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人的读书动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人的读书动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人为什么读书?或者问中国人的读书动机是什么?

就这一问题,某个机构曾经在一些大中专院校做过调查,多数人的回答是:读书是为了考大学,毕业后能找份好工作,多挣些钱。这样的回答就好像是工厂流水线上从一个模子里生产出来的产品。但是,除此之外,难道就没有别的了吗?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人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不能不想起一个人,他就是我们敬爱的。

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学校里的魏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读书?”

有的回答:“是为了家父而读书。”

有的回答:“为明礼而读书。”

有的干脆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当魏校长问到的时候,庄重地回答说:“为了中华之崛起!”

许多年过去了,这振聋发聩的声音仍回响在国人的耳畔。这声音,不知激励了多少莘莘学子为报效国家、振兴中华而刻苦读书。

可是,当下的不少中国人,读书的动机只为了自己,一点儿民族大义、社会责任感都没有,不能不令人汗颜!

中国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读书动机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要从中国文化的根部找原因。

古人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时候的中国人受此不良思想的浸蚀,读书只为了考取功名。这种读书的思想不知坑害了多少人,范进中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范进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功名,可是屡考不中,后来当他真的考中了举人,结果却疯了。还有的人读了一辈子的书,临死那天也没看到千钟粟、黄金屋,这叫死不瞑目啊!

历史的车轮旋转到今天,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读书的动机越来越功利,这是中国传统读书理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扭曲变形的结果。另外,当下的在校大学生不仅承受着高额的学费,还要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在这种背景下,读书为了找工作,为了挣钱的声音也就不绝于耳了。

在父母看来,如果孩子读书不好,考不上大学,哪里还有前途啊!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毕竟考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所以,当父母的从小就灌输孩子这样的思想,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考上大学,挣大钱。这也是当下中国人的读书动机形成的原因之一。

此外,这种动机的产生与国家的教育体制也有一定的关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常听到长辈们对考上大学的子女说:“你们要努力学习,别辜负了国家的培养。”那时,国家的教育政策是读书不要钱,国家包分配。所以,接受国家出资培养和教育的大学生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想的是读书不能光为自己,还要学好本事,支援国家建设。而在当下,这样的声音很难听到了。

自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实行扩招和收费制度后,大学生受教育的费用是父母掏的钱,感谢的不是国家而是父母。在他们看来,这与国家无关,因为国家也没给他们掏一分钱啊!不知道这些人想过没有,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难道不花钱吗?教职员工难道不吃饭吗?其实,这些经费国家是掏了一部分的。近年来,国家在教育上的经费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中国学生在校的教育花费仍然负担过重,上学难问题困扰着大多数家庭,从而滋生出中国人读书为己、为父母,就是不为国家的思想。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影响了中国人读书的动机。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资源,包括人才都要靠市场调节。大学生就业不找国家找市场,市场上的人才竞争异常激烈,就业困难。所以,中国人读书最终目的不只是为了考大学,而是实现就业。只有就业了,才能把投入教育的那部分高额费用赚回来,才能减轻家庭负担,开始新的生活。

中国人的读书动机就是这样一点点儿地变得功利化了,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在一些中国人看来似乎离他们太遥远了。

那么,中国人读书到底为了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回答,比如说,“读书志在圣贤”,“读书为学知识”,“读书为明道义”,“读书为改变命运”,“读书只是一种爱好”,等等。但读书为了考大学,或者为了找工作、为了赚钱,这样的回答未免太单调、乏味了。

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有句名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我个人认为,读书动机应该把个人的利益同国家的、民族的、社会的和集体的利益兼顾起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以,读书要立志高远,心怀天下,“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