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厂热能及动力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厂热能及动力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设,各行各业也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自身做起节约能源。热能及动力工程在我国电厂生产中应用广泛,但对这方面的应用尚不成熟,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着重讨论我国电厂热能及动力工程在的主要问题,基于此,希望可以通过此举提高电厂产电效率,同时为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

关键词 电厂热能 动力工程 问题研究

一、研究电厂热能及动力工程中存在问题的意义

电能是当前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在我国的电厂运行中,还是以火力发电为主,整个过程中涉及热能转化为动能,需要使用大量热能与动力设备。这些设备在使用时可能是处于长期高温等复杂的工业环境,并且设备使用的位置也非常关键,缺失或有一处出现问题,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在能量转化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能量损失。如果不能有效解决电厂热能及动力工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热能损失就无法减少,电厂生产效率也无法提高,节约社会能源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二、电厂中热能和动力工程的主要问题及改善策略

(一)重热损失及其改善策略

重热现象在电厂运营中属于常见现象,其本身有一定的损害,对电厂能源的利用率造成较大影响。例如,会导致电厂无法储存电能,影响电厂发电的稳定性等。此外,重热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厂气压的稳定性,从而导致电厂产出的电能品质无法保障。

对重热现象的有效应用,应当是建立在了解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的。因此,解决重热损失首先就要充分了解可能导致重热现象的原因。其中重热系数是影响热量回收的关键数值,其数值越高可以反映出在热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中对于热量的回收效果越好,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提高重热系数。为此,可以通过实现汽轮机中的热量回收,从而降低能量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调压调节损失及其改善策略

调解调压是在电厂中处理机械动能产生损耗问题的方法,如果不能合理地利用,就会导致发电设备运行状态不稳,机组运行的可靠性降低,同时也降低了机组对负荷的适应性。对调压调节损失的忽视,会使机组运行中的经济性降低,不利于热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运用。

解决调压调节问题,要想减少汽机组的能耗,可以通过合理布置喷管、叶片,避免其在工作中产生的蒸汽转化,从而消耗能量,最终导致发电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在正常运行时,通过调解负荷的方式可以提升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湿气损失及其改善措施

在电厂生产中,湿汽损失属于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这种问题一旦产生,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到相关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所以,解决湿汽损失问题也是对当前电厂有效应用热能与动力工程的重点研究。对于该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加装一些去湿装置,处理蒸汽的水珠。第二,采用中间再热循环。第三,增强机组的抗冲蚀能力,采用一些抗冲蚀的材料。第四,应用带有吸水缝的喷灌。

(四)严密监控系统

热电厂中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研究是一个涉及因素较多的方面,因为在实践中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理论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在具体应用中必然会遇到诸多问题。

第一,监控系统方面。可以采用在接口处设置开关控制,可以有效达到传递交换信号的目的。这种方法明显的优势体现在其操作简单,并且也较为容易。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及时地控制问题,但因为接线比较多,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控制起来可能就显得比较笨拙,不利于突发问题的解决和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第二,对锅炉的燃烧方面的监控。锅炉中燃烧得不充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能源浪费。锅炉燃烧是电厂获取热量和电力负荷的关键,燃烧的稳定性就会影响设备的运行,从而降低热能的应用效率。采用一些仪器,实时监控与测量燃烧值的相关数据,监控燃烧充分的程度。另外,从锅炉燃烧反映的相关因素出发,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

三、结语

电厂热能及动力工程在电厂运行中的运行研究尚未成熟,后期还可能会暴露出新的问题。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和不断地深入探讨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继续加强对热能与各项动力工程间关联性的分析,提高相关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而全面提升热能的有效利用率,推动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社会目标。

(作者单位为北方联合电力公司达拉特发电厂运行一部)

参考文献

[1] 董晴.浅析电厂锅炉方面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创新[J].科技展望,2016 (09).

[2] 于亚男,孙祚琦.简述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科技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 (07).

[3] 魏齐欣,程光宇,刘艳珍,曹华.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合理运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