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西方教育观差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于背景不同,传统文化的差异,社会制度不同,中西方家庭、学校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婴儿学步 中方:家长紧随刚学走路孩子其后,生怕孩子磕着碰着,有时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摔倒后,“宝贝。爸爸(妈妈)抱你起来”。西方: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摔倒后,“孩子,勇敢一点,自己站起来”。
孩子爱好 中方:“孩子,我给你报了钢琴班、美术班、作文班,你可要好好学呀。”西方:“孩子,努力做的想做的事情吧,只要你觉得有意义,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
孩子将来 中方:家长老师说:“你必须好好学习,考重点中学,上重点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西方:家长老师说:“孩子,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途径有很多。”
动手能力 中方:孩子若拆了玩具,就算自己能装回,也不敢如实地告诉家长。西方:孩子拆了玩具,若能装回,多数父母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父母会与孩子一道把玩具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再装。
劳动观念 中方:家长代替孩子做了一切杂活,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害怕影响了孩子学习。西方:家长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送报等活计。
课堂班级 中方:班级规模一般在50-60人左右,桌椅从不随意搬动,学生一直都是面对正前方。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比较安静。西方:班级规模只有15至20名学生,桌椅有时可以随意变换,围圈或分散。学生比较活跃,思维比较主动。
课时作业 中方:小学生的课外作业是几十遍上百遍的抄写、运算。中学生每周大概要上33节课,而且很多学生还在周末时忙着补课,一年只有3个月的假期。西方:小学生的课外作业是剪纸、画画、做手工。中学生每周只上23节课,周末从来不补课,1年差不多有5个月假期。
学生答题 中方:“怎么搞的,这个问题讲了几百遍还不清楚。你们几个怎么又不及格?你们几个影响了全班的成绩,知道吗?下次再不及格,你们就不用来上学了。”西方;“跟老师说说是怎么回事?是老师讲课你们听不懂呀,还是试题太难?”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会说:“好的、太优秀了、下次还会更好。”
考试测验 中方:每次考试完毕,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分数排名次、排坐次和排考场。西方:学生的考试分数只有老师都清楚,老师从不公布大家的分数,分发试卷时有意将卷子翻过来,避免相互知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思考 中方:如何才能完成教学计划,向学生灌输更多内容,布置更多任务。西方: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课堂生动有趣,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
课程安排 中方:学校比较侧重知识的深度,中学学校的教学一直以高考来导向,授课以单方讲授为主,主要讲解记忆性的基本知识,考试复习以大量的练习为主。西方:学校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为主,课堂上双向交流,知识点的传授也以发展学生的自由想象为主,复习考试以扩大阅读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家长要求 中方: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寄予很高的希望。把考试作为评判的标准,甚至一些家长主动辅导孩子的学习。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西方:家长重视学科学习的同时,也很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课程,并很少辅导孩子的学习。他们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创造能力 中方:家长往往满足于让孩子“克隆”。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
当然,在不同的背景下学习,中方的孩子基础知识扎实牢固,理论性强,考试成绩好。西方的孩子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有创造力。如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儿童教育将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