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流行于高等院校的大众文化,以充满青春激情、追逐时尚潮流的年轻人为主要消费对象,深受许多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大众文化正以特有的功能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正确认识高校学生大众文化表象及其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建立高校学生大众文化引导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才能消解其负面功能,让先进文化思想和活动形式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学生;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54-04

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它是当代通俗文化、媒介文化、消费文化的复合体,是以消费者的感性愉悦为旨归的日常文化形态。作为一种历史性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最早于19世纪30~50年代出现在西方,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的文化样式和消费方式不断涌现,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开始兴起,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消费社会来临的形势下,以精英旨趣为主导的理性沉思型高雅文化丧失了主导地位,并出现了新的裂变,形成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一、高校大众文化表现形式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城市化,使得中国的城市也迅速进入文化幻象的时代,大众文化正以特有的功能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他们正在以各种方式去接受、去参与、去感受、去领悟大众文化。

(一)网络文化

互联网技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第四媒体”,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自由、开放、共享的空间。网络在成为高校校园文化载体的同时,洋溢着大众文化的气息,传达出属于学生的,并只有他们才能领悟的人文精神。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互动方式,正有力地颠覆着传统媒体所主导的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深刻地影响着传统媒体的未来走向。

(二)手机文化

手机作为科技宠儿席卷了高校校园,既时髦又时尚。手机功能的综合开发,使其既是游戏机和数码相机,又是信息交流平台。频繁的短信收发,已成为大学生活中的一道“调味剂”。一些同学甚至出现“手机依赖症”,上课间不发出几条短信或接收不到几条信息,便心神不宁、神思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图书馆、教室、寝室里手机铃声不绝于耳,打断了他人的学习,也干扰了他人的休息。

(三)偶像文化

明星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世俗的神话,每个人都有机会经过努力成为明星。追星一族甚至不惜以逃课为代价,千方百计地去观看自己偶像的演出或竞技比赛,大量收集并时时炫耀自己偶像的各种资料。崇拜偶像,甚至对其产生情感依恋,由此而生种种狂热举动。他们借助于同明星的形象接触,穿明星喜爱的时装,与明星做一样的发型,使用明星做广告的产品,甚至模仿明星的声音和微笑,许多大学生用偶像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幻想一夜成名。

(四)消费文化

大学生的消费视野日益广阔,已呈现出消费多元化的特色,支出结构包括了情感支出、IT支出、培训支出、旅游支出、网络与通讯支出、服饰支出、化妆品支出等。大学生对社会流行饰物具有很强的同化与改造功能,他们追求时尚,追随流行元素,为求美丽,不惜舍金,甚至做一次发型花费七八百元乃至上千元不等,标新立异之举,令人匪夷所思。同时,西方节日在这一消费群体中的流行,更使一些娱乐消费的支出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五)广告文化

在大学校园里,处处充斥着一种特有的校园广告文化。这类广告名目繁多,海报、通知、家教信息、收售广告、考研辅导、认证培训、租房广告等屡见不鲜。其中也混杂着许多极富商业性的广告,如助考广告、出售往年考研试题、出售考研仿真题、出售隐形耳机、出售四六级考试答案、网游陪练等广告竟明目张胆地出现在高校的广告栏。这些广告可谓无孔不入,学校专设的广告栏、公寓楼门口、食堂墙壁、教学楼门厅、路灯杆、电线杆等,只要是有人能够到达的地方,就必定有这些广告。这些广告内容折射出当前部分大学生道德法制观念薄弱,具有拜金主义倾向。

(六)视听文化

网络的存在为“情绪型舆论”充当了高效的传播媒介, MP3、MP4和手机的拥有,有线电视的普及,掌中电脑的使用,使学生的视听娱乐可依赖的载体不断增多,那些旧有的文化艺术形式已不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的是简单、轻松、不用费力思考的文化艺术,看与听、思与乐融会在一起。这些纷繁眩晕的视听节目,导致鉴别能力弱的青年大学生容易对一些错误的观点产生认同感,常常把自己置身于某些情景中寻找心理安慰,缺乏进取心,迷失方向感。

二、高校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众文化本身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大众文化是社会走向繁荣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传播过程中,它以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实现其功能,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自发性很强,思想性、艺术性参差不齐,加上社会和学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未加以重视,缺乏正确的导向,对大学生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一)高校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带来大学生教育方式的改变,拓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

大众文化的发展加快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信息的时效性进一步凸现,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其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变化万千,获得的信息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围。它结束了精英文化只是少数人的事业的历史,使其成了人人都能参与的事业,使各层面学生都能真实地参与文化活动。

