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背心”和“小裤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背心”和“小裤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宋老师,宋老师,我告诉你一件事……”

课间,我正在批改作业,一个叫天天的女生一本正经地贴在我的耳边说:“我昨天洗澡时发现自己的胸部里长了个小硬疙瘩,以为自己得了癌症呢!”

我扭过头看着她,微笑地问:“啊?后来呢?”

“我就大叫一声,我妈问过之后,摸着我的头说傻丫头长大了,这不是癌症,没事的……我听了妈妈的话后,才稍稍放下了心,可是我还是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妈妈说,我长大了就知道了,您能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听完整件事后,我反思到自己的青春期教育工作开展得还是晚了,原准备三年级下学期再给女孩子们专门讲一节迎接青春期的课,看来是可以提前到这学期了。

我拥抱了一下天天,也在她耳边小声说:“你妈妈说得对,老师也祝贺你长大了,明天,我专门给咱们女生上一节课,到时候,你就明白了,好吗?”天天边点头边说:“好!好!谢谢宋老师!”

捕捉到这个教育机会后,当天我便对我校三年级两个班的女生进行了调查:两个班34名女生,有32名女生都提到自己的胸部()里长了“小硬核”,还有两个孩子已经来“好朋友”了。当天晚上,我便整理资料,针对三年级女生设计了一节《“小背心”和“小裤衩”》的性自护班会课。

第二天,我和邻班的老师商量,把两个班的女生集中到一起,集中上了一堂课。上课伊始,我便语重心长地和孩子们说,为了我们更加健康地成长,更加美丽自信,今天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有关我们女生的话题,我们女生之间的悄悄话,小秘密。当我刚出示《“小背心”和“小裤衩”》这个题目时,女孩子们有的脸红红的,还有的索性低下了头。我笑着走到孩子们当中,说:“孩子们,今天宋老师要带着你们去了解咱们女孩子这个年龄段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不用害羞,这证明你们要进入青春期了,老师祝贺你们!”孩子们马上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

按着设计思路,我带着孩子走进《“小背心”和“小裤衩”》一课。首先是通过小学生喜欢并容易接受的儿歌“小熊小熊好宝宝,背心裤衩都穿好,里边不许别人摸,男孩女孩都知道”导入新课,引导孩子们想到外衣里面要穿小裤衩和小背心,小裤衩和小背心里面是别人不能摸的。我顺势表扬她们道:“的确,小背心和小裤衩覆盖的地方或者泳装覆盖的地方是我们的隐私部位,是不可以轻易让人看,更不可以碰触的,我们要学会保护。”

我又接着问她们今天都穿小背心和小裤衩了吗,为了保护孩子们的隐私,我让每个人都闭上眼睛,没穿的举手,通过调查发现,34名女生都穿小裤衩了,但只有4个有点胖的孩子穿小背心。我让孩子们把眼睛睁开,公布了调查结果。孩子们那红红的小脸都在笑着,我表扬大家都知道穿小裤衩的同时,告诉孩子们,穿小裤衩不仅卫生,还保护了我们的隐私部位不被别人看到呢!而小背心现在也应该穿上了。因为到了三年级,我们大都处在9岁、10岁的年龄段,即将步入青春期初期,我们的身体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随后我又带领孩子们一起了解性器官知识以及她们在未来会发生的一些身体变化。

她们有些害羞地想了解更多身体的秘密。我便趁热打铁,告诉她们如何对两个隐私部位进行自我保健和自我保护。比如要穿纯棉的小裤衩和小背心,每天要清洗卫生等。在最后环节,我提醒孩子们自己的隐私部位一定要保护好,除了父母和医生,不能给任何人看,或者碰触。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想看或碰触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说让你感到不舒服的话时,一定要告诉自己的父母,做好自己身体的主人……

记得那节课上,一双双小眼睛始终瞪着,一只只小耳朵始终竖着,生怕漏下什么似的。情不自禁地小组讨论,开诚布公地交流想法,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孩子们整堂课都聚精会神。课后的第二天,很多女生纷纷告诉我,妈妈和自己一起去挑适合自己的小背心和小裤衩了。

基于女孩子在这节课后的一些变化,我又设计了一系列有关女孩和男孩青春期的教学方案,如有关女孩月经的《我的好朋友》、预防的《最熟悉的陌生人》、《角落里的伤害》等,并准备在孩子们需要的正确的时间里给孩子们一一讲解。

我校属于农村校,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打工子弟,流动性比较大。父母整天忙着工作,顾不上孩子的学习,更别说青春期教育了。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一群孩子的班主任的我,有责任给孩子们补上这节课。不仅如此,我还准备把《“小背心”和“小裤衩”》等课件分享给她们的家长。

此后,我又在学生课堂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变成了“家长课堂”,并在家长会上,给家长们作了讲解。从家长会后的反馈表看,家长们都觉得这样的课太有必要了!很多家长说自己早就想给女儿讲这些知识,只是羞于启齿,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说这些事,而家长课堂给他们支了招,他们觉得学校和老师真是用心良苦,纷纷表示希望学校能多安排这样有价值的讲座。

性健康教育理应尽早服务于学生,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也希望更多人能遇到美好,力行美好,传递美好!

(作者单位:北京大兴区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