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遍寻自然农耕人:一起来分享“真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遍寻自然农耕人:一起来分享“真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武汉有这样一家会所――负责人遍访全国,找寻淳朴的自然农耕人,把他们生产的纯天然农副产品收集回来,提供给俱乐部的妈妈会员们。这家名为拉图尔自然生活俱乐部的会所规模不大,却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她们为了孩子,坚守着“真实、真食、珍食”的生活理念……

追溯“真食”:守住餐桌的一方净土

拉图尔,源于德语Natur,意为自然,这与它的创始人王晨峰有着莫大的联系。在开办拉图尔以前,王晨峰曾在崇尚环境保护的德国学习、生活过10年。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拉图尔武昌区的分部竟设在位于市中心一处小区的楼房空隙间的一所平房里。王展峰笑着告诉我,这是上世纪80年代被罚款后合法化的“违章建筑”。这所平房装修得极具中国乡土特色。由于小区临近武汉的宝通禅寺,王晨峰便把墙体刷成黄色,搭配红色大门,将这里打造成“宝通禅寺的别院”,添了几分平民的味道。

他说这个分部是他最喜欢的,也最有特色,外面虽小,里面却别有洞天,像极了地道战里的环境。进门后,狭长的空间格局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外厅设置了冰柜组,中堂摆放着简易的货架和沙发,里间则是办公室。走近货架,我仔细看:四川的天然樱桃干、山东的小麦胚芽、浙江的大米、德国的天然化妆品……原产地遍及国内外。“这些东西,大部分是我们找来的,也有国外的朋友放在这里代售的,都是纯天然、无添加的食物及商品。”说到这,王晨峰不禁有些感慨。

自从2007年回到武汉后,源源不断的食品隐患报道给王晨峰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面对年幼的女儿,如何才能让她健康成长,更成了王晨峰的一块心病。于是,他开始在网上、在超市里搜寻安全食品。那时候,凡是打着天然、有机字样的食物,他都会仔细核查、研究,他甚至去过一些工厂,试图从生产源上寻求“安心”。可是,隔着重重机器,他看到的除了成品,依旧毫无所获。于是,他萌生一个想法:何不亲自去寻找天然的食物?2008年5月,拉图尔自然生活俱乐部应运而生,一场“洁净食物探寻之旅”也由此展开。

在最初的那一年里,王晨峰遭遇到很多困难。为了找到真正洁净的食物,他参加了不少倡导食品安全的组织,并从在那里建立的人脉圈子里获取相对可靠的食物线索。在拉图尔的定义里,“洁净”意味着食物必须是用传统农业技法培育,不添加任何合成的农药、化肥、生产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含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等。很多时候,这些食物线索的所在地在极其偏远的山区,大多需要步行,即便是底再厚的登山鞋,王晨峰一年都会穿破一双。他跑了中国很多山村,在湖北武汉金口镇的菜地里,他掉进过粪坑:在山东的平原上,他顶着初冬的严寒洗过冷水澡:在石家庄,他丢过钱包,以至于在极度拥挤的火车上,他只能一路背着寻回来的山药和红薯,站回了武汉:在湖北的原始山区里,他甚至在猪圈旁打过地铺。

那是2009年,他为了寻找安全食物,走进了湖北省的原始山区。当地习俗规定客人不能在主人家中过夜,所以他不得不在农家的猪圈旁住了几夜。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离开后不久,那只陪伴了他几夜的500斤重的大猪竞生病死了。听到这个消息,王晨峰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甚至调侃地想:“城里人真毒,走到哪儿毒到哪儿。”

这样的搜寻持续了一年多,高额的成本投入和缓慢的食物开拓,让王晨峰感到压力的同时,也意识到长此以往并非良策。这时他开始反思:我们到底要的是什么?是食物,更是食物源头的生产者。物再好,生产的人一旦变了,那物也必然会因此改变。一个大胆的设想开始在王晨峰的脑海里盘旋:寻找自然农耕人。

还原“真实”:守护纯净的农耕人

2009年秋,王晨峰收到线索,说河北深泽有一位生产传统面粉的农耕人。于是,他坐上北上的火车很快找上了门。一大片农田里,独立着几间砖结构的、朴素得近似破败的小平房。一位看着足有60岁的农民大哥迎上来,不停地搓着手,显然有些紧张。几句寒暄之后,他们一同进了“厂房”。令王晨峰惊讶的是,“厂房”用的是最原始的低效石磨,一分钟20转,这样可以保持低温,最大限度地保留面粉的营养。曾经,王晨峰也接触过一些“玩概念”的工厂,那些工厂里号称石磨间隙很宽,其实面粉在之前就已加工好,只是走形式地上磨。

