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小学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具有无限的空间。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人新课、知识的系统总结,概念、定律、性质和法则的归纳,到运用数学基本理论去解答数学题目中的整个教学过程,可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树立学生创新意识,根据教学课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努力发现新知识。把掌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中去。教师要鼓励学生要大胆想象、大胆发挥、发明创造,做学生投身与创造新性的学习活动中。
一、激发学生学习、唤起创新欲望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提出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引出课本中的新知识;2、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学生介绍教材中的相关内容。3、利用在实验教学中的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4、是让学生课前预习,找出疑点,激发学生示知欲。5、向学生提出典型例题的独特解法或让学生解答一些典型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其创新欲望。6、是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段改善,电化教学的不断实施,动用幻灯、录音、录象、多媒体等让学生的 直观、形象、有声有色的情景中学习、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情趣。
二、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创新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这一双边活动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为教学活动过程的主角,在数学中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保持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在求小数的近似数一课时,我让学生讲述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购买物品怎样付款的事例。有位同学提到他替妈妈买白菜的问题。菜商报价是一元钱能买一千克,这位同学挑了两棵白菜,共重四千克,我就这位同学如何付款的结果,让同学分组进行研究讨论4千克白菜怎样付款比较合理,大家便进入了积极的思考过程中,并在小组中发表各自的意见。我对一位同学的创新建解特加赞扬。他经过计算得出四千克白菜应付1.333……元。实际上只能付一元三角三分,千分位上得三元币可付。运用“四舍无入”法舍去合理。因为他根据实际情况又运用了以学过的知识解决了具体付款问题,可行而又合理,全班同学经过比较一致认可这位同学的创新见解,并使同学们懂得日长生活中人民币结算一般只保留两位小数的道理。同学们在进一步学习教材中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时非常积极主动,从中获得了 新知,得到了新发现。
三、延伸教材,启发学生得创新
创新思维是以已有的理论为基础,以不同事物的特点为依据,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抓住共同点,区别不同处,综合运用,向纵深扩展,形成新的结论,运用新的规律答新的问题,教学乘法分配律后,学生从学习中懂得了两位数和同一位数相乘可以变成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最后思考题出示23 ×(20-2)和23×20-23×2两式大小的比较题目。学生通过教育处后得出的结果相同。我启发诱导学生把这一题同乘法分配律进行比较,同学们抓住了共同点和不同点,由此大胆的创新思考,总结出一个新的乘法定律,两个数相减的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数分别相乘的积相减,这样使教材的内容得到了延伸,学生创造性的发现了新规律,并能创造性的应用上得到了推广,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鼓励创新,培养学生创造力
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实际上就是他们的勤奋学习,善于观察事物,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在进行反复的实践论证,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动手多尝试。为学生设难质疑,浪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不回避知难而进,用心研究,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次,一位同事问我一题如何解答。就把这到题不同寻常的题目提供了我的四年级学生进行研究。题目是“一个两位数减去3的差在与这个两位数相乘,积是2754。这个两数是多少”?本题需要用初中的一元而次方程解,而对小学生常规的解法是不同的。我鼓励学生不谓艰难,勇于思考。有位同学不懈努力,运用超长的思维方法,多次的反复尝试终于用独特的方法解答出来。他大胆设想,首先尝试终于用50×50=2500。结果小于2754有改用50×53=2650结果小于2754,再用51×54试乘,结果正好是2754,这样学生在多次反复的探索中大胆发挥,大胆创造最终得到了正确的答案,他把独特的喜悦带给了老师,也送给了同学们一同分享,平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不急于给于解释,而是让学生在更多的机会中产生独特的见解,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自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