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震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震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华北地区强震活动图象特征及强震趋势讨论 黄圣睦,董瑞英,Huang Shengmu,Dong Ruiying

武定6.5级地震前后环境剪应力场动态变化 王绍晋,龙晓帆,Wang Shaojin,Long Xiaofan

玛尼7.5级地震与云南的远场前兆异常 杨继登,Yang Jideng

燕山渤海地震带两端地震活动的特征 苏鸾声,Su Luansheng

利用基阶面波反演地壳上地幔的Qβ结构 胡家富,段永康,Hu Jiafu,Duan Yongkang

Q值测量的等效声阻抗法 李伟东,叶林,施行觉,Li Weidong,Ye Lin,Shi Xingjue

地磁太阴日变化L的M2和O1潮 康国发,胡家富,Kang Guofa,Hu Jiafu

影响面波勘探精度的因素探讨 胡家富,段永康,Hu Jiafu,Duan Yongkang

云南地区强震前的应变面积异常 钱晓东,刘祖荫,Qian Xiaodong,Liu Zuying

云南地区强震活跃期前调制比的中长期近场特征 蔡静观,李永莉,刘丽芳,秦嘉政,苏有锦,付虹

澄江5.2级地震的震源机制、震源应力场和震源断层 王绍晋,黄毓珍,李倩,龙晓帆

统计分析软件包在测震学中的初步应用 张海燕,李瑞华,陈辉

姚安6.5级地震前云南倾斜场变化特征 刘仲全

苍山5.2级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地壳垂直形变时空动态演化特征 李杰,赵金花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及邻区短临预报量化跟踪决策方案 金明培,黄绍裘,郭咸华,杨芬,赵家本

土壤氡气异常特征与台湾南投7.6级地震 林依再

滇21井水位前兆特征研究 顾菊开,马骏康

远场和超远场前兆的模拟实验研究 许昭永,梅世蓉,杨润海,赵晋明,王彬,华培忠

云南中部地区现今构造活动与现今构造形变应力场 张兴华,宋金玲,王琼伟,李世成,李春光

1850年西昌地震地表破裂带的考察研究 俞维贤,宋方敏,闻学,李传友

铲形正断层特征数值模拟及其与地震机制的研究 谢阳,常祖峰

粘弹性介质中的地震波 范家参

克孜尔水库大坝及其建筑物的震害预测 唐丽华,尹力峰,赵纯青,吴晓莉

两种基桩无损检测方法的比较 潘纪顺,梁慧云,姬计法,张麦,刘志伟,吕芝全,王碧辉

云南省2001年上半年地震活动综述 蔡静观

岩石破坏前的短临应变前兆研究 许昭永,杨润海,赵晋明,华培忠,王彬,梅世蓉

祁连山地震带两次中强地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 李佐唐,施行觉,何少林,许健生,王振亚,王志高,汤晓昌