2.带来校园文化形式和内容的改变,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大众文化带动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校园文化生活的蓬勃兴旺。大众文化解构了传统价值观念,以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极大地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文化需要。新的思潮、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等都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相当多的学生找到自己喜爱的内容和形式,找到展示、表现和发展自己的领域,获得实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3.激发大学生接受美育的主动性和广泛性,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众文化作为现代生活的伴生物,通过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影视、网络、旅游等文化手段,触及人的心灵深处,使大学生在学习之余,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并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审美成为生活本身,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与日常生活、高雅与通俗、艺术品与商品、审美与消费之间不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有助于学生去直接发现、感受现实生活的美,这种审美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为学校美育教育开拓了新的渠道。

4.带来大学生角色体验的改变,促进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大众文化在校园的兴起,促使大学生社会化的步伐加快。大众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角色丰富的实践场所,满足了他们去体会和尝试各种角色的精神需求,他们可以以多种年龄、多种身份、多种民族在更大的范围中结交朋友、交流感情,增加对不同角色的体验机会,从中体会到社会对不同角色的期待。他们可以将自己置身于某部文学作品、电视剧,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体验其中的悲欢喜乐。

(二)高校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不利于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价值观

大众文化强调的是一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原则,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短暂性、时尚性和消费性。大学生更喜欢大众文化所带来的当下的、快乐的、没有任何负担的情绪体验和感性体验,喜欢喧闹的、娱乐的、刺激的文化作品,而不愿意去体验深沉的、含蓄的、丰厚的传统文化,对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丧失亲切感和认同感。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及时行乐的物欲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势必会削弱青年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同,动摇学校德育的价值根基。

2.导致大学生学习风气日渐浮躁

大众文化所特有的煽情性、娱乐性、媚俗性,既向学生悄然传递着城市大众生活特有的浮躁心态,同时也吞噬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使其在愉悦中荒废了学业,迷失了自我。大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学习,摆脱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全面掌握,面对大量丰富的信息,只习惯于被动接受,而疏于认真思考,严重影响学习的实际效果,这样的求知方式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3.导致大学生出现审美疲劳

大学生在对大众文化全方位的接受过程中,人的各种感官和心理机制受到大众媒介中所呈现的大批量的信息的“狂轰乱炸”,眼睛应接不暇,耳朵被塞满,心理受到挤压。大学生长时间接受这些消息的刺激,即使是用来消遣,也会产生单调的感觉。久而久之,其口味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没有耐性,易于厌倦产生疲劳,使其变得浮躁、肤浅,思考能力钝化,审美意识弱化。这种疲劳不仅有视觉和听觉等方面的生理疲劳,也有遭到内心排斥而产生的厌倦、麻木的心理疲劳。

4.大众文化的“俗”消解了校园文化的“雅”

大众文化以它的娱乐性和消遣性得以在大学校园中盛行,减弱了文化的深度,消解了人的精神信仰,使学生放弃了思考,放逐了对文化终极意义的追索,而展现超然的文化品质、张扬智慧和理性价值魅力的精英文化却被置于文化的边缘,它以零散的形式抑制了精英文化在校园内的价值传递。大众文化的“俗”在取悦大众的同时消解了精英文化的“雅”,正是这种世俗化的情感倾诉与价值观念,使得当代的大学审美文化完全不同于过去所流行的、以理想主义为主体的审美文化。

三、建立高校大众文化引导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引导大众文化朝着健康轨道发展,消解其负面功能,在工作中就要不断探索、善于创新。在工作思路上要进一步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实现由单向性向多向性拓展,由偏重灌输向注重渗透拓展,由居高临下向深入基层拓展,由单一层次向多层次、多侧面拓展的创新工作思路。在工作内容上要将学生的学术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学分管理,同时结合专业特色推行年级素质训练计划,进一步突出阶段性培养的特点,分时段、分重点地培养学生素质。在工作方法上要由显性教育向显隐结合转变,由单一灌输转为双向交流,由公开教育转变为渗透性教育。在工作手段上要由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的单一说教转向以校园网络为主的个性化教育,从而促成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元化。

(一)建立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教育机制

对大学生在大众文化活动中出现的矛盾冲突不能采取被动地设置关卡和放任自流的方法。一味禁止,强令责改不行;不加分析,认为流行即合理,势众必正确也不行。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的教育和引导,把对大学生的大众文化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加以建设,要用全面、系统的方法作全方位的调控,统一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大学生在健康的大众文化影响中成长和提高。

1.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促成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