王晨峰看到,农民大哥家石磨旁的盘子里,堆放着一些面粉成品,颜色并不是常见的雪白。农民大哥腼腆地告诉王晨峰:“我的面粉做出来的馒头很黑。”王晨峰却兴奋地说:“这才是真正的面粉。”

最让王晨峰惊叹的是,由于生产有机面粉对土壤的要求很高,为了不让土壤含有化学物质,农民大哥直接将培育小麦的原始土壤铲掉了三四米深,重新培养新土,再进行耕种。在交谈中,王晨峰才知道,原来大哥不过四十出头,可常年的劳作让他显得十分老气。这样严谨又质朴的性格,让王晨峰深受感动。

一位曾经留学法国的面点师朋友用过这种传统面粉后称赞道:“只有这样的面粉才能做出最好、最健康的面包。”

后来在北京,王晨峰拜访了一位坚持自然农法上十年的农耕者――张老师。她养了十几头自然放牧的奶牛,却只有一头牛自然怀孕产奶。特别的是,她家奶牛的不像普通奶牛那样下垂,而是线条柔和,它所产的牛奶,是王晨峰这辈子喝过最好喝的。张老师对自然食物品质的坚守,让王晨峰既感动又钦佩。

自此以后,王晨峰对自然农耕人有了更高的标准,一、必须做实事;二、必须有底线(双方的底线都在彼此认可的范围内)。他不是单纯地去寻找有技术的人,或是懂包装、善经营的人,而是去寻找持续可达成信任的农耕人。王晨峰幽默地称之为“用择偶的标准来选择农耕人”。只有经得起考验、抵得住诱惑、应对得了困难的农耕人,才是拉图尔真正需要的农耕人。

在充分信任和尊重农耕者的基础上,王晨峰又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自然农耕人考察机制,明确规定了被考察农场必须24小时开放接受检查。考察队往往由王晨峰带队,加上俱乐部内部随机抽取的会员妈妈们组成。一般对综合性农场的考察间隔时间最长为一年,对家禽类自然农耕人每4~6个月考察一次。凡是因人为因素导致突击检查不合格,或是产品品质出现严重问题的合作人,除了立即解除合作关系,还会被登上拉图尔内部的黑名单,永不续用。

当然,在合作过程中王晨峰也遇到过为了单纯提高生产效率而不惜牺牲真实品质的人。对于如何甄别这类试图违背规则的合作人,他说:“其实要判定食物的品质并不难,当你了解了真实的状况,假的便会无所遁形。”

说到这,王晨峰还特意带我参观了他用自然农耕法种植的胡萝卜。这是我从未见过的胡萝卜,它们最长的不过一指长,在土壤的包裹下,根本看不出本色,与市面上卖的粗壮、红润的胡萝卜大相径庭。王晨峰从中挑出一个中等个子的,拿细毛刷重重地刷了几下,用刀切除了上面细微的虫斑,将胡萝不递给我。接手的一瞬,一股浓郁的胡萝卜味冲鼻而来。我好奇地尝了一口,清爽、脆、味微甜,余味绵软,不像平日里吃的那般硬、甜。王晨峰说:

“这是自然种植的胡萝卜,可这样的胡萝卜摆在市场,会有人买吗?所以,为了能让大家吃上洁净的食物,就要求我们对此有更多的关注。”

20lO年3月的一天,大雨倾盆,刚刚出差回来的王晨峰却独自去了与武汉接壤的嘉鱼县―个山区农场。农场的人见了浑身湿透的王晨峰惊讶极了,可王晨峰却径直走到山顶的鸡窝里数起了鸡蛋。这里的鸡不仅是放养吃粮食,还有一股子野性,个个能高飞,只只是能手,就算悬崖边也能筑窝,与其说是鸡,不如说更似鸟。要鉴定农场是否遵守规则提供质量合格的鸡,除了根据鸡是否能保持自身的原味。还可根据产蛋数是否稳定均衡来判定。产蛋非均衡的异变,很可能意味着农场存在“舞弊”现象。为了能更精确地核对产蛋数,避免农场作弊,王晨峰特意选了这样的日子上山。直到确认产蛋数无误,王晨峰才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提倡“珍食”:建立信任与互助的乐土

2010年秋天,王晨峰受邀到武汉大学社区参加有机食物的推广。事前,他特意从湖北神农架山区背回了200斤红薯,想让大家尝一尝纯自然的美食。当时普通红薯的市场价格是0,8元一斤,他和几个朋友商量后决定卖1.2元一斤,其实算上人工费和路费,卖10元一斤也亏。可王晨。

