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拓展 第10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既要用好“例子”,又要对“例子”进行适度拓展,真正达到沟通生活、扩大视野、提高素养、丰富内涵的目标。《西厢记》中,崔莺莺临去时“秋波那一转”,惹起了张生全部的狂想。课堂拓展,就如同“秋波那一转”,意在引起学生对“例子”的无限的遐想和深思,从而提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那么,我们该确定什么样的拓展角度?又该向哪个方面拓展?这就需要教师在钻研“例子”的过程中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点与课文的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并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1]
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课前拓展,使学生形成学习期待
课前拓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登高远望,树立阅读目标,看清学习方向,激发求知欲望,形成学习期待,促进课堂参与。[2]
1. 用与作者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内容来拓展,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沟通文本与生活、读者和作者的联系,很多经典文章与我们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拉近作者和学生的距离有助于形成学习期待,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完成。
干红姿老师上巴金的《短文两篇》,一开始就出示一张手模的图片,让学生猜猜是谁的手模,现在在哪里。学生马上就猜出是巴金老人的手模,但不知道在哪里。干老师就告诉学生:“这手模在北京现代文学馆,是每扇门的门把,每个参观者都按着巴金的手走进文学馆,也就是引领我们大家打开文学之门。”教师这样一拓展,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巴金老人的距离,勾起了学生对学习巴金文章的期待。
2. 用特有的艺术或艺术品来拓展,激发作者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泥人张》一课是冯骥才“笔录奇人妙事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的其中一篇,很有天津地方特色。但对江浙地区的学生来说,却是陌生的。赵群筠老师上课时,根据中学生的追星特点,先让学生听一段周杰伦的天津版《双节棍》,体会天津的语言特色;接着让学生观看彩塑图片,那栩栩如生、憨态可掬的形象马上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最后,赵老师请学生给这些泥塑取个共同的名字,引导学生说出泥人张。然后再介绍泥人张的有关知识。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为品味津味语言和欣赏奇人作了铺垫。
3. 用与写作背景有关的内容或直接介绍写作背景来拓展,奠定全文阅读的基调
有些文章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是现在的中学生很难理解的。如果不搭起一座桥,学生很难走进文本。李媛老师在讲授《雨说》一文时,先让学生观看视频片段——30年前的老照片,在展示最后一张照片时缓缓打出一排字:是谁在奔跑?是你,是我。那个转身,花去了整整30年。然后让学生说说观看视频的感受。学生说是贫穷、辛酸。李老师就自然地引入课文:《雨说》中的孩子就是生活在这些老照片时代的孩子,所以作者把副标题定为“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这里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样,就为学生理解诗歌奠定了情感基调。
二、为伊消得人憔悴——课中拓展,增加文本广度,挖掘文本深度
李海林教授说过:“一堂语文课的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的沟通和语言交流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困惑的时候,需要教师呈现一些辅助资料帮助学生释疑解难。此时,我们应向学生拓展一些与文本有关的信息。课中拓展就是要通过扩大文本的广度,挖掘文本的深度,促使学生用心去想,用心去做,敢于探索,敢于钻研,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吸引到课堂中来,并且让学生和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使文本内涵更丰厚、更充盈。课中拓展的形式很多,可以是内容的比较拓展,可以是语言的欣赏拓展,可以是问题的疑难拓展,也可以是作家的写作感悟拓展。
1. 利用课文内容与原文的差异进行拓展,扩大文本阅读的广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意味着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讲课就要打破学生脑海的平静,让学生的脑海在思索中主动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干红姿老师上《短文两篇》时,讲到“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时,因为文中提到了夸父逐日的故事,干老师及时抓住这一契机进行拓展,用幻灯出示了《夸父逐日》的原文。这节课,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同时也学习了《夸父逐日》,对夸父的形象有了更鲜明的认识,对巴金老人所要颂扬的精神品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又扩大了文本的广度,拓展了阅读的内容。
2. 补充相关内容来印证并拓展,印证文本内容的可信度
初中文本的编写有时为了中心会有适当的改动,或者详略的处理也不同,特别是一些历史小说与史书之间,内容可以互相印证,这样可以增加可信度,达到教学的目的。
刘飞耀老师上《孙权劝学》一文时,讲到“鲁肃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时,设问“原先的吕蒙在鲁肃的眼里是怎样的?这次见面他们俩谈论了什么话题,让鲁肃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了让学生明确这一问题,刘老师就引用了一段《三国志》里的相关文字作为拓展阅读,让学生理解吕蒙经孙权劝学后发生的惊人变化,也让学生领略学习的重要性。
3. 根据学生的疑难问题,联系作者的创作体会来拓展,领略作者蕴涵在文本中的情感
中国特定时期的文学作品在思想表达方面是非常含蓄的,而且那段历史又是学生很难理解的,适时的拓展,展示作者的创作体会,有助于学生对文本、作者及特定时期历史的了解。
《华南虎》一诗展示的是“”的特定时空。这是一个囚禁生命、戕害牲灵的年代。这是一段苦涩的历史,是当代学生难以理解的一段历史。讲到作者的情感变化时,刘飞耀老师出示一学生在预习本里的疑问:“作者在诗的前面说没有看到‘老虎斑斓的面孔和火焰似的眼睛’,最后离开时为什么不但在‘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还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里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学生说:“一开始看见了肉体的巨大,后看到内心,是百兽之王的风范。”其他学生陷入了沉思。这时,刘老师提醒同学注意写作时间是1973年,并用幻灯滚动的方式插入介绍牛汉的经历和写作的缘由。看了以后,有学生说:“是对华南虎的同情。”“仅仅是同情吗?”有学生说:“是对华南虎的敬佩,因为它遭受屈辱,依旧不羁,而且有尊严地活着。”刘老师反问道:“牛汉仅仅在写老虎吗?”有学生说:“其实那时的牛汉他也想要自由和尊严。”刘老师的适当拓展,让学生明白其实是诗人把充满哲理的思索和充满激情的想象,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影印在处于困厄之中的华南虎身上,控诉了制造苦难历史的十年浩动,嘲讽了冷漠与麻木的“围观者”,颂赞了顽强的生命,同时也倾诉了自己炽热的情感,更深地挖掘了文本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