地震调制比及其在华北地震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王炜,宋先月,谢端,王

台湾南投7.6级地震地下流体远场异常及其前兆意义 张仕印,李于民,陈学庭,杨刚宇

云南近期姚安、澄江及丘北地震的孕育 李永莉,蔡静观

东南亚和中国大陆7级地震活动的关系 苏鸾声

1976年和林格尔6.3级地震前后震兆特征分析 张晁军,包岩斌,赵蒙生,王彬,李泰来,李占维,王翠萍,王彦伟

乌鲁木齐10号泉流量的映震分析 高小其,许秋龙,李艳萍,李新勇,张学敏,崔勇

云南大理地区温泉CO2释放与地震预报研究 张启明

施甸地震强震观测记录及其初步分析 赵永庆,崔建文,乔森,包一峰,卢吉高,付正新,杨昆杰

渭河盆地带地貌结构与新构造运动 韩恒悦,米丰收,刘海云

反射波法地震勘探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何强,黎大虎,赖敏,何玉林

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在建筑物震陷预测中的应用 刘勇健

上海市煤气系统和供水系统抗震防灾对策研究 翟永梅,沈祖炎,李文艺,沈成康

季风系统振荡与地震预报 郭增建,李亚荣,郭安宁

川滇地区7级大震前中强震震源机制变化 王绍晋,付虹,卫爱民,龙晓帆

滇西地区中强地震的余震衰减 钱晓东,秦嘉政,刘祖荫

我国西部近期应变强度比动态演化特征 张希,江在森,王双绪,陈文胜

聊古-井逸出气氦数字化观测资料分析及其映震能力的初步研究 魏汝庆,陈其锋

沂沭带形变、重磁场时空变化特征与地震活动 燕乃玲,潘纪顺,郭玉莲,李建奎,唐廷梅

倾斜扰动--一种可能的有效地震前兆 许昭永,王贤仁,黄雍,杨润海,赵晋明,卢艳清

岩石临破坏前波速奇异变化的再研究 赵晋明,杨润海,王彬,许昭永,华培忠,王赟赟,胡毅力

云南山地地震地质灾害对河流综合开发的影响 李世成,崔建文,乔森,王洋龙

黄土液化与砂土液化的差异浅析 何开明,曾国熙,王兰民,王峻

多层砖房震害因子的选择及其与震害程度的灰色关联序分析 刘本玉,江见鲸,叶燎原,缪昇

姚安6.5级地震中房屋震害差异的原因分析 杨向东,安晓文,颜山力

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模型 王景来,宋志峰

DQK-1型磁变仪倾斜仪监控器 李道贵,邹平,王映琼,李飞,孙艳菲

国内外单体建筑物震害预测方法研究述评 崔玉红,邱虎,聂永安,贾卫平,王建山,田清

水平地震激发的具有非线性阻尼的动水压力对斜面水坝的作用 范家参,范磊

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预报的再讨论 郭增建,韩延本,吴瑾冰

对山东沂水水氡异常变化的分析探讨 耿杰,王忠民

介休井水位异常的调查与分析 张淑亮,车用太,范雪芳,穆永龙,马朝晖

小波分析在声发射资料处理中的初步应用 陈顺云,杨润海,王赟赟,赵晋明,许昭永

上海地震台阵与台网的定位及视慢度研究 任隽,朱元清,潘纪顺,陈运平

地震动力过程与地震预测模型研究 武孔春,樊耀新,温一波

一种计算固体潮观测数据改正值的新方法 熊先保

用分形理论研究海南岛的活动断裂 陈运平,席道瑛,樊星

永胜6.0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发震构造 周光全,王晋南,王绍晋,苏有锦

渭河断陷盆地带的形成演化及断块运动 韩恒悦,张逸,袁志祥

依据剖面资料求解断层的水平位移 安晓文,李世成,周瑞琦,俞维贤,陈宇军

地震灾害风险分析及管理初探 和飞,缪升

太阳贯穿辐射与智利大地震 董国胜,董沛涌

中国地壳形变连续观测的发展与展望 张国安,陈德福,陈耿琦,胡坚,刘可

永胜地震的前震分析 刘正荣

1993年中甸M5.8地震前后区域尾波衰减研究 秦嘉政,钱晓东

2001年昆仑山口8.1级巨震后中国大陆、云南地震趋势研究 石绍先,曹刻

中等地震的时空分布和强震 童远林,姚大全,郑兆苾

环境剪应力场动态变化在施甸地震中短期预测中的应用 王绍晋,秦嘉政,黄毓珍

姚安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研究 刘学军,叶建庆,蔡绍平,张俊伟

2001年三次6级左右地震前西昌地磁的虚假异常研究 牟雅元,王天国

GM模型在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地区强地震序列预测中的应用 陆明勇

江苏及邻区地震时序的多重分形特征及其预报意义 李强

滇西地震序列类型的统计特征分析 郭和,张启明,董国胜

地震发生概率模型多参数组检验研究 龚平

地震发生的极限时间 刘正荣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的强震趋势研讨 程万正,乔慧珍

1995年武定6.5级地震余震的S波分裂 李白基,秦嘉政,钱晓东

2001年云南中强地震序列震源参数 叶建庆,苏有锦,刘学军,蔡绍平,蔡明军,秦嘉政,付虹,金亚夫

2001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震源基本参数探讨 卫爱民,蔡静观

2001年1月强震的前兆次声波测量及机理探讨 苏昉,唐林波

云南中强震的水氡前兆异常特征 赵慈平

中原地区M≥6级地震后的减(增)震效应 谢智,刘尧兴,胡凤英,王文旭,王志敏,谢健健

分形在地貌学中应用的几个问题的分析 李锰,朱令人,龙海英

漾濞地震震源位置分析 李桂华,何家斌

川滇地区地震时的月日赤纬及黄经差特征比较 吴小平,黄雍,康国发,冒蔚

隔震及超高层建筑的地震反应观测 崔建文,赵永庆,付正新,包一峰,卢吉高,杨昆杰,高东

构造型水库地震的断裂力学分析 张林洪,刘荣佩,周建芬,庞志伟

施甸地震震害分析 非明伦,崔建文,赵永庆,包一峰,王锡财,杨昆杰

2001年云南地区地震活动概述 苏有锦

川滇地区地震活动统计单元的新划分 闻学泽,易桂喜

川滇地区区域地震目录完整性最小震级分析 苏有锦,李永莉,李忠华,易桂喜,刘丽芳

云南地区强震前地震活动的短临异常特征 李永莉,苏有锦,李忠华,刘丽芳

四川地区强震地震学短期预报指标及其预测效能的初步研究 易桂喜,闻学泽

地震序列的b值误差对h值判别法的影响 李忠华,苏有锦,李永莉,刘丽芳

川滇地区成组强震活动的有序步进特征 程万正

川滇及邻区强震地区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 龙德雄

川滇地区成组强震活动的基本特征 石绍先,曹刻,和宏伟,徐彦

动态地壳形变与川滇地区成组强震活动 程万正,杨永林

丽江7.0级地震的余震环境应力τ0值研究 秦嘉政,钱晓东,叶建庆,李白基

用数字地震资料研究永胜地震余震序列的应力场 钱晓东,秦嘉政,叶建庆

用Pg波初动求解中小地震的震源参数 龙思胜

云南地区中短期前兆场异常与强震关系研究 付虹,刘丽芳

四川及邻区的地震活动分区和强震孕育的短临演化特征 杜方,吴江

云南地区水汞在强震连发期的震前短临异常及震后变化特征 杨杰英,张立

断层气CO2快速测定方法在四川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官致君,闻学泽,程万正

云南地区大震前地倾斜趋势性异常的典型特征 王永安,刘强,王世芹,李永莉

云南地区地磁加卸载响应比短临异常特征 李树华,陈燕

四川地区应力应变和重力的地震短临前兆异常特征 朱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