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爱沙尼亚,探秘波罗的海明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爱沙尼亚,探秘波罗的海明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严家庄的夜幕是从地上升起来的,北京的夜幕是从天上落下来的,而你所说的那个水边的城市――爱沙尼亚的夜幕不知是从哪里落下来的……”――电视剧《手机》

初到这个神秘的波罗的海小国,我没有像大多数旅行者那样留恋在塔林(Tallin)老城,也没有直奔历史古迹而去,相反,抵达后的第二天,我们便去租了辆车,手续非常简单,用我在国内的驾照就能直接办理,接下来的旅行,我们像本地人一样,开着车穿行在国家公园、度假小岛、古老小镇,看风景、看民俗、看文化,看当地人的生活百态,十分自由自在。

拉赫马国家公园,百年贵族气息

我新认识的爱沙尼亚朋友Eero,之前已经做了十年爱沙尼亚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对于这个国家大大小小的自然保护区都非常熟悉。在他的建议下,我选择了北方庄园最集中,也是苏联时代的首个国家公园――拉赫马国家公园(Lahemaa National Park)。

从塔林向东开70公里便到达公园,这里目前是爱沙尼亚最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成立于1971年。历史上觊觎这块美丽恬静的土地的,除了曾经的苏联,还有德国的贵族,后者于18世纪在那里建立了许多广阔壮丽的庄园(Manors),大大小小共27座,而每个庄园之间的距离都比较远,如果不是自驾,交通是很不方便的。

我们来到了Sagadi Manor House,一处混合了爱沙尼亚人文历史和自然气息的贵族庄园。走进大门,原来的连栋建筑已经改造成了博物馆、酒店和餐厅。博物馆展示的是Sagadl公馆的历史文物,依然保留着19世纪的家具,古典的壁炉,屋顶上还绘着漂亮的油画,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贵族生活的闲情逸致。公馆的阳台正对着后花园,一对新人从庭院中的草坪上缓缓走过,阳光下,那幸福的神情让人羡慕。

离开庄园,汽车穿行在国家公园的林间大道上,一会儿工夫便来到了一个小渔村,走在村里的小道间,只见两旁每家每户都是一栋小房子,房前房后种满了花儿,一户人家后面的坡上种了一片南瓜,趣意盎然。

穿过村子便是海边了,船坞已经多年不用了,空空如也,只有一条旧渔船孤零零地躺在水边。倒是村里一个老式木屋改造的咖啡屋坐满了人,估计都是像我们这样的游客,旁边还有个巨大的秋千。相比巴黎、威尼斯的那种高调浪漫了,这幽静的乡村更有它独特的可爱之处。

萨尔玛岛,老灯塔的记忆

萨尔玛岛(Saaremaa)大概是地球上最隐秘的岛屿之。我们沿着海边徒步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那个废弃的老灯塔,孤独地矗立在深蓝色的海水里。这里曾经是海盗们的家园,二战时却又成为了苏德的战场,如今一切已是过眼烟云,来来往往的只有我们这些看海的人。

从塔林出发,开了两个多小时便到了码头,我们将车子开上渡轮,大约20分钟后当地人最喜爱的度假地――萨尔玛岛出现在前方。来之前并没怎么听说过这个岛,它位于波罗的海南部,是Zapadoestonskeho群岛的一部分。40万的居民,大部分以旅游业为生,而岛上的外国游客主要是芬兰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这里有房产,夏天过来度假,毕竟爱沙尼亚的物价要比芬兰低,自然环境非常好,人也少。

放下行李后决定先去海边看落日,傍晚的海风,微有凉意,披了件外套在海边散步,眼前是藏蓝色的天空和绯红的云朵,风平浪静的大海,不远处的新灯塔,半人高的芦苇丛在海风中轻轻地摇曳着,有种粗犷朴质的美。沙滩上除了偶尔闯入镜头的一对情侣,几乎空无人。忽然,一辆越野车停了下来,走出来几个身材健硕的男女,看他们卸下的“家伙”,我有些不解,不过很快就明白了,只见他们在腰间系上个巨大的风筝,然后在海上借助风力,脚踩特制水上冲浪板,手拽风筝快速滑行起来,原来这就是被誉为21世纪最刺激的运动――冲浪风筝,这种运动对海风的风力要求很小,2级以上就可以了。男男女女们手持巨型风筝,任由海风和波浪推动自己在蓝天大海间翻滚驰骋。太阳很快西斜,躲在奇异多变的云后发散着五彩光线,乌色云头镶嵌着光亮的金边,浓云似出炉的木炭黑红透亮异彩纷呈。近处,

