做出答案,这在刘老师意料之中。刘老师并没有批评王葆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只是说:“你们小组在一起预习了吗?”言下之意是,如果王葆做了充分的预习,那么他肯定能顺利做出答案,充分保护了王葆的自尊心,给他日后发愤图强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在王葆没答出题目,被同学嘲笑的时候,刘老师笑着说:“大家安静,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王葆也是。他答不出这道题,是因为他不够用功。对吗,王葆?我相信你们的父母也经常对你们说,‘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凡事都需要努力。下次测验,我希望大家都能做出好成绩。大家有信心吗?”这几句话,将王葆融入同学中,不仅给他解了围,而且肯定了每一位同学都一样,只要用功,都能取得好成绩。又一次帮王葆树立了自信心,也肯定了他在同学中的位置。使王葆觉得老师和同学都没有抛弃他,他聪明、有能力,只要他用功,肯定能取得好成绩,为后来的自强打下了充分的基础。

刘老师不仅帮助王葆树立自信心,争取自强,而且适时地激发他自强。王葆在宝葫芦的帮助下,“钓”了一桶金鱼。刘老师首先肯定王葆的鱼很漂亮,当听说鱼是在河里钓的,她的一句:“真的吗?”足以见出刘老师已经知道答案了,但她并没有揭穿王葆,只是笑着说:“这样吧,你们以后遇到问题,要试着自己去找答案,《海洋生物学》的书里,也许就能找到答案啊。”可见,刘老师知道怎么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如何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让王葆自己去找答案,激励他向书本学习,培养他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变得自强。

倘若没有众多的偶然和必然的因素,王葆在影片中的表现不会在开头和结尾判若两人。影片开头,王葆是一个缺乏上进心,充满幻想,只会说空话的学生。影片结尾,王葆成了一个脚踏实地、自尊自强、很有耐心和毅力的人。哪个更接近真实的王葆呢?整部影片中,王葆是一个孩子,贪玩、耍小聪明、死要面子,他忽然有了一反常态的表现。在给观众以鼓舞的同时,也让影片充满了浓重的说教意味:要做个好孩子。撇开影片主题的正面教育意义,就王葆形象而言,他的自强缺少众多的积淀,也没有一以继之的理由,更没有持之以恒的表现,属于不吃馒头争口气的赌注,是长久压抑的突然爆发,只是瞬间的自强。

总之,新版电影《宝葫芦的秘密》成功塑造了王葆的形象,他自信、自我、自强,其中包含了盲目性、无意性和瞬间性。究其原因,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新思想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少年儿童生活空间不断扩大,他们开始逐步学会思考,产生了独到的见解,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对自我评价过高,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使得自信中带有大量盲目的色彩。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表现出极大的独立性。在以家庭和学校占主导的环境中,家长和老师依旧以儿童的标准去对待他们,使得他们的自我中加入了不属于他们自己的无意识性,是无意的自我。另外,少年儿童情绪不够稳定,略懂得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良好教育的引导下,自强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然而,却是瞬时的。种种因素造就了新时期少年儿童的性格特征:盲目的自信、无意的自我和瞬间的自强。

[参考文献]

[1] 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M].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2] 宝葫芦的秘密[M].沈阳:辽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2007.

[3] 宝葫芦的秘密[OL].http:///programs/view/teGI-6tnBc8/.

[作者简介] 沈宁(1982— ),女,江苏宿迁人,硕士,宿迁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