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如何利用流行音乐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如何利用流行音乐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流行音乐具有歌词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等优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流行音乐受众迅速低龄化。现在的中学生可以说没有不喜欢流行音乐的,有的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面对这样的状况,作为一名中学的音乐教师,笔者认为,合理地将流行音乐带进中学音乐课堂,是中学音乐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学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客观来讲,有些流行歌曲的内容、格调不太适合中学生,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产生消极的影响。我们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目的正是在于加强对流行音乐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们仔细分析流行歌曲,引导他们在音乐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有选择地欣赏和学唱流行歌曲。如何将技术训练和审美体验结合起来,逐步提高中学生音乐音乐欣赏能力?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一、流行音乐导入,丰富音乐课堂教学

面对课本上的经典音乐和严肃音乐,大多数中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和欣赏能力,往往望而却步,敬而远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利用同学们熟知的流行歌曲(内容要健康向上),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新知的信心,同时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如:识谱视唱教学是困扰许多音乐教师的环节,针对学生对枯燥的音乐知识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现象,开学后,我搜集了大量学生熟知的流行音乐作品的词曲,并分类整理好。在教学中,让学生先用“啦”来模唱已熟知的乐谱片段,当老师讲解了乐谱中的知识点后,学生再次在老师的带领下视唱教材中的乐谱,很快就能准确唱出了,因此信心百倍,畏难情绪迎刃而解了。

在唱歌教学中,我也运用了这种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歌曲《渴望春天》之前,用SHE的《我不想长大》导入,让学生由《我不想长大》感受歌曲的节奏,产生学习新歌的兴趣。我常常将学生喜欢的通俗音乐家如:郭峰、刘欢、韦唯等和流行音乐如:《好汉歌》、《让世界充满爱》等引入课堂,简介、点评音乐家,推介、教唱流行歌曲,作为导入新课的切入点,将流行音乐与书本上的音乐精品联系起来,并在欣赏中加以比对。

另外,温馨的教室的环境布置、丰富的教学语言、灵活多变的座位等均能够起到活跃音乐课堂气氛的效果,如:黑板上画上一些跳动的音符,钢琴上放上一束美丽的小花,墙上悬挂音乐家的肖像或挂上一些常见的乐器,这些都能给音乐课堂带来活力。教师要善于使用音乐教学语言,如,音乐语言、有声语言、体态语言等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有选择性地让学生欣赏并学唱流行歌曲

当前,我们的音乐教科书特别是初中的教材里已经开始出现一些流行音乐。但教材里的音乐经过编写、定稿、出版再发到学生的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教材不可能年年都在重新改编,因此教材里的流行音乐有些滞后甚至是落后,学生们普遍觉得书中的音乐不太符合现在的时代特点,于是便出现了学生喜欢唱歌而不喜欢音乐课中的歌曲的尴尬场面。但必须认清一点,流行的不一定都是好的。流行音乐的发展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和歌曲都适合学生、适合音乐教学。笔者所在学校每年的文艺汇演、卡拉OK或生命教育展示周的节目筛选时,很多学生首选都是像《死了都要爱》、《爱情买卖》这样的情爱歌曲。可见,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选择一些和时代相结合的音乐并配合音乐教材中的音乐供学生欣赏或学唱,如北京奥运会前群星演唱的《北京欢迎你》,5•12汶川大地震后成龙演唱的《生死不离》等等。还有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歌曲,比如臧天朔的《朋友》,孙楠的《红旗飘飘》,陈红的《常回家看看》,欧阳菲菲的《感恩的心》等等,不断增加音乐教学的“流行元素”、“健康元素”。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引入流行音乐是适应教学相长的有效措施,同时要注意对流行音乐、歌曲的“健康选择”,避免让学生不辨善恶的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和歌曲,就可以让学生接触、了解和学习。学生们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有选择的去欣赏、去学唱流行音乐和流行歌曲,要比回避或强行制止的效果好的多。

三、比中审美,提高认识

可通过课本歌曲与流行歌曲在风格、内容、情绪、速度等方面的对比,激发学生对音乐形象的体验。如在教唱《中国人民进行曲》时,为帮助学生体会进行曲风格的歌曲特点,我让学生欣赏了《咱当兵的人》、《运动员进行曲》等歌曲,学生在步伐节奏乐曲中感受了歌曲的行进风格;在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时候,我就把歌手周彦宏演唱的通俗版的《茉莉花》以及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民族器乐曲《茉莉花》也让学生进行了学习和欣赏,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民歌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异性,同时学生会惊喜地发现,原来古老的民歌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也是非常具有时代感的,古老的民歌又散发出青春和时尚的气息。对于这样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上与学生进行学习和讨论,并且引导他们正确地去对待,无疑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通过分析流行音乐与其他音乐的不同特色和风格,更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懂得如何去正确地欣赏音乐。久而久之,学生就能获得音乐鉴赏的基本能力。

四、以情促情,寻找共鸣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中小学音乐教育只有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振,用“情”字架起心灵与音乐间理解与沟通的桥梁,才能较好地实施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审美教育。

我巧用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歌曲或已感知其美感的流行歌曲进行渗透,使其与课本歌曲和欣赏曲产生“美感共鸣”,从而获得了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例如:在教学电影音乐《送别》时,我让学生欣赏了电影音乐《泰坦尼克号》、《红河谷》、《从头再来》,让学生从音乐中体验情感,生活中增进友谊,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对人生与生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努力学习,树立为祖国发展奉献自己青春和热血的远大理想。在教授歌曲《唱脸谱》时,为了让学生对戏曲音乐产生兴趣,掌握其演唱方法和特点,我让学生欣赏了现在比较流行的新京剧《北京人都在忙》、《对花歌》、《霸王别姬》等等,通过生动直观、形象鲜明的视听效果,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并总结京剧的旋律特点,很悟出戏曲所蕴含的情感。

总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而情感体验,是音乐教育的目标和旨归。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善于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法,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能动空间,并根据中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此日积月累,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才能让学生的感情丰富起来、人格完善起来,从而使音乐教育成为真正美育意义上的一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