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生早恋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应对策略浅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通过对当前高中学生早恋产生的社会、家庭等背景研究结合教育教学中出现早恋问题的学生性格分析,探讨高中生早恋问题的处理方法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 早恋 形成 对策
一、一次失败的教训
如今高中生中恋爱现象已较常见,教师对此的态度也不似之前几年视作洪水猛兽,或更有部分教师对这一问题采取躲避的态度,担心管了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极端行为。
在笔者的班主任经历中曾经有这样的一个事例:女生父母自小离异后一直和母亲生活,男生深受父母宠爱而性情较为暴躁;女生需要得到异性父亲般的关爱,男生一直苦于成绩无起色而将兴趣转向其他。两人由帮助学习开始而渐渐有了更加亲昵的举动。作为班主任,笔者先找二人分别谈话,无效。尔后找来二人父母,此时两人更加逆反,在公共场合亲昵。父母见说服无效便也听之任之,最后二人均未考上理想大学。几年后男生返校谈及此事懊恼自己冲动幼稚,却为时已晚。这件事情也促使笔者思考高中生出现早恋问题的原因和良好的处理方法。
二、早恋问题的背景
1.缺乏关爱
近年来来自离异家庭的高中生越来越多,这些孩子大多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较为敏感,对离开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既有憎恨的成分又有对被其关爱的渴望。而这些孩子的单亲家长往往忙于自己的工作或生活忽略孩子倾诉的渴求,使得这些敏感的孩子寻求父母的代替品。
另一种缺乏关爱的孩子来自于高压政策下的家庭。父母或为成功人士,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给自己挣点面子;又或父母小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希望看到孩子完成自己的心愿。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背负了太多的期望与负担,家长唯一关心的是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这样孩子要么逆反,要么选择逃避。
简而言之,这些孩子与家长之间缺少的是沟通与理解,从而选择异性朋友以填充内心情感的缺失,找回自己精神的寄托。
2.盲目追求的恶果
受高校扩招的影响,这几年高中在校生人数也维持在一个高位,大部分家长都望子成龙,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送入重点高中,希望通过高考的独木桥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其中部分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学习能力都远远达不到高中学习的要求,学习上得不到成就感、同学老师的“另眼相看”、孤独、不被家长理解等等使得这些孩子易于寻找心灵的慰藉者。
3.媒体的影响
当今中国高中生的老师父母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对孩子的性教育上大多采取回避态度,小学中学的性知识教育多被模糊处理。但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在我国的影视剧中基本都涉及情感,不时有尺度比较大的画面,包围在孩子周围的书籍、网络中更有大量涉及性的内容。长辈含糊的态度和媒体对两性关系的描绘形成对比,令处在青春期身体和心理正经历巨大变化的孩子感到神秘、对异性产生探索的好奇心,同时没有长辈的正确引导,这种情况下的高中生早恋问题往往是我们最担心的。
4.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非诚勿扰”节目中的“拜金女”马诺说过“宁愿坐在宝马里哭”,现下社会上一些对金钱的极度崇拜、虚荣攀比的不良风气也影响着高中生。笔者曾经问及一个女生早恋的原因,孩子坦言“有面子”,有人为她买东西付钱、有人为她拿书包记笔记――这些都让她觉得在其他女生面前很有优势。几年观察下来,这类学生往往在外貌上占优势,但其他方面乏善可陈,应该说内心其实是比较空虚而自卑的。
5.志趣相投
处在青春期懵懂的孩子,往往会对在各方面都表现十分优秀的异性产生好感。在笔者的学生中曾出现学习刻苦、上进心比较强的孩子与异性的吸引力斗争,但最终抵制不了诱惑而早恋的孩子。这些孩子在学习与恋爱之间挣扎,恋爱时间与学习时间不能合理分配,处于矛盾的心态中。
三、早恋问题中学生性格的分析
早恋的孩子因其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差异而性格各异。不同性格孩子的问题处理方式各不相同,不能一刀切。
一部分孩子性格暴躁但又有其内心敏感体贴的部分。这些孩子外在表现出来的强悍往往是种假象,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些孩子在初中已经是老师经常教育的对象,所有的道理老师都已经苦口婆心地对他们重复了很多次,孩子的逆反心理很重。这些孩子说服教育或者与他们拧着来只会让他们更深地陷进去。
