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际大藏家瞄准清代扬州漆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际大藏家瞄准清代扬州漆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清代扬州漆器进入了全盛时期,尤其是乾隆年间扬州漆器是两淮盐政的重要贡品,漆器生产达到了鼎盛,扬州成了全国漆器生产、制作中心之一。扬州漆器种类繁多,有平磨螺钿、软螺钿、雕漆嵌玉、骨石镶嵌、刻漆、雕漆、彩绘勾刀、漆画等。同时,各种工艺技法还互相融合,新品种不断涌现。剔红雕漆与百宝镶嵌相结合,形成了独具扬州地方风格的雕漆嵌玉;骨石镶嵌在百宝镶嵌的基础上脱颖而出,成为独立新品种;刻漆产品大量摹刻“扬州八怪”等名人书画,更提高了扬州漆器的艺术欣赏价值。

多种颜色集于一器

唐代扬州始创“剔红雕漆”,明清以后,技益精进,独具特色。雕漆是在漆胎上反覆髹涂数十层至数百层的漆面上,用刀雕出各种浮雕图案。雕漆,按其漆色分剔红、剔黄、剔绿、剔蓝、剔彩等,产品典雅庄重。雕漆以运刀基本功为第一,要求刻工以刀,用斜刀、平刀、弯刀、凹刀等工具,作切、割、起、剔、铲、刻等多种技法,推出层次、前后、阴阳面。雕刻山水要做到层次分明,房廓结构准确,透视合理,线条规矩流畅,各种树木要疏密有序,树头要有多种变化,特别是雕刻水纹,亦称勾水,要有高超的运刀功夫,即同一把刀勾出高低、粗细一样的水纹、线条,要表现出河水、海水、溪水之不同;花鸟要做到表现出各种花鸟的形象特征,花卉的风摆、翻卷自然,使之逼真,鸟的结构要准确,讲究形神兼备;人物要比例准确,面部端正,神态自然,衣纹、飘带潇洒自如;图案要规矩、粗细统一、浑厚圆润,起地要平整,所留漆的厚薄要一样。因此制作一件浮雕作品除了刀法精练、圆润、纯熟、干净利索、深浅恰当、富有立体感,还需要有一定的绘画、雕塑基础。

清代扬州雕漆技艺,在继承明代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由单一的剔红发展为剔黄、剔绿等多种色彩,并出现多种颜色集中使用一器的现象,雕刻较明代更工细,重磨工。如扬州博物馆收藏三色雕漆人物太白瓶。是由红、黄、绿三种颜色相间的雕漆品,极为少见。从色彩看,三种颜色相间使用,增加了画面的效果,色彩既丰富又协调。如画中景物不但在雕刻刀法上变化,色彩也有变化,特别是亭台楼阁、回廊雕栏,顺着房屋结构的变化,色彩也在变化交替使用,如:红色的房顶、雕栏,中间的墙体和隔扇就间以黄色,增加了色彩丰实感和层次感。从雕刻技法上看,瓶上有多种树木,树叶有各种不同的特征,雕刻艺人能根据各自的特征,变化各种刀法,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树的“身份”。瓶上的假山、人物均以浅浮雕、浅刻刀法来雕作,造型既有立体块面感,又有线条飘逸感。

清代雕漆品中,两淮盐政为进贡清廷而制作的雕漆,可称得上乘精品,制作工细、藏锋清楚、隐起圆滑、雕磨并重,色彩多朱红。据清宫档案《进单》的不完全统计,乾隆年间两淮盐政官员吉庆、李质颖、江广达、全德等人向清廷养心殿、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进献的漆器达百余件套,品种达十余种,其中雕漆品达二十多件套。现故宫博物院、承德避暑山庄、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馆均有较多的扬州红雕漆藏品,其雕刻技艺,令人叹为观止。南京博物院现藏有两淮盐政进贡给承德避暑山庄的红雕漆御座,即为最好的见证。红雕漆宝座整体呈长方形,下有底座相连,前面设一脚踏。整个宝座满雕龙纹、蝠纹、勾连云纹、纹及贯套纹、石磬纹等,做工细腻、雕刻精细、富丽堂皇。另外,扬州博物馆红雕漆藏品也较多,其中,雕漆菱形花盆套,工艺极精,有高浮雕、浅浮雕、线刻等多种雕刻技法,其切、割、起、铲、剔、刻、刀法运用得非常娴熟、细腻。盆缘为六瓣花形,上刻二方连续缠枝花卉,虽为豆大的花卉,但花瓣、花蕊雕刻得极其细腻,盆缘边侧几何纹饰,粗细统一,比仪器刻作还要工整挺拔;盆身表面雕刻八幅四季花卉,以写实为主,花姿生动,偃仰有态,翻卷自然;花叶为高浮雕,立体感强,底纹为细密的几何纹饰,两者既有对比亦很协调,将其置于案上,通体富丽而高雅。

