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感恩父母”心理班会案例的设计、实施及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感恩父母”心理班会案例的设计、实施及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针对高职学生惘然、消极、由无助引发的敌对等状态,采纳“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主要观点,使用多种心理辅导方法和技术设计和实施“感恩父母”主题心理班会,以使高职学生产生充分的情感共鸣,得到责任和生命的力量,以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应对生活的挑战。

【关键词】“感恩父母” 心理班会 案例设计 实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99-02

一、活动背景

目前,在校的高职生大多是高考本科录取的落榜者。面对残酷的竞争现实,不少学生感到惘然,看不到希望,对未来的失去信心,表现出来的是消极、萎靡甚至是由无助引发的敌对状态等。因为这些表现,他们背负上了很多指责,如自我中心,把父母的无私付出、别人的慷慨相助视做理所当然,漠视各种情感、淡漠感恩意识等。然而,笔者通过观察、调查和访谈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具有很强烈的内心情感,他们重视各种感情,尤其是亲情。尽管他们绝大多数不否认自己与家长之间存在不理解、沟通困难等现象,但他们依然将亲情排列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的首位。

鉴于此,本文试图以感彩最浓的父母之情为切入点,设计主题为“感恩父母”的心理班会,借助高职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借“知感恩之理”,让他们产生充分的情感共鸣,得到责任和生命的力量,以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应对生活的挑战。

二、活动定位与目标

该主题班会定位为心理班会。

主题班会是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它侧重解决的是学生的政治倾向、思想倾向、社会倾向及高层次的社会定向等问题。心理班会不同于传统的主题班会。传统意义的主题班会,往往内容空洞、教学方法以灌输为主,阻止或阻碍了学生主自主、理性地思考,使教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引起学生逆反心理,起到反作用。而心理班会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引入主题班会,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使用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通过精心设计,实现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内心体验,从而实现“知、情、意”的提升。因此,心理班会的内容准备、心理辅导技术的操作是相当关键的环节。

本案例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目标有四:第一,通过设计隔空的情感交流环节,促进亲子间的深层次沟通、理解,深化情感教育;第二,通过相关影像、音频的呈现,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让其学会存感恩之心;第三,在感恩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报恩之责,发掘生命力量,激发其生活的动力,行报恩之事;第四,通过总结、引导,帮助学生在体验、反思后自我提升,实现感恩思想的升华。

三、活动准备与步骤

该活动需要作以下方面的准备:一是准备班会各环节背景音乐,搜集与亲情有关的感人素材,制作PPT;二是搜集家长工作影像,设计家长访谈提纲,做好访谈实录和剪辑(与家长阐明活动目的,请家长配合保密工作);三是搜集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影像;四是设计、绘制 “我说”亲情树;五是制作PPT。

活动步骤如下:第一,播放歌曲《父亲》,活动开始,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及活动目的。第二,播放感人PPT《小孩与树》(背景音乐《假如爱有天意》):PPT讲述一棵有求必应的大树和一个百求不厌的孩子的故事。第三,播放家长们辛勤工作的影像资料(背景音乐《天亮了》)。第四,播放网络视频《那一年的我们》:抽烟、喝酒,买名牌……第五,播放网络视频《这些年,藏在父亲心中的一些话》:视频上的父亲表达着孩子对自己的不理解,但是自己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孩子过得好。第六,播放剪辑好的本班家长采访录音,问题包括:(1)他(她)在你心目中是个怎样的孩子;(2)他(她)做过的让你最高兴的事;(3)你计算过在他(她)身上的花费吗;(4)希望他(她)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第七,由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感受或者经历。第八,请学生现场自行录制一段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话,要求学生在班会后给父母拨打电话的时候播放。第九,心理辅导教师做活动总结。第十,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思考生命责任,在卡片上写下此刻的决定以及对自己的祝福,并张贴在“我说”亲情树上。

四、活动分析与思考

班会取得较好效果,源于设计的周密,心理辅导方法和技术的合理选用。

(一)整体设计分析

本研究要解决的靶问题是学生迷茫、无助、丧失信心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它借助的是情感的唤醒力量。因此,本班会既是感恩教育,也是生命教育。那么,“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意义何在,它们的现状又如何?

