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们喜欢《大话西游》什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话西游》在祖国大陆播放以来,特别受到大学生群体的欢迎,大学生们到底喜欢《大话西游》什么?这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仅涉及到现代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现状、美学取向和文化价值变迁,而且还可能会引起许多令人反省的社会思索和对当代大学生社会态度的重构。
一 《大话西游》――后现代文化的艺术载体
《大话西游》里,观音还是那个观音,悟空却已不是那个悟空,连唐僧也变了,变得入世、现代、随和了。这可以从《大话西游》开头三个人物的对白看得出来。
观 音:孙悟空,你这个畜牲,你本来答应如来佛祖护送你师傅唐三藏去取西经,你居然跟牛魔王串通起来要吃你师傅,你知道不知道你犯了弥天大罪?
孙悟空:少罗嗦!你追了我三天三夜,因为你是女人我才不杀你,不要以为我怕了你了!
唐 僧:悟空,你怎么可以这样跟观音姐姐讲话呢?
这三段话基本上就为三个人物各自定了文化基调。如果说观音代表传统文化、悟空代表现代文化的话,那么唐僧在这里则是后现代文化的代表了。虽然当代大学生喜欢孙悟空反权威、反说教的叛逆精神,敢爱敢恨、敢骂敢打的率直作为和一万年承诺的至真爱情,但是,对它的化身“至尊宝”强烈的控制欲、仇恨欲、恶俗癖和形而上学的信口开河,恐怕他们也是不敢苟同的。按照孙悟空自己所代表的现代文化的观点,爱一个人怎么能不需要对他(她)进行分析呢?
而真正震撼当代大学生心灵的不是“至尊宝”的爱恨分明、爱有等差的分别之心,而是以唐僧和菩提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者的“爱无等差”之心。在盘丝洞,菩提和“自尊宝”有这样一段对话:
菩 提:紫霞在你心中是不是一个惊叹号,还是一个句号,你脑袋里是不是充满了问号……
至尊宝:紫霞只不过是一个我认识的人!我以前说过一个谎话骗她,现在只不过心里面有点内疚而已。我越来越讨厌她了!我明天就要结婚了,你想怎么样嘛!
菩 提:有一天当你发觉你爱上一个你讨厌的人,这段感情才是最要命的!
至尊宝:可是我怎么会爱上一个我讨厌的人呢?请你给我一个理由好不好?拜托!
菩 提: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至尊宝:不需要吗?
菩 提:需要吗?
至尊宝:不需要吗?
菩 提:需要吗?
至尊宝:不需要吗?
菩 提:哎,我是跟你研究研究嘛,干嘛那么认真呢?需要吗?(转身走了)
这段话以及这种思维方式是许多大学生所特别喜欢的,殊不知把它们连在一起混用而忘记了它们所代表的不同文化形态,对上士来说可能代表一种文化境界,对下士来说则可能是一种文化糊涂。这段话典型地代表了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也可看作是现代性的自我分裂:“至尊宝”坚持现代文化的“理性”原则,追求“爱”的理由,而菩提则坚持后现代文化的“直觉”原则,提出“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这样震聋发聩的诘问,代表着后现代文化对“理性”的质疑和挑战!鉴于《大话西游》中的人物都反映了现代性的自我分裂,即都有两个“我”,如紫霞和青霞,春三十娘和白晶晶,铁扇公主和香香,孙悟空和至尊宝……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菩提是唐僧的另一个“我”。这样看来,与其说《大话西游》是在用后现代文化解读爱情,不如说它在用爱情诠释后现代文化!《大话西游》的微言大义就在于此!
你看,唐僧在整个《大话西游》里所说的话虽然不多,总共也不过十来句,且字字平淡无奇,但句句暗藏“玄机”,已成为大学生们的经典语录,例如:
唐 僧:你想要啊?悟空,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难道你真的想要吗?
后现代文化从本性上是反对“宏大话语”的,编者之所以把这部后现代主义的搞笑剧叫做“大话西游”,也许正是想要受众通过象唐僧这样的“小话语”来发现其“微言大义”。
最后再看:
唐 僧:唉,那个金刚圈尺寸太差,前重后轻左宽右窄,他带上之后很不舒服,整晚失眠,会连累我嘛!他虽然是个猴子,可是你也不能这样对他,官府知道了会说我虐待动物的!说起那个金刚圈,去年我在陈家村认识了一位铁匠,他手工精美、价钱又公道、童叟无欺,干脆我介绍你再定做一个吧!