峰想:即便亏本,至少要让大家知道有机食品的不同。

王晨峰信心满满地在社区里摆出自己的红薯。一名5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走上前来,劈头盖脸地责骂他说:“你们真是坏了良心!8毛钱一斤的红薯,你们竟然敢卖1块2,你们的良心到哪里去了?”一时间,委屈、愤怒,以及这些年来为了守住孩子们餐桌上的一方净土所付出的努力与辛劳,一齐涌上王晨峰的心头。可他没有辩白,因为他知道现在诚信已经被破坏得体无完肤,做好人比做坏人难得多。

就在围观的人群议论纷纷之时,王晨峰做了―个令大家意想不到的举动――他从红薯堆里随意捡起一个红薯,放进口里就吃起来。和着红薯上的泥和沙,王晨峰味同嚼蜡,心中只有无限的愤慨。这一举动,显然震慑了所有人,大家不约而同地买了王晨峰的红薯,那名指责他的中年妇女只好悻悻地离开了。到了下午,一些买过红薯的人再次找到王晨峰,欣喜地告诉他:“你的红薯真好吃,还有吗?”当王晨峰告诉他们已经没有了,他们显然有几分失落。

这一事件让王晨峰开始反思:作为消费者、一个孩子的父亲,他长久以来都在害怕食物不安全,可在被人指责的那一瞬间,他却恍然明白,其实自己真正害怕的,是当真正的好东西放在你面前却被你否定的那份质疑与猜忌。人与人之间信任感的缺失,是让这个社会变得可怕的根源。

现在的市场倡导迎合,这样的迎合能让很多人失去对事物的真实判断。比如网上说土鸡的脚爪是黄色的,销售商便会想尽一切办法将鸡爪染黄。久而久之,消失殆尽的诚信意识会让人变得冷漠、变得自私。于是,王晨峰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他希望拉图尔不仅是反迎合的“真食”的源地,更是一片“珍食”人的乐土―――个让人们在懂得珍惜、珍重、珍爱食物的同时,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提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社区。

为了重新连接人与人之间的良性关系,2010年,王晨峰在俱乐部里开展了一项有趣的分猪运动,让所有会员(会员以妈妈居多)根据自己的需求,协商分配整头猪,再统一从宜昌的农场订购一定数量的猪。消息刚一放出,妈妈们就在拉图尔的论坛上闹开了,大家你争我夺,丝毫不肯退让。就在争猪大战如火如荼的时候,办公室的负责人突然接到农场电话说,农场还剩一个猪脸,问是否需要。负责人没有多想,就将原话贴上了论坛:“你们还要不要猪脸啊?”帖子一出,论坛里一下子静了下来,几分钟后,才有一位会员妈妈不好意思地回复说:“我们都要脸,猪脸还是算了吧!”这成为社区的经典笑话之一。

那一年,整个拉图尔俱乐部才分出了两头猪,量虽少,却已让王展峰看到了希望。到了2011年,大家相互谦让、照顾并遵守秩序,整个社区成功分出了20头猪。

“你家小朋友要考试,这次你就多拿一些吧!”“这次你先拿吧,我等下次。反正总能吃上!”告别了前一年的口水大战,论坛里这样的帖子随处可见,这让王晨峰欣慰不已。虽然每次接猪都是凌晨两三点钟,但他觉得能看到社区互助精神的提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2012年2月,―位母亲来买胡萝卜,她是拉图尔的老会员,―位小学校长。她笑着告诉王晨峰说:“我现在是痛苦并快乐着。”原来,她家的孩子自从吃过王展峰的胡萝卜后,便念念不忘,每天都念叨着要吃。王晨峰提供的胡萝卜不仅个儿小,还很难清洗,每次都得用牙刷细细地刷。可看着孩子高兴的样子,她又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王晨峰对她说:“当你轻而易举地取得―个东西的时候,你看以已经简化了的人生步骤,其实已经远离了生活的品质。”

在拉图尔,王晨峰提倡食物自取,他认为这样能让会员付出劳动,更懂得珍惜。当王展峰看到会员们越来越团结,看到厌食症孩子的情况有所改善,每―个进步都让他感到由衷的幸福。

采访到最后,我问王晨峰,拉图尔的生活会不会比―般生活来得昂贵。王晨峰告诉我,有会员曾经算过一笔账,养成了自然消费的诸多好习惯后,在拉图尔的开支并不会比市场高多少,甚至更为节约。能做到这一步,除了珍惜食物不造成浪费之外,也取决于他们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凡事亲力亲为,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作为消费者的他们,并不想把拉图尔发展成什么巨大的产业,他们只想将“真实、真食、珍食”的精神保留下来,为孩子们的成长守住餐桌上的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