一些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受家长的保护,性格比较懦弱,这些孩子容易被诱惑,反而言之,比较易于做思想工作。但是思想工作的过程大多漫长、反复。
如今独生子女十分普遍,一些孩子在家长过分的溺爱中渐渐骄纵、自私、虚荣。这种孩子硬碰硬来,只会引起家长和孩子的反感。老师只能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手把手地教会孩子去爱护别人、学会自律,而不是拿恋爱当成自己享乐的工具。
另外一些学生外表顺从,但内心十分强大,或者说性格的“弹性”十足。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表示虚心改错,但背后的“地下工作”照常进行。这些学生的工作难度最为艰巨,所谓“不撞南墙不回头”。
四、写给老师家长的一些建议
1.做个细致的“侦探”
学生如有早恋倾向,往往会有一些表现:突然注重自己的外表、上课走神发呆瞌睡、不愿与家长老师谈话、眼神躲闪、不像以往一样与好朋友玩耍、电话费用猛增等等。现在的高中生愿意与老师形成统一战线、发现解决问题的不多,因此老师必须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平时多留意观察,抓住这些苗头,早期旁敲侧击地谈话提醒,起到预防作用。
2.学会等待
如早期的干预起不了作用,这时老师家长要学会等待,暗中观察。这时候挑明我们已经知道你们的事情了,打住吧,这层窗户纸捅破了,学生的地下工作就要放到桌面上来做。干预的结果会适得其反,会让两个孩子更紧密地靠在一起,无所顾忌,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更严重影响。
这里等待有两层含义。首先,给孩子一定的时间来了解异性,了解自己对异性的选择取向。西方文化中有种说法,女孩在吻过无数个青蛙后才知道哪个是王子。既然孩子自己选择比别人早一点开始寻找这个王子,给予一个机会(建立在不出格的基础上),当孩子渐渐发现对方诸多缺点时,给以关心,孩子自己会把问题拿出来与大人探讨。孩子主动请求帮助时主动权即掌握在了家长和老师的手中,说服孩子回心转意重新把心思投入学习中就较为容易了。再者,有种比较冒险的做法。曾经有家长见孩子难分难舍,索性利用一切闲余时间制造两家人聚会的机会,一段时间后,孩子间频繁接触后反而觉得无趣而渐渐冷淡。当然这种冒险中“度”的拿捏要求较高。
3.充分尊重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一方面极力想得到他人关爱认可,拿他们当成熟独立的大人看待;另一方面又希望在自己犯错的时候能够认为他们仍然是小孩,原谅他们的错误。这种矛盾的心理必须在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纠正一次次的错误而成熟起来。因此当两个学生确立了他们自认为的恋爱关系时,教师表达出对这种纯洁爱慕之意的尊重理解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简单的说教威胁、公开的指责、把早恋说成“牛鬼蛇神”容易引起学生逆反心理,不让做偏要做。
4.聪明的说服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时方可能实现”。这里有个妈妈带孩子买衣服的故事,在小镇上孩子挑中的衣服,妈妈没让买;在县城里孩子挑中的衣服比小镇上的更漂亮,妈妈没让买;在省城孩子有了先前的经验,在精挑细选的基础上妈妈买下了衣服。通过这件事情母亲让孩子了解到等到自己眼界更为开阔,有能力进行比较辨别的时候才是应该开始婚恋的时机。这样生动的例子孩子中自我觉醒,比生硬的说教强很多。
学校注重学生学习同时也要注重其他知识讲座和集体活动的开展,让孩子接触到各种不同性格、爱好的同学,在高中阶段努力学习、培养自己兴趣爱好同时给予比较的机会,建立纯洁的友谊。
总之,早恋的孩子在高中阶段的生活中没有或较少地体味到学习、集体带给他们的快乐,或者认为高中生活的定义为“苦+枯燥”,从而将眼光转向情感的依靠。我们老师、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在于如何让高中不再成为学生眼中的“坟墓”或“监狱”。给学生创造丰富有趣的生活学习环境,对孩子给予最多的关怀,让孩子摆脱“早恋”困扰。
【参考文献】
[1]韩宝磊,倪娜.中学生早恋的心理特征与应对策略[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9(2).
[2]邓良勇.疏导中学生早恋的几点做法[J]. 四工程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3]张朝琼.析“早恋”的心理特征及疏导对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刘金玉.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早恋问题[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3).
[5]邱文霞.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三点看法[J].育人经纬,200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