这次轮到观音和悟空同时对唐僧说“闭咀”了,并且他们同时用手掐唐僧的脖子,欲置唐僧于死地而后快。这里形象地体现了后现代文化所处的险恶环境和不幸遭遇。后现代文化时常被误作是对现代文化的简单否定,因而受到现代文化的攻击;作为现化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或一个发展阶段,它又受到传统文化的反对,尽管它在某种意义上是向传统人本文化的一种复归。在这段话里,作为后现代文化的代表唐僧,他对传统文化的代表观音菩萨犯有大不敬之罪,又不被现代文化的代表“至尊宝”所理解(尽管在《大话西游》里,他始终是站在现化文化的代表孙悟空一边说话的),所以唐僧同时受到二人的夹击就不难理解了。不过毕竟观音定力高强,赶快把手缩回,忙说“罪过!罪过!”
这段话里有三个惊叹号,每一个惊叹号前表示一层意思,按“常理”说,唐僧说完了前两层意思就该停止了。虽然也冒犯了观音,但仍属于抗辩的性质,情有可原。但他还要继续说下去,唠唠道道些好象是不着边际的“废话”。作者原以为这是编剧为了搞笑而故意增加的噱头。后经仔细研究,发现其中另有文章。按照编剧对唐僧的后现代文化定位,后一段话是非说不可的,因为它不仅表达了唐僧对观音权威和法力的亵渎,而且也表达了后现化文化对现化文化的认同和对传统文化的挑战。
二 《大话西游》――现代大学生的爱情颂歌
也许是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上的特定状态,当代大学生对《大话西游》把什么都解构了、看透了但唯独没有解构、看透爱情这一点特别欣赏。爱情在当代大学生这里依然是崇高神圣的,菩提的一句“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已成为大学生的爱情宗教。他们对爱情的定义或诠释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爱是永恒的,不需要理由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话西游》,特别是它的下部《大圣结婚》简直就是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宣言!以下关于爱情的描写,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口头禅。首先请看“至尊宝”向“白晶晶”的爱情表白:
至尊宝:不错。自从看到晶晶姑娘之后,我决定改过自新不再作贼,为了表示对姑娘的诚意,我不要再看见以前的我……
“至尊宝”的初恋对象是一个叫“白晶晶”的姑娘,也就是白骨精,只因五百年前与孙悟空惹下一段情缘,因此她怀着爱恨交织的心情来五岳山寻找孙悟空的托世“至尊宝”。想不到“至尊宝”对“白晶晶”一见钟情,决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为了讨好白姑娘,“至尊宝”洗心革面,向她承诺从此不再做山贼了,可见爱情的力量是何其强大!
再请看“白晶晶”的爱情宣言:
至尊宝:你中的毒越来越深,再不解会死的。
白晶晶:解了又怎么样,不开心长生不死也没用,开心就算只活几天也足够了。
至尊宝:如果我告诉你我不是孙悟空你会怎么样?
白晶晶:我会杀了你!
至尊宝:我真的不是孙悟空!这块真的是照妖镜,照照看就知道了。
白晶晶:什么?你不是他!
至尊宝:不是。
白晶晶:你不怕我杀了你吗?
至尊宝:怕!不过没办法,因为我不希望你看到我的时候,心里面却想着另外一个人。
白晶晶:哇--!(大哭)
(至尊宝想上前安慰,又恐唐突佳人,不料晶晶却主动投怀送抱,俩人感情冲动,一触即发。)
至尊宝:来吧!
白晶晶:来就来!
(俩人宽衣解带。)
至尊宝:他母亲的,是谁绑的,那么紧!
白晶晶:我来解!(解着解着突然推开至尊宝,大哭起来)
至尊宝:对不起啊,我不是故意的,我是看你那么冲动,配合你一下而已,我虽然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也不至于趁人之危啊!
这段话已经成为一些大学生爱情生活的座右铭。
“至尊宝”的第二次爱情是与一个叫紫霞的少女之间发生的,也就是给他脚上三颗痣的人。如果说“至尊宝”与白骨精的初恋是一场喜剧的话,那么他与紫霞的再恋则纯粹是一场悲剧。当紫霞姑娘把从未离开己身的紫青宝剑交给孙悟空,孙悟空“嚓”的一声把宝剑看了看,又插入鞘中的时候,紫霞姑娘的心跳得很厉害,想不到自己的心上人居然是他!经过一番动人心弦的示爱和调情后,紫霞终于让“至尊宝”知道她的心上人就是他,然后:
紫 霞:那我们大家立刻开始这段感情吧!
