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探究贯穿始终 让讨论大放异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探究贯穿始终 让讨论大放异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倡导并实施了新模式课堂,大力提倡“通过探究生成问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通过质疑掌握问题”、“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提升”、“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下面是根据新模式课堂理念设计的《植物组织培养》一节具体教学流程,以期抛砖引玉.

流程一:课前探究――完成《导学案》

新课堂模式的主旨是“自我探究”,让学生通过探究解决固有问题并生成新的问题.自我探究又分课前的自我探究和课堂自我探究.学生怎么探究,探究什么,其扶手和拐杖是《导学案》.导学案,固名思义,不同于教学案,教学案强调“教”,而“导学案”强调“导”.导,词典解释有几层意思,1.指引,带领;2.传引,传向;3.启发.由此可见,《导学案》的功能有二:1.让学生知道探究什么,有章可循.2.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进行探究,不致偏离航向.

因此,要使导学案真正能发挥其应发挥的功能,必须在编制上下功夫.导学案编制时可将学生所要掌握的、探究的及教师想表达的设计成一个个问题,即知识问题化,让学生在对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完成对课前的探究过程.

例:《植物组织培养》导学案

1.阅读第40页第二段、第41页第一、二段“植物组织培养”相关内容及下列材料.

材料:“胡萝卜的组织培养”实验过程.

(1)将胡萝卜根用自来水充分洗净,削去外皮,并切成段(约10cm).用酒精棉球擦手消毒.

(2)在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上将胡萝卜段用酒精溶液消毒30s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min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

(3)用无菌的滤纸吸去胡萝卜表面的水分.然后,在消毒瓷砖上,用无菌的解剖刀将胡萝卜段切成1cm厚的横切片,再选取有形成层的部位,切取1cm3左右的小块.

(4)将胡萝卜组织块接种到培养基上,用锡箔纸封盖瓶口,并用橡皮筋扎紧.然后,在培养瓶上贴上标签,写明材料名称、接种日期和小组号.

(5)将接种后的胡萝卜组织块,放在23℃-26℃恒温避光条件下培养.4d后,检查培养材料的污染情况;14d后,观察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然后,在恒温箱中继续避光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注意定期观察和记录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

(6)培养一段时间后,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胡萝卜的愈伤组织就可以诱导出试管苗.然后将试管苗移栽到大田,培养成正常植株.

问题探究:(1)试根据课本及材料内容写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流程:(2)你知道植物组织培养利用的原理是什么吗?为什么首先要进行脱分化?那么如何进行脱分化呢?(3)阅读第41页“知识海洋”,思考两个问题:培养基的成分中为什么要加有机营养?你能推测出培养基中添加的两种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之间的比例对植物组织培养有什么影响吗?(4)你认为该过程中需不需要光?为什么?(5)你知道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一系列的消毒,灭菌,并且要求无菌操作?关于这一知识点,你还有问题吗?请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及时巩固:略.

2.请你阅读第40页“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细胞的全能性”相关内容.

问题探究:(1)细胞为什么会具有全能性?(2)正常细胞为什么不能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了各种体细胞?(3)你知道要使细胞能表现出全能性可能需要哪些条件吗?(4)你能与高一所学的“基因的表达”及“分化”联系起来吗?(5)你知道体内全能性最大及最小的细胞分别是什么细胞吗?

及时巩固:略.

关于这一知识点,你还有问题吗?请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合作探究】通过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特点的了解,你能看出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作用吗?

流程二:问题生成、设计新问题――批阅导学案

通过课前自我探究,学生有些问题已解决,有些问题未解决,可能又生成了一些导学案没有设计到的问题,这些都可以在导学案上反馈出来.教者了解反馈的唯一途径是对导学案进行批阅.通过批阅做到以下两点:1.心中有数:有些知识点大部分甚至全班学生都已掌握,这些知识点在课堂无需再讲;有些知识点只有少数人甚至没人掌握,这些知识点在课堂需重点讲.2.对学生未能掌握的知识点及学生新生成的写在空白处的新问题进行统计并归纳总结,设计出新的问题,用于上课时解决.

例:《植物组织培养》课前探究反馈

一、已掌握的知识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全能性的概念等.

二、未掌握的知识点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如脱分化、培养基成分等/分化与全能性的关系等.