工艺不受画种限制

刻漆为漆器大类产品,分深刻、浅刻两种,以深刻为主。浅刻,又称漆皮雕,是以多种刀具刮刻漆皮,形成画面,浅刻多仿文人书画。无论深刻、浅刻全靠刻工勾、挑、刻、剔,来准确地表现笔意。刻漆工艺不受画种限制,既可工笔重彩,又可泼墨写意;用刀或顿挫,或流畅;线条或娟秀,或奔放,刀锋笔趣,相得益彰。扬州刻漆以卢葵生为代表。《桥西杂记》称他“雕刻山水花鸟之纹,悉臻妍巧。”《梦窗小牍》也说他“上刻折枝花卉或鸟兽虫鱼,皆非寻常画工所及。”卢葵生刻漆作品国内许多博物馆都有收藏,其中尤以故宫博物院藏的梅花纹黑漆臂搁最佳,臂搁作卷书形(长39公分),梅花采用了汪士慎的画稿,枝干运刀如作飞白,成功地模拟了渴毫在纸上所写出的笔触,这种线条看得出是一刀刻出来的。又如故宫博物院藏“卢葵生”款黑漆文具匣,盖面浅刻华人物山水,老人结跏趺坐于岩下,形态生动,笔意疏简,刀法变化,曲尽其妙,模拟出各种笔法,表现出原作的神似和气韵。

清代扬州刻漆多仿制“扬州八怪”书画条屏,郑板桥的竹,金农的梅,黄慎的人物,华的花鸟等常被选作刻漆图稿,或剔地阳纹,仿白描效果,在图案内外的漆地上播撒螺蚌沙屑;或阴刻线条,保留漆面,寥寥数刀,便成诗情画意,黑白对比,清逸出尘,简洁秀劲。如扬州博物馆所藏刻漆品中有一组“仿华(新罗山人)画意的彩刻漆四条屏”较为精致,是兼工的,画面从构图、造型到用笔都较好地表现出华的画风。其中一幅《荷花图》最令人赞叹,其荷花瓣线条采用剔地阳文的雕刻手法,细劲流畅、圆润,富有弹性的线条,足见雕刻艺人以刀之功夫,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荷花瓣硕大而娇嫩的质感。

书画名家设计画稿

扬州漆器不仅品种丰富,技艺精湛,而且具有浓郁的书卷气,这主要来自于八刻艺人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素养。他们有的得自家传,有的师承名人书画家,并与他们相互交流,切磋技艺,使其艺术非同一般。扬州八刻艺术具有浓郁的儒雅书卷气,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有名人书画家专门为八刻作品设计画稿或提供画稿。如:现安置在扬州“史公祠”享堂内的大型八宝灰梅花罩隔,是晚清扬州名画家李墅(字石湖),专门为这一罩隔拟写扬州八怪汪士慎的画稿。这件罩隔的形制比较特别,其内边缘是不规则的、曲里拐弯的流线型。李墅因材施意,他既拟写汪士慎的画稿,又自出机杼,构图与原作迥异,但勾勒、挥写用笔却得汪士慎用笔之神韵,创造性地绘成一幅适合其形的汪士慎大写意梅花图。整个画面构图严谨,繁枝密萼,疏密相间,气势宏伟;枝干粗细交错,生长自然,花朵偃仰相背,千姿百态……真不愧为名画家设计的画稿,极具汪士慎梅花的风神玉骨。这幅梅花图是先用刀在八宝灰地上雕刻纹样,后撒螺钿屑而成,其上雕刻刀法成功模拟出汪士慎用笔意趣,线条有粗有细,有方有圆,有顿有挫,有虚有实,有快有慢,形神兼备,是件极具文人书卷气的刻漆神品。

市场价值逐渐升温

漆器艺术品的制作难度是相当大的,技术要求也是比较高的,特别是雕漆艺术品制作周期更长,成本又高,因而艺术价值也就越高。目前,漆器艺术品的收藏日渐兴起,自2001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一件明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以1214.5万港元的高价拍出后,漆器的市场价值越来越被收藏者看好,尤其是国际性的大收藏家开始关注漆器艺术品。2004年香港苏富比又以1126.24万港元拍出一件明永乐剔红雕漆赶珠云纹盖盒;2006年在纽约苏富比又以119.2万美元拍出一件明永乐剔红庭院人物图大盘。由此可见,漆器艺术品有着较大的升值空间,为民间漆器收藏提供了条件。

不过,在日益看好的漆器收藏热中,收藏者一定要注意漆器的保存,它不像瓷器那么好收藏,需要保湿、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