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大众文化存在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肯定其在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园和谐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促进它与主流文化相融合。同时,对大众文化的消极作用也要敢于批评和指正,特别是对其中容易引发思想困惑、道德失范,与主流价值截然对立的价值主张要及时引导和纠正,促进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学术论坛、教学网站、周末沙龙、名人讲座、公益广告、校园情景剧、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回顾等教育方式,奏响时代主旋律,营造和谐健康的教育氛围。

2.加强对大学生的美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

应利用丰富多样的大众文化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迅速转化为崇高的审美情操。在美育教育中,要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审美趣味,扩大审美视野,防止大学生沉溺于简单的娱乐之中,以免造成审美趣味的庸俗化。要有计划地让他们接触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作品,使受教育者的情感和心灵受到经常的陶冶和锻炼,使其对不同的审美情境,不同的审美对象、审美内容和审美形式有所鉴别,从平凡、通俗的审美样式中去挖掘美的深意,提高审美的能力,培养更高的审美追求。

(二)建立学生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滤选机制

大学里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开放文化,也是一种选择文化,它必须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而对社会文化进行必要的过滤和选择,不断汲取自己所需的社会文化精华,在此基础上内化、提炼成自己特定的文化内容,形成富有个性的文化系统。

1.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培育大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

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形成“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效益”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独立、有效、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并利用信息资源创造性地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用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

2.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掌握舆论宣传主动权

在网络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必须兴利除弊,因势利导,通过网络传播主流价值文化,增强在网上正面宣传的影响力,努力掌握这一舆论宣传的主动权。要鼓励师生借助技术所提供的可能,建立师生博客,拓展教育渠道,倡导师生使用文明、健康的手机短信用语,真正使网络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中得到升华。

(三)建立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活动机制

任何文化精神的传播都必须要找到相应的媒介形式才能够真正实现,不论这种媒介是书刊杂志,还是网络影像;不论是学生活动,还是舞台表演。总而言之,文化精神必须借助于特定的形式才能够进行有效的传播,单纯的文化理念并不能够直接地转变成文化的软实力。

1.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规划和指导,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和谐性和针对性

校园文化贯穿于师生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并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来。校园文化活动,既是校园人日常行为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向纵深发展,从其性质来看,应该实现从指定开展活动到自觉开展活动,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转变。从其内容来看,应当继续充实、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从其形式来看,应当使它朝着多样化、多元化、立体化的方向发展,从单一的娱乐活动向娱乐活动、学术科技活动、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互为补充、相互交叉的方向迈进,形成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为辅,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日常活动与大型活动相互补充的多方面、多渠道的活动结构方式。

2.加强学生社团的规划和指导,营造民主、开放、进取的文化环境

学生社团组织活动是课外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繁荣校园文化活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各级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开展活动必须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对他们的扶持和管理,引导和帮助他们把握社团发展方向、健全规章制度、活跃社团生活、提高社团声誉、扩大社团影响,使社团组织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要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使社团所具有的群众性、自主性、实践性、自励性、趣味性等特点得到有效发挥。

(四)建立学生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

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大众文化在校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大众文化在校园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就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学分制教学模式下的党团组织建制,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1.重视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局面

高校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要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坚持专业化培养,系统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形成“养用结合”机制,通过职前培训、职中培养,不断帮助专兼职辅导员坚定政治信念,提升理论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实践能力,推动辅导员队伍由“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拓展,真正做到政治敏感性强,是非观念强,能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2.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保障学生的文化活动阵地

学校要保障学生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和经费投入,切实发挥文化阵地的功能和作用,让先进文化思想和活动形式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图书馆要注重信息资源建设,确保把健康的精神文化食粮及时地提供给大学生,抵制和阻止那些文化垃圾和有害信息的侵扰。通过宣传栏、馆办刊物、读书沙龙、网络平台等进行新书推荐、新书通报、专题介绍、好书共赏、社会热点宣传等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将校园大众文化有机地融进校园文化中,使校园文化得到健康发展。高校博物馆要加强博物馆的馆藏建设,丰富藏品,发挥其巩固主导文化,提升文化素养,改善社会行为的作用。从而拓展学生智慧,陶冶高尚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校园媒体要自觉为学校提供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换的平台,成为学校的舆论中心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宣传部门要通过对校园媒体的建设,使校园媒体的形象在师生的心目中更加清晰、明朗,更具有亲和力,成为展现校园文化的一面旗帜和建构校园文化的主要力量,让学生在主导文化的影响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23~24.

[2]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79.

[3]朱振国.大学提升需要文化和谐――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综述[N].光明日报,2007-11-28(10).

[4]王文N.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51.

[5]姜华.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界限消弭的哲学思考[N].光明日报,2007-9-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