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城市规划变革背景下的城市设计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城市规划变革背景下的城市设计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现代城市设计在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城市规划变革背景下城市设计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相关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改革;

中图分类号: TV984 文献标识码: A

1、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概述

城市规划是根据国民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并且结合相关的自然环境以及各种条件政府对其进行的相关发展规划,统筹兼顾、综合部署,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发展,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2、城市特色构成要素

2.1、 规划结构和布局

规划结构和布局是城市特色在空间上的投影。规划结构是一种综合各个方面的布局形态,主要包括了对城市用地功能、城市道路系统、城市河湖绿化系统等。具体的规划布局会涉及到居住区、开发区、街道、广场或某一建筑群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规划设计构思。城市的布局形态和规划布局的构思组成了城市特色的一个总体框架。每个人区域有着不同的特色和发展空间,构思奇巧的空间布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建筑的形象。

2.2、园林绿化

园林绿化给人民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增添了城市的生机,净化环境,强化特色。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很多城市也是比较重视城市的绿化的,所以现在不仅是城市绿化发展的很好,并且已经涉及到成熟的一些风景区和山林绿地,从而使得生态环境得到大大的改善。沈阳、郑州、合肥、成都等城市结合环境综合整治,利用水面建成的绿化带,现如今已成为城市景观的一大特色。所以要使园林绿化为城市增色,不仅需要重视街道绿化和居住区绿化,更要抓好河湖水面、公园、山林绿地与城市绿化的紧密结合,使其能够形成城市绿化系统。

2.3、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综合了各个方面的色彩,是一种美的反映,主要包括了建筑物、道路、广场、广告、车辆等人工装饰色彩和山林、绿化、天空、水色等自然色彩的综合反映。江浙一带是古朴的水乡景色,它主要以青瓦白墙的建筑,加上石桥和河流水色组成了城市色彩。青岛、威海等城市,蓝天、碧海、绿树、红瓦、黄墙,形成了海滨城市的优美色调。人们对色彩的喜爱常常会从内心感受来表达,各种环境人们对其色彩的感受和需求也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在阴雨多雾、阳光稀少的地区,人们会希望明快的色调来调整压抑的心理;在严寒的北方,炎热的南方,人们对色彩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成功的运用色彩是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气候以及人们的具体心里想法和要求,使人工色彩既能弥补自然色彩的不足,又能适应人们的心理需要,从而使城市环境变得更加美丽迷人,更加富有特色。

3、城市设计科学的不足

①工作周期短

就目前的很多城市的需求情况来看,设计任务要求时间短,工作量大是遇到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因此会缩短前期的相关准备工作,特别是设计所在地没有常驻机构的外来设计单位,会缺乏对设计对象城市长期的资料积累和直观感受,也就不会在设计前期很充分的了解城市环境以及人文历史、城市经济等。在设计周期短的压力下,将己有的城市设计成果进行适度修改,成为一些设计单位的常用手法;由于没有充分了解设计对象城市的具体情况,缺乏足够的设计依据,设计方案往往与城市实际发展条件不符,与城市原有的生成形态和文化背景会出现很大的差异,由此造成许多城市设计成果徒有美好的设想,却缺乏实施的坚实基础。

②个人主观性强

设计工作往往不可避免的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性色彩,在建筑设计领域,最终的建筑形象、建筑风格往往就是建筑师个人的风格和偏好。当设计的尺度放大到更大范围的城市区域时,城市设计者个人的主观想法就会产生局限性。城市功能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其的规划设计需要更多的理性判断和客观分析、更多的从公众利益和社会价值出发思考城市问题,个人偏好需要降为其次。而面对要求快速成型的设计方案,设计者对公共利益和社会价值的深入思考显然是不足的。

③城市设计理论的系统性不足

我国城市设计领域对于国际理论思潮的很多方面都有涉及,但是与国外的城市设计思潮相比,我们的理论在繁荣多元的探讨方面略显不足,尤其是缺乏系统化的研究。城市设计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不足导致了在城市设计实践中出现了随意性较强,方法各异的局面。各时各地的城市设计目标、设计任务、设计方法流程甚至大相径庭。这其中就难免会出现城市设计工作混乱无序、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使城市设计的科学性大大降低。

4、物质承载系统的实施方法与手段

4.1、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可以分为市域城市形态和主城区城市形态两种。

市域的城市形态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整个区域内的所有城市情况,除了设计本身的城市外,与周边城市相互协调,形成城市群,共谋利益、共同发展,以共赢为基础目标,集约化发展。这样的发展模式从形象上来说有

利于提升城市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说可以避免重复建设、避免产业的恶意竞争和资源的浪费。

主城区形态直接影响到城市发展和城市形象。在城市形象设计过程中,应该遵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等上位规划的要求,同时也要针对一些上位规划中规定的城市形态进行简单的调整,争取达到打造独特的城市形态的目的。

4.2、城市公共空间

①城市街道空间打造一一步行优先,道路顺畅:

街道空间是城市中非常重要的公共空间,除了正常的交通功能外,还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生活功能。我国大中城市步行通勤量占到了总出行量的约1 /3,因此,我们必须对街道空间的建设加以重视,打造良好、舒适的不行空间环境。建议将各类步行道整合成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步行商业街、步行文化街、步行休闲街等主题街道。

②城市广场空间打造一一文化先行,品质优先:

打造良好的城市广场空间需要结合城市的特色和历史,利用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建筑艺术、环境艺术来表现广场空间,利用各色活动来展示广场空间,同时提高广场空间的人气,从而达到展示城市环境和城市文化的目的。

③多样发展,提升活力原则:

城市公共空间正在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空间形态还是活动种类甚至是使用人群,这种多元化的发展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应在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特色的前提下丰富公共空间的功能与形式,提升城市活力。

4.3、城市建筑

①建筑风格:建筑风格的形成主要与所在的地域有关,同时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等都会影响建筑风格。在建筑风格的处理上,也应该从建筑布局、建筑形态、建筑手法的运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城市原有建筑为基础,不能标新立异,忽略城市总体风格和己有的建筑风格。

②建筑色彩:建筑的色彩构成了城市的主色彩基调,是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元素,是城市形象和艺术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一个城市形象的好坏,建筑色彩的艺术感首当其冲,特别是城市当中的一些富有代表性的建筑,其自身色彩都应具有地方特色,协调一致,合理搭配。

③建筑高度:在各个组团中考虑不同的簇群式高层建筑布置,形成明显的城市轮廓线,而不是撒芝麻一样的均质对待。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应与居住、开放空间混合布置,提高老百姓对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增加幸福感。

综上所述,城市的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的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它不仅需要城市规划的科学指导,创造性的规划设计,还需要很多的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应体现各个方面的理念,从而保证城市的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亮.中国城市规划变革背景下的城市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06.

[2]张.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初探[D].天津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