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我催眠疗法对失眠症患者睡眠改善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我催眠疗法对失眠症患者睡眠改善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讨自我催眠疗法失眠症病人睡眠的影响。方法:对35例失眠症病人实施催眠疗法,进行干预前后的评价,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失眠症组有明显的睡眠潜伏期长,总睡眠时间减少;催眠疗法组睡眠潜伏期和总睡眠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失眠症;睡眠;自我催眠疗法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的相当长时间的睡眠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常表现为难以入睡、维持睡眠困难或早醒,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约有10%-13%的成年人忍受着失眠的痛苦[2],失眠患者常常处于睡眠剥夺状态,引起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疲乏、情绪紊乱等不适,可伴随应激、呼吸、免疫和内分泌功能不全[3、4],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治疗上仅靠药物治疗,疗效不佳,采用针对诱发因素进行处理,心理治疗,生物反馈及催眠疗法,本文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对收治的35例失眠症病人实施催眠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一般资料:干预组35例,男10例,女25例;病程最短2月,最长7年,平均3.44年;年龄22~63岁,平均46.3±19.5岁,以入睡困难、早醒和自感多梦就诊,不伴有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所引起的失眠。所有病例均在院外进行过传统的药物治疗,失眠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效。对照组35例,男12例,女23例,年龄32~56岁,平均41.3±20.2岁,为本院临床心理科接受传统药物治疗的病人。入组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诊断分类与标准》第3版(CCMD-3)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患者选择一个安静的、四周没有干扰的环境,背景音乐可选择宁静和轻松的,保持乐观的心态,可坐着或躺着[5]。治疗师指导患者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要改变的想法或行为所设计的目标,编写自我催眠的暗示语[6],进行自我催眠练习,第一周:在治疗师指导下每天练习1~2次,每次15~20分钟[6],第二周以后在治疗师的陪伴下进行自我催眠。护士认真观察病人的睡眠潜伏期(主观标准:病人上床后通过观察孔每5~10min观察1次,病人翻身次数在10min以上者,呼吸均匀或有鼾声者粗判为入睡)和睡眠时间(初次入睡一起床减去中途醒转时间),并记录病人的睡眠主观评价(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并与客观评价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各组指标计算均值(x±s),各组均值的差异进行t检验。

2结果

2.1催眠疗法组与对照组潜伏期结果比较,见表1。

2.2催眠疗法过程中两组睡眠时间比较,见表2。

3讨论

失眠的发生与病人心理因素有关,病前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如生活事件、心理冲突、焦虑恐惧、生理惊醒水平升高等均可导致失眠。如果某种刺激因素持续存在,或者当事人不能从心理上有效的调节适应,失眠则会迁延下去,久之则形成了慢性失眠。在治疗上,催眠药物的滥用司空见惯,弊大于利,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可造成药物依赖,个性改变,情绪不稳等,它仅是一种辅助治疗,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自我催眠术的应用范围绝不仅仅是治疗失眠症,但催眠术确实对失眠症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7]。而采用自我催眠、心理治疗等多种干预措施与药物辅助治疗相结合,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该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减少的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催眠疗法组与对照组潜伏期比较(min,x±s)

表2催眠疗法过程中两组睡眠时间比较 (min,x±s)

参考文献

[1]江开达,周东丰.《精神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2..

[2]Drake CL,Roehrs T,Roth T.Insomnia causes,consequences,and therapeutics:An overview〔J〕.Depress Anxiety,2003,18(4):163-176.

[3]Tung A,Mendelson WB.Anesthesia and sleep〔J〕.Sleep Medcine Reviews,2004,8(3):213-225.

[4]Zee PC,Manthena P.The brain’s master circadian clock:Implication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rapy of sleep disorders〔J〕.Sleep Medicine Reviews,2007,11(1):59-70.

[5]张亚.《催眠心经》[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56.

[6]袁弘.《自我催眠术》[M].重庆出版社,2009,44-47.

[7]邰启扬.《催眠术教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94.

作者简介:杨彦林 1965年 本科 学士学位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主任。工作单位:河南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研究方向:精神科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