三、根据未掌握知识点及学生新生成问题进行统计归纳后设计的用于课堂讨论的新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实验》部分

(1)为什么要选形成层部位细胞?(2)为什么要脱分化?如何进行脱分化?(3)消毒时主要是对什么进行消毒?会不会杀死分离出的细胞?(4)培养基的成分?还需要其他什么条件?如何控制?(5)人工胚乳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人工种皮的作用?

2.《全能性》部分

是否每个细胞都有全能性?它们的全能性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如何比较?动物细胞是否也具有全能性?如果具有,其培养出的是细胞还是动物个体?

流程三:课堂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质疑、再讨论

新模式课堂对“课堂作用”的定义就是解决问题,解决学生不懂的问题,解决课前探究反馈生成的问题.如何解决?

1.解决问题的对象――小组

新模式课堂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而不提倡“个体单打独斗”.所谓“小组”,是指为工作、学习等的方便而组成或划分的小集体、小班子(词典释义).但新模式课堂里的小组不同于以往的老模式课堂里的小组,以前的小组的功能仅限于收发作业等,其作用更像一个更小规模的班级;而现在的小组,是真正意义上的为学习方便而划分的,一般为4人~6人左右.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对某问题进行探讨,各抒己见.

2.解决问题的方式――讨论、质疑、再讨论

“讨论”,词典释义为(1)探讨研究并加以评论.(2)共同商讨辩论.“质疑”,词典释义为提出疑问,请人解答.

3.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

(1)各小组针对老师抛出的新设计的问题首先进行组内讨论;(2)某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讨论成果;(3)其他小组针对该小组的回答进行肯定或否定并质疑;(4)各小组再对质疑问题进行讨论;(5)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升,得出最终结论.

4.教师的作用定位

在老模式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主宰,一切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从头讲到尾,是典型的“传道”.而在新模式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主体,不再是中心,一切是学生为主,由学生自主讨论解决,教师只是“旁观者”.因此,新模式课堂中教师的作用有三:(1)引导者.对学生的讨论质疑作适时适当的引导,使其不致偏题;(2)仲裁者.对学生的讨论质疑卡壳的地方作仲裁;(3)归纳者.对学生的讨论作归纳总结并进行提升.

由此可见,此时教师的作用更多是“解惑”.

例:《植物组织培养》课堂教学流程:(1)导言:蕃茄一马铃薯;(2)引入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组织培养:(1)引入植物组织培养;(2)出示植物组织培养实例图;(3)对导学案问题交流讨论(5分钟);(4)小组代表展示;(5)对小组所提问题进行交流讨论(5分钟);(6)小组代表展示.

全能性:(1)对导学案问题交流讨论(5分钟);(2)小组代表展示;(3)对小组所提问题进行交流讨论(2分钟);(4)小组代表展示.合作探究(3分钟)

流程四:学习效果检测――《及时巩固》变式、《当堂检测》

新模式课堂的实施最怕华而不实,即表面讨论、质疑热热闹闹,而学习效果却不甚理想,因此,新模式课堂区别于老模式课堂的一个重要流程即是对学习效果进行当堂检测,以防有的同学表面是积极参与讨论,实则是人云亦云,实际并没有掌握知识.

当堂检测的手段有两个,一是对导学案上的《及时巩固》习题进行变式,在每个知识点学习完后用于检测,二是编制《当堂检测》,本节课知识学习完后用于检测,并当堂评讲.编制时需注意题型和题量,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切合课堂,不宜过难;题量不宜过多,整个耗时10 min~15 min左右.

例:《植物组织培养》的《及时巩固》及其变式

《及时巩固》例:如图1所示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人试管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促进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有营养物质和激素,营养物质包括和小分子有机物;激素包括细胞分裂素和两类植物激素.(2)此过程依据的原理是,A和B阶段主要进行的分裂方式是,B过程除了细胞分裂外,还进行等.(3)此过程要无菌操作,主要是指对进行灭菌消毒.B阶段需要光照,原因是.(4)试管苗的根细胞没有叶绿素,而叶的叶肉细胞具有叶绿素,这是基因的结果.

综上,新模式课堂的流程为课前探究一问题生成、设计新问题一课堂解决问题一当堂检测一课后练习.一段时间的实践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习效果也明显好转.

(收稿日期:2016-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