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纵横交织”上好品德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纵横交织”上好品德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品德课已日趋成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不少上过这门课的老师反映,我们所采用的苏教地图版这套教材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有撞车现象。笔者就如何看待并处理好这些重叠的教学内容做了深入的调查和思考。

关键词:品德课; 课程体系; “纵横交织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52-001

一、研读课程标准,领悟设计思路,宏观把握重叠

有教师反映:《品德与生活》二年下册第4课《我会打电话看电视》讲述的是打电话、看电视的内容,而《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8课《媒体连着你和我》、第11课《怎样和他联系》中又分别谈到了看电视、打电话的内容。同一内容在不同年段反复出现,这不是重复撞车了吗?又如《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9课《他们需要关爱》和《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2课《想想他们的难处》讲的都是关爱残疾人的内容。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不少,那么如何看待这些教学内容的重叠呢?让我们到课程标准中去寻找答案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其中“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就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原来不同年级教学内容的重叠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特意安排的。我们任课教师应该研读课程标准和教师用书,联系课文所在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领悟每一课的设计意图,针对不同年段的相同教学内容,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努力体现课程的“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思想。如上文中提到的《我会打电话看电视》所在的单元是“学做文明人”,这一课中涉及的打电话的有关内容侧重让学生了解打电话的常识,打电话时会使用文明用语。再来看看四年级的《怎样和他联系》中打电话的有关要求:在比较不同通信方式的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学会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行通信联系。两者相比较,后者的要求显然更高,这恰恰体现了课标中“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

二、纵观全套教材,明确设计体系,理清重叠层次

明确了课程设置重叠内容的意义后,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交叉的内容,做到螺旋上升呢?

首先,要纵观全套教材,对教材的体系作一个全面梳理,从自己任课的年级出发,先通读本年级的全部教学内容,再纵向联系六册教材,明确其他哪个年级曾讲过这方面的内容,或是哪个年级还要讲这方面的内容,分别要求学生达到怎样的程度。

做好了这样的功课,在具体教学中还要避免两个误区:

误区一:“蜻蜓点水”。有的老师认为反正后面的年段还要教的,把教材上的内容当成看图说话,就教材而教,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春节和圣诞》(六年级)一课时,认为春节的有关知识在四年级的《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中已经学习过,就根据教材上原有的内容,简单地罗列了春节的“吃腊八粥,”“守岁”等传统习俗,作为本课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殊不知,在《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中仅仅介绍了春节的来历,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大年初一怎样和长辈拜年等内容,在《春节和圣诞》一课中应该让学生对“春节”的整个过程有个整体认识,并能够把春节的主要习俗和西方圣诞节的习俗作比较,认识到春节的传统习俗随着社会发展也在逐步和现代生活接轨。若像前文提到的那位教师那样设计教学内容,是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的。

误区二:“掘地三尺”。与“蜻蜓点水”相反,有的老师生怕学生吃不饱,把教学内容挖掘得太深,拓展得太广,把原本应该以后学的内容一股脑儿倾授给学生,反而适得其反。如一位二年级的教师在教学《我会打电话,看电视》一课,讲到不做“小电视迷”这一内容时,设计了让学生调查周围同学每周平均看电视多长时间,主要看何类电视节目等情况,并补充介绍了“沙发里的土豆”(对过度看电视者的一种称呼)、“电视病”等内容。这样的设计要求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显然是过高了,学生无法完全消化。如果放在四年级的《媒体连着你和我》中运用倒是很不错的,完全符合这课“让学生学会合理、有效地利用媒体”的主题。

由此,教师只有全面把握全套教材层次体系,理清教学内容的重叠关系,才能做到张弛有度,进行有效教学。

三、关注学生生活,加强横向联系,突破重叠难关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开始品德课的学习之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有了一些初步的社会生活经验。我们在教学中决不能忽视他们原有的社会生活经验,把教学内容当做学生完全不懂的东西加以讲解,加以灌输。而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现其与课程具体内容的联系,找到其中的重叠之处。使得学生面对学习主题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理解课程的意义,乐于进行探究。例如教学《我掉了一颗牙》时,教师必须认识到: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多多少少对刷牙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了,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刷牙技巧。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在学生的原有经验基础上构建本课教学内容,继续予以教育和提高――纠正不太正确的刷牙姿势,习惯,教授给更科学的刷牙方法。

在教学时,我们教师还要加强横向联系,多与其他任课教师沟通。例如教学六年级的《我们的毕业典礼》一课时,可以联系六年级的语文课《明天我们就要毕业》的相关内容;教学五年级的《心中有“规则”》(以“非典”为例,说明规则的重要性)时,可以联系有类似内容的四年级语文课《永远的白衣战士》;教学《巧手剪秋天》,可以和《劳动技术》《艺术》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教学四年级的《塑料和我们的生活》一课,可以和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一单元的相关内容联系……只要教师愿意做个有心人,这样的横向联系还能找到很多,相信这样的重叠必定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综上所述,教师若能充分领会课标精神,在具体教学中,注重与本学科其他年级教学内容纵向联系,注重加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横向联系,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社会生活,把其作为重要教学资源合理运用,就能巧妙地破解品德课中教学内容重叠这一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