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豆需肥特点与施肥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豆需肥特点与施肥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大豆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经济的发展。因此,现将大豆需肥特点施肥方法介绍如下。

1.需肥特点

1.1巧施氮肥

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大豆根瘤菌与大豆共生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对满足大豆旺盛生长中期的氮素营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大豆苗期合理施用氮肥对于提高根瘤菌固氮能力、促进大豆旺盛生长和夺取高产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大豆生产中存在偏施和多施尿素的问题,而大豆对于氮、磷、钾营养的需求是全面的,尤其在高产高效生产中,植株要为根瘤菌提供相关营养条件如磷、钾、钙、铁和钼等。大豆植株的氮营养水平不宜过高,因为氮水平过高势必消耗较多的碳水化合物,使根瘤数量减少、体积变小,固氮能力弱,还会抑制大豆根瘤菌的活性,减少主根上的有效根瘤。因此,在大豆生产中,氮肥的用量一般不超过纯氮75 kg/hm2为宜,而且氮肥只作基肥施用即可。

1.2合理施用钾肥

钾也是大豆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钾在土壤中的含量一般较高,但因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重氮、磷而轻施钾的观念,钾肥的施用较少,或不施用,造成钾素的相对缺少。特别是在高产栽培中更是表现出钾肥的不足。钾肥的施用对于提高作物抗逆性、防止作物早衰有重要作用。有机质含量低于4%的黑土,在施用一定氮肥、磷肥和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适量的钾肥,大豆产量有明显提高。大豆施钾肥,在气候干旱和降水偏多的条件下,均影响钾的有效性。在干旱的年份施钾肥能提高大豆的抗旱能力;在积温较高地区,钾对大豆增产的贡献比积温偏低地区的贡献大;有机质含量较低(2%)的土壤,在氮肥、磷肥和有机肥不同数量配比下,钾肥的增产效应随氮、磷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氮肥、磷肥投入水平高时,不施钾肥或供钾不足,严重影响氮肥和磷肥的增产效应;在氮肥、磷肥投入较低时,钾肥的增产效应也不能充分发挥。氮、磷、钾肥之间存在明显的正交互作用。对于土壤肥沃度中等或偏低的地区,必须实行氮、磷、钾平衡施肥,才能获得较高的大豆产量。

1.3重施磷肥

大豆作为一种油料作物,属于喜磷作物,需要较多的磷素营养。充足的磷肥供应对于保证大豆正常生长、提高大豆产量有重要作用。因而大豆种植要施用足够多的磷肥。磷有促进根瘤发育的作用,能达到“以磷增氮”效果。磷在生育初期主要促进根系生长,在开花前磷促进茎叶分枝等营养体的生长。开花时磷充足供应,可缩短生殖器官的形成过程;磷不足,落花落荚显著增加。当土壤中磷的供应不足时,大豆根瘤虽然能侵入根中,但是不结瘤。

1.4微肥的施用

在目前农业生产中,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较大的微量元素主要是钼、锌、硼。钼可以促进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满足大豆氮素营养;钼是大豆根瘤固氮酶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固氮菌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成分,若土壤中钼供应不足,大豆就会生长不良,光合效率下降,植株变矮,产量大减。

2.施肥方法

2.1基肥的施用方法

通过多年试验,大豆基肥的施用量为磷酸二铵225 kg/hm2、尿素75 kg/hm2、生物钾肥30 kg/hm2,其中钾肥也可施用磷酸钾150 kg/hm2。将施肥总量的2/3破垄夹肥深施;将施肥总量的1/3施于种下5~6 cm处。这种分期分层施用化肥的方法有三大好处:一是克服了因施肥量大而造成的种肥同位烧种烧苗的现象,提高保苗率50%以上。二是1/3量施于种下5~6 cm处,既不烧种,又能保证前期幼苗对养分的需要;2/3量破垄夹肥深施能保证大豆后期不脱肥,又减少了化肥的挥发和流失,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三是可以合理地增加化肥用量,延长供肥时间,能更好地满足大豆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

2.2微量元素肥施用方法

大豆施微肥最好是在播种时以种衣剂的方法施用,这种方法比较经济。如果在苗期发现缺微量元素时,则应采叶面喷洒(又叫根外追肥)的方法。如缺钼元素时,用0.1%钼酸溶液在大豆开花前喷洒,喷施600~750 kg/hm2。钼肥的施用方法有2种:一是拌种。用钼酸铵20~30 g,先加少量温水,使之充分溶解后,再加水1.0~2.5 kg,制成1%~2%的溶液,用喷雾器喷在50 kg种子上,边喷雾边搅拌,待搅拌均匀、溶液全被种子吸收阴干后即可播种。二是喷洒。在大豆开花期进行喷洒,一般50 kg水加钼酸铵2~25 g,制成溶液,喷施375~450 kg/hm2。锌、锰肥宜在施用大量元素肥料或农家肥时混合施用,锌肥一般用硫酸锌15~30 kg/hm2,锰肥一般用硫酸锰2~4 kg/hm2。硼肥可与其他肥料混合施用,用硼砂4.5~7.5 kg/hm2(但不要离种子太近,以防烧苗)。硼肥与锌、锰肥也可在苗期、花荚期作喷施用,喷施浓度为0.1%~0.2%,一般喷施2次效果较好。

(作者单位:164700拜泉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驻长春镇技术指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