一方面,近几年来,感恩教育已受到广泛重视,甚至有人呼吁将感恩条款列入《大学生守则》。但必须注意的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刻意强调和强行灌输的形式,使得感恩教育无法产生预期效果,甚至导致学生情感上的逆反。所以需要强调的是,“感恩”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它应该源自内心、出自真心,也就是说,它应该是一个关乎“知、情、意”的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校园危机事件的频发,“生命教育”也已经渐渐受到关注,那么生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其中之一就是为个体唤醒生命意识,使其充满生命活力,而“情”在这种唤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合上述两方面情况,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结合教学经验及课堂调查结果,本次感恩班会,拟定以“情”而且是学生最看重的“亲情”作为问题突破口。班会设计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感共鸣,帮助学生以“主动接受”的态度进行反思、获得感悟,从而实现态度、价值观的转变。总的来说,本次班会设计,遵循由“知”(班会步骤1~2)到“情”(班会步骤3~6)再上升到“意”(班会步骤7~10)的过程。

(二)具体实施分析

本次心理班会的开展,主要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依据,它讲究心理辅导方法、技术的运用。

1.方法。包括:

第一,朋辈心理辅导。根据朋辈心理辅导相关理论,具有相似成长经历、心理特点的朋友和同伴,相互理解,心理距离近,更容易产生一种共情的心理氛围。据此,本次班会将主持人设定为学生。在选拔上,选拔依据为主持人必须在班级中具有影响力、亲和力,言语上具备感染力。选定人选后,对其进行非言语行为及相关心理辅导技术、技巧的培训,以便其在班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第二,音乐心理调适。音乐是一种能够唤起相应的情绪情感体验和情感意象的艺术形式。它可以丰富情感,使人产生心理共鸣,进而产生更深刻的感悟。本次班会,应在各个环节中合理、准确地融入音乐,既有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比如《父亲》、《天亮了》,也有广泛传唱的经典老歌,如《烛光里的妈妈》,更不乏持久经典的纯音乐,如《假如爱有天意》。歌曲的选择,不是单纯的亲情歌曲堆积、拼凑,而要讲究贴合主题,“曲”能发挥作为背景音乐的潜移默化的情感暗示作用,而“词”又能传递一种生命的正能量。

第三,阅读疗法。阅读疗法,指的是同学阅读、学习书籍或相关资料,领悟其中的含义,以到达解决问题或自我成长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严格来说,本班会并没有使用而是借鉴了阅读疗法的内涵,选取了一些能对学生心理产生触动的文字、图片材料,如图片故事《小孩与树》以及诗歌《母亲,何以为报?》,通过材料的阅读,让学生产生“暗示―投射―升华”的心理过程,从情感共鸣中得到情感的支持。

此外,本班会还运用了个人经验分享的方法――让学生在班会结束前谈论个人的感受和观点,使学生通过倾听别人,反思自我,通过思考,提升自我;采用了布置真实任务的方法,如请学生现场给父母打电话或者录制一段最想对父母的话、用笔写下自己的反思及对未来的决定,这些任务,促进学生的情感表露,有助于情感的升华。

2.技术。班会合理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包括参与性技术倾听和情感反应,以及影响性技术面质、指导、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以及影响性概述。

其一“情感表达”、“自我开放”和“ 内容表达”技术。在班会中,主持者充当一个相当关键的角色,他要在串词中善用“内容表达”,准确传达各种信息,也要善用“情感表达”、“自我开放”等技术。如在看父母影像时,主持人指出“我们经常手机自拍,却几乎没有父母的照片”的问题,表达愧疚,向同学告之自己的情绪,这样,既能创设平等的氛围,又能引发同学反思。

其二,“面质”技术。在播放父母访谈录音,如回答“你希望他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时,很多父母的回答是:“希望很简单,就希望他幸福快乐。”“不需要他成为多么伟大的人,懂得回家就行。”等等。这实际上与很多同学内心所认定的父母希望很不一致,这个时候可以使用“面质”的技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误解,消除一些压力,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

其三,“倾听”、“情感反应”和“指导”、“影响性概述”等技术。尽管教师不是本次班会的主持者,但是他是参与者,因此要善用“倾听”和“情感反应”,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同时,教师还应该完成好“指导者”的角色,在参与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并总结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因此,教师在班会结束前的“影响性概述”非常必要而重要,它概括活动意义,又指导行为方式,更揭示活动深层次的内涵。但必须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和过程中,需要注意“度”,既要明确具体,也要委婉含蓄。

总之,本次班会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设计缜密,前期准备充分,并合理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它的相对成功,给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很大的提示――工作必须真正做到用“心”、动“情”。

【参考文献】

[1]张骞.感恩教育的解读与实施[J].当代教育科学,2011(11)

[2]谭志敏,郭亮.心理辅导技术在高校主题班会中的运用及其注意要点[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

[3]毛舒旦.高职院校隐形感恩教育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2012(4)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