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培智学校语文课堂体现生活教学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培智学校语文课堂体现生活教学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培智学校语文教材是生活经验的重组和改造。教材中有教育学生爱父母、爱老师、敬长辈、爱祖国等社会伦理;有生活实践、技能方法、日常自理;还有社会风俗、生活习俗、自然常识等。正因为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因此,从教材内容上看,语文教学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从智障学生的认知特点看,智障儿童表现为:注意力集中困难,对抽象概念理解困难,学习迁移能力差,学习兴趣缺乏,好动不易坚持等。为此,语文教学中要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营造生活氛围,“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学与玩中掌握知识技能,获得生活经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下面我就如何使培智学校语文课堂体现生活、走进生活着重谈谈体会。

一、创设情境,再现生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智障学生除自闭症外大都有爱表演的天性。创设好的情境,营造好的氛围,激发学生表演热情,使学生如临其境,以启发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主动参与的目标,好比从实践中获取经验。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对话,引导智障学生听的注意和说的欲望及想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识记.

如执教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语文第四册的《蔬菜》一课时,拎着一篮子菜进了教室,学生的眼睛紧紧盯着篮子,有的还兴奋地站了起来。当我拿出一种蔬菜,他们就大声地喊起来:“萝卜”、“白菜”、“西红柿”,我随即走到学生中间,接着问:“这是什么颜色的萝卜?”让学生练习说:“这是白萝卜。”“这是红萝卜。”“这是黄萝卜(这是胡萝卜)。”再让学生看一看蔬菜的样子,摸一摸蔬菜的外形,说一说蔬菜的色彩,闻一闻蔬菜的味道,讨论哪是根、哪是叶子、哪是果实,说说分别吃它们的哪些部分。再指导学生把三种蔬菜画一画,比一比谁画得像。对于可以生吃的萝卜和西红柿,我还和学生把它洗干净,尝了尝它的味道。这样学生对蔬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深化了对词语的理解。

二、寓教于乐,快乐生活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假如读书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更有趣、更快乐、更进步了吗?”在游戏中发展语言,获取知识,同时不知不觉融入生活,学会生活,热爱学习。从中还可以锻炼学生反应力和身体协调能力。适时为培智学生补偿缺陷,并且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促进大脑发育。

游戏不只是下课才可以做,课堂上运用游戏对课堂教学很有帮助。筷子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也最常用的餐具,讲《筷子的传说》这一课时,充分利用实物教具演示讲解,充分利用筷子让学生参与在规定时间内用筷子夹豆子和用筷子运送乒乓球的游戏。效果当然是显著的,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学习中感受快乐。如教第五册《上医院》之后,我和班级学生来到医院,亲眼看到医生穿着白大褂,病人在挂号处挂号,护士给病人量体温,医生在门诊室为病人治病,病人到交费处交费,再去取药处取药。为了弄清楚上医院看病的先后顺序,我还推荐一名学生扮演小病人的角色。在“看病”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我在挂号处挂号”,“护士为我量体温”等,学生学习兴致很高,能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自己正在做的事,再引导他们用“先……再……”的句式把看病过程说清楚。这样的实践游戏的学习设计,把医院作为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和生活技能,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参与实践,走进生活

《特殊教育培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这里所说的语文课堂并不单指学习用的教室。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生活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教师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反映学生现在的生活,而且要有意建构学生未来的生活,课堂教学就是把学生生活的视野延伸到社会实践中。

例如:教学“绿树”、“红花”、“桂花”、“葡萄”等词语时,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校园,让他们亲近自然生活,欣赏周围美景。秋天里,我和学生一起来到桂花树下,用鼻子闻桂花、用眼睛赏桂花、用嘴巴谈桂花,通过多种感官让学生认识大自然,感知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又如执教第三册的《十字路口》和《红灯绿灯》的时候,把课堂搬到模拟基地上,和学生在基地上认识各种交通标志、标识及信号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懂得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它们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交通安全知识,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有效提高培智学生的生存能力。

四、养成教育,指导生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在培智学校学生教学中比普教显得更突出和艰难。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及文具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生活习惯的培养,如坐姿或书写习惯、个人卫生、课堂纪律等。培智学校语文课堂习惯化教育必须持之以恒,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坏的习惯可能耽误终身。生活是一种习惯,怎样的习惯决定怎样的生活,培智学校课堂教学好习惯“养成教育”要重重抓、时时抓。教《电灯电话》以后,请学生介绍自己家里的各种家用电器,写出名称,并讨论各种电器的作用。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请学生把家用电器的名称贴在相应电器上面,并把它们的作用介绍给家长听,不全面的部分家长补充。经过一段时间学用练习,学生懂得电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要注意安全用电,节约用电。这样的学用联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培智学生参与家庭生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五、渗透德育,提升生活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手段的目的。”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变化,培智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思想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主线,把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紧密统一起来,让德育回归学生的真实道德生活,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对于培智学生来说,让他们学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则比较抽象,他们难以理解和体会。因此,我培养他们首先从爱家人入手,教《爸爸妈妈》的时候,从班级博客中找出每个家庭的照片,让他们结合照片谈谈自己的爸爸妈妈平时帮助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再说说自己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情,还能为他们做哪些事情,通过一系列讨论,很多学生都能说出父母为自己做的很多事情,可是自己对父母的回馈较少,通过一系列引导,学生表示可以像书上那样为父母拿碗、拿筷子,可以为爸爸妈妈倒一杯水,还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最后,大家一起说出“我爱爸爸和妈妈”,回家给他们一个拥抱。从爱家人开始,引导学生爱同学、爱老师,再上升到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从“小爱”升华至“大爱”,上好语文德育课,提升生活与品位。

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斯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衔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语文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用我们的爱心、专业与责任努力,让培智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每天都进步一点点,让更多培智学生爱上学习、爱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