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型名词短语移位”的可及性解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型名词短语移位”的可及性解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在简要回顾“重型名词短语移位”的句法学、语义语用学、音系学解释的基础上,采用可及性理论,对这一句法现象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文章认为,英汉语重型名词短语是否存在移位的倾向,是概念与形式驱动相互竞争的结果。

关键词:重型名词短语移位;可及性理论;概念和形式驱动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89-03

一、引言

英语句法结构中的动词和直接宾语之间(双宾构式除外)体现一种“毗邻关系”,对此类关系的违背,通常得不到允准。如例子(1)所示:

(1)①Most of the postgraduates hate syntax very much.

②*Most of the postgraduates hate very much syntax.

然而,在“重型名词短语移位”句法现象中(如例(2②)所示),动宾“毗邻关系”的违背却是可以的。

(2)①The detective had found an old green tablecloth of Mrs. Jones’s in the harness-room.

②The detective had found in the harness-room an old green tablecloth of Mrs. Jones’s.

“重型名词短语移位”是体现“末尾重量原则”(principle of end-weight)的句法现象之一。就“重型名词短语移位”而言,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动词后的长成分或复杂成分(重型名词短语)一般要置于短成分(介词短语、副词短语)之后。目前对这一句法现象的解读,主要集中在句法学、语义语用学、以及音系学三个方面。本文将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可及性理论,对此现象进行进一步分析,并结合汉语中的句法现象,探讨“重型名词短语移位”的倾向是概念与形式驱动相互竞争的结果。

二、“重型名词短语移位”研究综述

(一)“重型名词短语移位”的句法学阐释

句法学关于“重型名词短语移位”现象的研究,以重成分“右向嫁接”、“左向移位”、“句末基础生成”为代表。传统句法分析,将“重型名词短语移位”视为重成分右向移位,嫁接到句子VP的结果(何晓炜,2008)。根据这些学者的研究思路,例(2b)可以通过(3)来加以解读:

(3)The detective had found ti[in the harness-room][ai an old green tablecloth of Mrs. Jones’s].

也有学者认为,句中的重成分并没有发生移位,而是相关成分“左向移位”的结果;因为“右嫁接在人类语言里是不为普遍语法所允许的”,“句法推导中不允许右嫁接,一切成分的移动或再合并都是左向的”。Larson(1988)提出,在含有“重型名词短语移位”的与格结构中,重型名词短语并没有移位,而是发生了“轻谓词提升”(Light Predicate Raising);Kayne(1994)则认为,左向移位的是介词短语,而不是轻谓词。有鉴于何晓炜(2008)对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做过比较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一一叙述。

重成分“句末基础生成观”强调,在“重型名词短语移位”句中,并没有任何成分发生“右向嫁接”或“左向移位”。比如,何晓炜(2008)从生物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就探讨了“生物学因素”和“运算效率”决定了“重成分一开始就基础生成在句末的位置”。

(二)重型名词短语移位”的语义、语用学阐释

Firbas (1966)的研究表明,“重型名词短语移位”是语用因素的结果,短语移位的原因在于满足英语已知信息在前,未知信息在后的原则。Williams (2003)总结出,“重型名词短语移位”现象并不存在左向或者右向移位,而是“表层结构” ( Surface Structure)被错误地投射(mismappings)到“焦点结构” ( Focus Structure)的结果。他指出,“出现“重型名词短语移位”只能是有助于表征典型的“焦点结构”,即焦点成分处于句末”;“在典型序列(V NP PP)句子中,不论焦点信息是否位于句末,句子都可以接受;但是在非典型序列(V PP NP)句子中,只有NP是信息焦点,句子才有效;即是说,“重型名词短语移位”允准的条件必须是形成一种“焦点结构”到“表层结构”的同构表征关系,如例(4)所示:

(4)①John gave to Mary all of the money in the SATCHEL.

②John gave all of the money in the SATCHEL to Mary.

③*John gave to MARY all of money in the satchel.

Hawkins (1994)注意到,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是便于相关成分能迅速有效地被识别。根据Hawkins的研究,说话者在对词语序列作出选择时,会采用“立即成分尽早确定原则” (Early Immediate Constituents),来使得“成分认知域”(constituent recognition domains)的直接成分到非直接成分的比例最大化。“重型名词短语移位”现象,便体现了这一原则。

(三)“重型名词短语移位”的音系学阐释

最近二三十年,语言学家们开始关注句法与音系的互动关系研究。此方面的探索主要涵盖“句法对音系的制约”以及“音系对句法的制约”(周韧,2006:46)。句法与音系的互动研究为语音、词汇、句法研究提供了一个整合平台,填补了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空白地带。

Zec和Inkelas(1990)指出,像“重型名词短语移位”之类的成分重新排列是为了产生一种更好的韵律结构(prosodic contours)。Zub izarreta(1998)的研究也表明,“重型名词短语移位”的触发机制是韵律,名词短语只有满足复杂且韵律上重的时候才会发生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