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筑节能现状分析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筑节能现状分析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从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对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设法加以解决。尤其,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特别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经济资源的需要将更加迫切。我国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建筑节能,减少建筑能耗,改造和提升传统建筑业,也为使用者提升健康、舒适、和谐的工作及生活空间。

关键词:能源;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传统建筑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energy saving of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work of trying to solve. Especially, China is in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growth of the industry, the upgrading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especially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energy, economic resources will be more urgent need. Our country must proceed from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nergy-efficient, reduce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industry, but also improve the working and living space of health, comfortable, harmonious to the user.

Key words: ener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建筑能耗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建造和运行使用资源,尤其是建筑的采暖和空调耗能。我国节能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能源浪费又十分严重。如我国的建筑采暖耗热量:外墙大体上为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的4~5倍,屋顶为2.5~3.5倍,外墙为1.5~2.2倍;门窗透气性为3~6倍;总能耗是3~4倍。目前,我国正处于建筑鼎盛期,每年竣工房屋面积高达16~20亿m²,预计到2020年底,我国新增的房屋面积将近300亿m ²。在未来30年内,我国还需要建造400亿m²的新建筑。因此,如果现在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1]。

(二)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开展了相当规模的建筑节能工作,主要采取先易后难,先城市后农村,先新建后改造,先住宅后公建,从北向南逐步推进的策略。但到目前为止,建筑节能仍停留在试点示范的层面上,尚未扩大到整体。

二.建筑节能的反思及创新局面

(一)建筑节能规律性的再认识

1.我国建筑用能的刚性增长不可避免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近十多年来,我国每年有1500~1800万非城镇人口进入城市,每年城镇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据第三产业发达的国家经验,建筑能耗占到全社会终端总能耗的35%以上,比我国目前建筑能耗占到全社会终端能耗27%高出8个百分点,除了这些国家有建筑用能不合理外,产业结构的不同也是重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要采暖、夏季要制冷的趋势将不可避免,据有关部门分析,目前我国长江流域、华南地区的冬、夏电力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是空调用能的增长;农村建筑用能增长较快。据有关研究机构分析,农村生活用能规模大于生产用能,生活用能有90%是建筑用能,农村建筑用能的持续增长,必然对我国建筑节能提出新的挑战[4]。

2.转变建筑节能思维方式日益重要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已接近“可接受发展水平”,据发达国家发展模式分析我们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换取“高水平生活”,我们必须反思目前存在的节能问题[4]。

首先,我们要反思目前流行的“恒温恒湿”房地产开发概念。“恒温恒湿”就是把人类放到全部依靠机械设备等工业文明阶段的环境营造方式,这不仅不是一种节约的营造方式,而且降低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所以,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重大和现实的问题,在建筑节能领域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5]。

其次,我们要反思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据清华大学的研究报告,建筑提供的服务质量,与服务的方式密切相关,是开窗通风还是机械通风,是水暖电的全面控制还是部分控制,是服务质量全面保证还是部分保证,都造成建筑能耗的巨大差异。

(二)建筑节能的目标与任务

我国新建建筑尽管位数巨大,但是,既有的高能耗建筑一直是浪费建筑用能的根源所在,只有切实进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才能逐步缓解建筑能耗过高的沉重负担。开展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启动内需、增加就业,也有利于缓解由于温室气体过度排放造成地球变暖的威胁,所以应该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看待。

近来国际上十分关注过度用能产生的CO2排放问题,世界上建筑用能排放的CO2约占全球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减排温室气体,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因此,建筑节能也是保护地球环境的迫切需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我国建筑节能对策分析

(一)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应为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节能潜力很大,目前一些新建的公共建筑根本不考虑使用单位的负担能力和社会的资源负担能力。我国约为45亿m²的公共建筑其能耗以电为主,占总能耗的70%。如果按照节能50%的标准进行改造,总的节能潜力约为1.35亿吨标准煤。如果再考虑行为节能的因素,公共建筑的能耗更是远大于居住建筑能耗。尤其是办公建筑的能耗已成为办公费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公共建筑数量巨大、能耗巨大,是耗能大户,因此,公共建筑节能潜力巨大,不可忽视[7]。

(二)加强建筑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建筑节能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筑材料的节能。包括外墙保温材料、节能门窗等。随着节能建筑的大力推广,新型保温、节能建筑材料的不断开发,节能建筑材料的制品也逐渐成为现今中国建材市场的“新宠”。应用新型材料节能是节能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我国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事业的重要环节,尤其在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事业处在起步阶段,积极开展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创新,显得尤其重要。

(三)加大现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力度

我国城镇现有建筑达150亿m²,每年都要浪费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需要抓紧进行节能改造[8]。

1.围护结构外保温改造,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墙体保温(外保温、内保温、自保温、夹心保温等技术)、门窗及屋面节能等措施,减少建筑的使用能耗;

2.更换节能保温门窗,建筑门窗的主要功能是在获得足够采光的条件,需要控制门窗在没有太阳光照射时减少热量流失;

3.供暖系统分户热计量和室温分室控制,目前建筑节能环保建材没能充分发挥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推广力度不够,产品生产与应用脱节、市场应用技术严重滞后、一些产品没有列入工程建设标准,不能顺利地进入建筑应用领域,使新型材料的使用范围和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四)健全节能法律法规,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我国于 1997 年出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近两年又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但未制定对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节能的监督和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配套,扶持建筑技术创新、鼓励开发资源节约型项目的倾斜政策尚未全面建立,因而建筑节能工作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 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法规体系,以法规的形式来明确规定建筑节能中的各方主体的法律地位。

五.结语

建筑节能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施工、暖通空调、物业管理、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因此,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必须加强协作、共同努力,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建筑科学的繁荣进步做出贡献。我国建筑师必须把建筑节能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从分析研究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现状入手,把握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得英.建筑节能现状[M].机械工业出版社,48-50

[2]刘晓玲.建筑节能浅议[N].职大学报,2008(4)

[3]吴蓉,熊耀清.关于我国新形势下建筑节能的思考[J].国外建材科技,2006,(6)

[4]陈硕,黄宁海.建筑节能的设计发展探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8)

[5]辛博晓.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政策浅析[J].中国煤炭报,2009(7)

[6]王维昌.试论建筑节能的现状、对策和意义[J].科技资讯,2008(4)

[7]刘建国.从节能角度谈住宅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N].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