艘渔船的剪影,如同一幅油画,悠悠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美得让人心醉。

第二天,Eero拿着地图问我想去哪里,看到西北角标着一处老灯塔,我询司是否可以去那里看看,他说这是岛上最有名的倾斜灯塔Kiipsaar,那边也是个自然保护区,需要徒步才可以走到灯塔处。来次海边徒步?听上去不错,于是我们径直驶向那里,开了40多分钟才到,沿途有很多柏树,那是萨尔玛岛的特色木种。一路基本见不到人,到了保护区门口,才看到几个估计是来野营的年轻人。走进保护区没多久,眼前突然一片开阔,沙地、荆棘、芦苇、海贝壳,没有了树林的遮挡,海风肆无忌惮地吹过来,大海有时温和地起起伏伏,有时狂暴地卷起浪花,沙滩上留下了海浪的印迹,冲上来不少黑色的海带贝壳,在海水褪去后形成了一片一片的波浪线。废弃的灯塔就立在海岸的尽头,已经有些倾斜了,而且被海水浸没了部分,我们只能站在岸边观望,海鸥在头顶盘旋,不时有小雨飘过。

从塔尔图到帕尔努,小城故事多

相比塔林,我更喜欢夜幕下的老城,找一家古老石头房屋改造的餐厅,坐在昏黄的烛光下,品尝当地传统菜肴,或者抽出一个晚上去欣赏一场仲夏夜的音乐和舞蹈盛会,舞台就搭建在古老的修道院中,表演一直进行到晚上9点,外面的光线穿过修道院高大的窗户照亮了舞者,那种感觉也只有在北欧这样的地方才可以体验到吧。

要体验爱沙尼亚人的生活,不能只流连在游客繁多的塔林,我们开车来到爱沙尼亚第二大城市塔尔图(Tartu),距离塔林180公里。当你站在塔尔图的市政广场(Raekoja Plats)时,基本也就等于身处塔尔图大学――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建于1782至1789年的市政厅前,有一座在伞下亲吻的少男少女情侣雕像喷水池,不禁让人联想起大学里的青葱岁月。塔尔图自1632年以来就是爱沙尼亚的科学和教育中心,当时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设立了塔尔图大学,如今已经成为塔尔图的一张名片。恰逢假期,学生们都回家了,校园里非常安静,大学主楼建于1803年,里面有塔尔图大学艺术博物馆,而城中最吸引人的历史建筑莫过于爱沙尼亚最古老的教堂――红砖砌成的圣约翰教堂。

从塔尔图出来后一路南行,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了帕尔努――爱沙尼亚第四大城市,也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每当夏季来临,爱沙尼亚的“都城”就会向西转移130公里,来到帕尔努。

第二天是周末,清晨,路上人很少,通往海滩的大道上,蜜蜂嗡嗡飞舞,原来是因为大道两侧的椴树到了流蜜的季节,深呼吸一口,仿佛能闻到一股甜香。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我们自由自在地穿过椴树林,向海边开去。眼前就是帕尔努海湾,温润的海水,柔软的沙滩,还有美丽的姑娘,顽皮的孩子,一副温暖惬意的图画,尽管吹来的海风仍带着些许的凉意,但仍有不少人躺在长椅上晒着太阳,聊天、发呆。

离开海滩,我们重新回到市中心的老城,穿过美丽的公园,宁静的林荫道,街道两旁家家阳台上盛开的花朵,就像一抹不经意的笑容,亲切温暖。老城中心街道骑士街是一条步行街,两侧多是17世纪的建筑,街道那头那个正在读报的青铜雕像,是爱沙尼亚著名的记者和诗人杰森(J.V.Jannsen,1819~1890),也是爱沙尼亚国歌的词作者。这里还有夏季音乐节,是为纪念受人推崇的爱沙尼亚作曲家Raimond Valgre而举行的。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我却已经喜欢上了这个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国家,虽然没有意大利的风情万种,却是属于大海与森林的梦幻,以及乡土间弥漫不去的朴实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