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数字图像类专业职业能力的研究与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数字图像类专业职业能力的研究与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随着数字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此行业岗位的用人需求大增,国内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数字图像类相关专业,但目前很多院校这类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远不能达到行业的用人标准,缺乏行业需要的综合素质较高人才。正确分析和认识数字图像类专业的特点,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培养既精通工科的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同时还具备艺术的创意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是需要足够的素质基础和培养时间才能实现。

关键词: 数字图像;职业能力;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243-020 引言

在国内,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简称CG)技术越来越发达,这项技术被应用在各行各业,范围很广,如广告传媒行业,机械电子设计行业,电影电视行业,动漫动画行业等,都离不开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此行业岗位的用人需求大增,国内各高职院校也纷纷开设CG相关专业,如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传媒,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影视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等,涉及的专业范围很广。根据在我国教育部2008年公布的742所本科院校初步调研的结果:共有196所院校开设了数字图像和媒体艺术类专业,中高职院校中更是不胜枚举[1]。但就目前调查来看,很多院校这类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远不能达到行业的用人标准,造成了行业从业人员很多,但还是出现高端技术人才短缺的用人荒现象。主要原因是这类专业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既要精通工科的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同时还要具备艺术的创意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都需要足够的素质基础和培养时间才能实现。高职类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比本科院校略低,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能正确引导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质,同样可以将他们培养成为高端技术人才。

1 数字图像类专业现状的特点

目前,国内各高校包括高职院校开设CG相关专业很多,但真正能够培养出行业中高端人才的很少。缺乏“创意型”人才的培养,缺乏技术与艺术并重的人才培养,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数字艺术类专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极大影响到其未来产业化的进程[2]。

1.1 学生基础差 由于受到当前报考制度和专业分类的影响,数字图像类招收的学生往往是计算机类的理工科学生。这类学生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放弃了对自己兴趣的追求而没有考虑数字图像类专业对美术设计的要求而盲目报考。艺术类的考生则没机会报考或根本不了解此类专业的特点,而忽视了这些专业。这些都造成了学生的基础素质参差不齐。

1.2 办学能力不足 各院校开设数字图像类专业是需要足够的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才能开设,但由于各院校急于招生,往往忽视了这些。虽然各院校以前都开设美术设计专业,但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受过系统完整的计算机图形图像专业教育、他们原本都是纯艺术或者工艺美术出身,除了很少一部分拥有从事设计工作的实践经验外,绝大部分教师不能有效参与企业实践,教师实践水平难以和企业新技术、新设备吻合,在设计的实用性上显得有些苍白。他们往往有扎实的美术造型功底和良好的审美品位,但是对于设计行业这种面向市场的商业掌握不足。也有一些院校则只是在原有计算机专业基础上开设一些平面处理、三维动画课程,忽视了对学生艺术创作能力方面的培养[3]。

1.3 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不够 数字图像类专业往往招生数量较少,在学校内与其它专业相比不能形成规模,造型学习气氛不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都是为了课程及格而学习,学完一门忘一门,多数教师在讲授一门课程时,也只是为了完成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而教学,忽视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这些都使得本来素质就不高的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不高。

2 提高数字图像类专业职业能力的分析

2.1 探索多种途径进行能力培养的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数字艺术课程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课堂时间有限,再加上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要想实现职业能力目标,就必须探索多途径的培养方式。

2.1.1 开办丰富、有特色的第二课程活动,将平时枯燥课程考核与课外活动结合。数字艺术多数专业课程是以作业作品来进行考核评价的,可以将每门课程的作品进行公开展出,让全校师生作评委,还可以适当设立奖项,对学生进行鼓励,以此增加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作兴趣和积极性。

2.1.2 数字艺术专业的作品多为数字作品,如图片,动画视频等,建立专业学习交流网站,实现专业网络化成为重要的培养辅助手段。利用现在学生平时很喜欢上网的习惯,建立专业内部学习交流网站,网站内容以学生作品交流、展示为主,也可以结合第二课堂活动开办网络作品展,将作品的点击率、好评率、观注率作为评价标准,以鼓励学生学习和创作的积极性。网站中可以设置论坛、行业信息、学习资料等内容,还可以作为本专业向企业外界宣传的窗口,吸引企业的关注,对将来的就业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2.1.3 建立教师工作室制度,学生参与产学研项目。由专业教师带领成立教师工作室,工作室内每学期设立完成的项目任务,项目可以是校内的各种设计服务项目,也可以是校外的真实实践项目。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工作室成员参与完成,以达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工作室需要学校提供必要的工作场地和设备,学生也可以自备计算机,工作室内还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奖励制度,教师工作量的评定办法等。

2.1.4 加强校企业合作,实现“校中厂,厂中校”实践教学模式。联系当地设计类企业,如广告公司、装饰公司等,允许这些合作企业在校内设立经营型实训基地,可以作为企业在学校周边的经营店,同时也是作为学院校内专业实训基地。专业可以结合这些“校中厂”实训基地,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企业的性质,开设相应的实训项目,如广告设计实训,广告设备应用,装饰设计实训等等,让实训课程在校内的企业中完成,由任课教师与企业中的设计师共同完成指导。平时选拔学生参与企业经营活动,使学生得到实践锻炼,提高就业能力。

2.2 提高基础教师的设计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教师的艺术修养 鼓励美术基础教师学习计算机软件,在达到授课标准后,有意安排他们讲授专业基础类课程,如平面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让美术基础教师了解美术基础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理论知识的运用,再来讲授美术基础知识,就更会有目的性、实用性。专业课教师也要经常与基础教师交流,多参加基础类课程的听课、评课活动,对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上课时有目的的提示学生要运用到的理论知识。专业教师上课时要注意对项目作品的艺术性、实用性考虑,不能只追求软件的操作,更应注重软件的运用,作品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2.3 保证足够的职业能力培养时间,不要盲目的提前离校上岗 由于数字艺术类专业的特点,需要足够的能力形成时间,才能培养出高端行业人才。但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普通存在盲目追求初次就业率,让学生过早提前离校,进行所谓的上岗实践。根据调查,有近30%以上的学生提供假的就业协议,来逃避在学校学习。有的学校三年制的专业在第三年就将学生推向社会,在校内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如果除去政治、体育等基础课,实际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只有一年时间。这种盲目提前离校,要达到所谓占领就业岗位的做法,显然是忽视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将来的发展潜力、发展的空间,可谓是“拔苗助长”。

3 结束语

数字图像、数字艺术行业是富有激情的行业,望着大批涌入这个行业并富有激情的孩子们,我们的学校和教师是否也拿出了激情呢?要培养出行业高端技术人才,我们应该认真、科学的考虑我们的教育方式、培养手段、培养时间,是否能够满足这样一个行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韩静华,黄心渊.关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方案的一点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8,(02).

[2]汪海波.对高职高专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9).

[3]孙璐,隆坤.浅谈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的革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