至尊宝:好,就立刻开始!
紫 霞:你先亲我一下!
然而,就在紫霞姑娘主动投怀送抱的时候,不知是“至尊宝”哪根筋不对,还是天意使然,“至尊宝”却百般拒绝与紫霞亲热的要求,最后竟然粗暴地一把把紫霞姑娘推开,这大大伤了紫霞的心。她心灰意冷,在被牛魔王强行掳去后虽被迫答应了牛魔王的求婚要求,但她一直对她与“至尊宝”的爱情抱有美好的憧憬和坚定的信念,因为她相信缘份和命运。
当“至尊宝”从蛤蟆精那里得知,紫霞曾经发过一个誓,如果谁能把紫青宝剑拔出鞘的话,就是她的如意郎君时,不觉惊讶和浑身一震,紫青宝剑从他怀里掉了出来。牛魔王说:“让我来!”紫霞一边抢先拾起宝剑,一边否认“没有这种事”,“这把剑谁拔得出谁拔不出根本没有关系。”说完就往后院走去,“至尊宝”赶来找紫霞,紫霞突然拔出宝剑抵在“至尊宝”的咽喉上。
紫 霞:你再往前半步我就把你杀了!
至尊宝:你应该这么做。我也应该死。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犹豫了!如果上天能够再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这时的“至尊宝”已经知道自己是孙悟空,担负着保护唐僧去取西经的历史重任,他明明知道自己与紫霞的这段感情不会有结果,但是他仍然坚持要再说“一个谎”。这样至真至诚的爱情表白怎么可能是谎言呢?如果说是,那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动听的谎言。对于紫霞来说,当她把“至尊宝”又变回孙悟宝的时候,她不知道她与他的这段感情就注定是一个悲剧。后来,紫霞为保护孙悟空而被牛魔王一钢叉剌中,临终前她依然无怨无悔地说: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
这就是说感情没有欺骗她,天意如此,她死而无憾!孙悟空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因为他一动人间真情,头上的金箍就越收越紧,苦不堪言。在这里,与其说这是造化弄人,不如说是现代性的二律背反!在现代性那里,理智和感情、天理和人欲是不可能最终统一起来的。
悲剧归悲剧,但它却给人以纯洁、完美、崇高、神圣的艺术享受。当孙悟空在七彩天空中抱着紫霞,倾听她最后的爱情遗言,然后痛苦地看着紫霞悄然飘逝的时候,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悲壮美场面!试问,在众多的言情作品中,甚至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如此至真至诚、至纯至洁、至神至圣的爱情颂歌吗?说句实在话,在这里受到感动的,不仅仅是大学生而已!
三 《大话西游》――现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作为一部宣扬后现代文化的艺术作品,《大话西游》受到现代大学生的喜欢是必然的,这是因为后现代文化的价值观与现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是不谋而合的。
作为现代性的第五种表现形式,后现代文化充其量是现代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它不是与现代文化对立的,而是与现代文化一致的,它力图用挑战现代文化基本假设的形式来补充、发展、完善现代文化。这就是为什么在菩提老祖和至尊宝那段代表后现代文化向现代文化挑战的对话中,在菩提连连发出几个“需要吗?”的诘问后,面对自以为是、气势汹汹的至尊宝“不需要吗?”的反问,他不得不说:“哎,我是跟你研究一下嘛,干嘛那么认真呢?”最后又说一句“需要吗?”干脆转身走了。这说明,编剧对后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关系的把握是很准确的,后现代文化从来没有以取而代之的姿态来对待现代文化,而只是在它内部与它一起讨论现代文化绝对化的背景假设对不对,现代化话语中的某些概念是否需要修改以便更好地反映高(后)现代的社会现实,如此等等。
现代大学生实际上是被涵盖在现代文化的主流之内的,其文化(如果说他们已经发展出自己的文化的话)在本质上依然属于现代文化,但从其形式上看它是现代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形态。这种亚文化形态在流行歌曲、文学艺术、戏剧电影和电视娱乐节目以及在现代青年的日常生活中早就有所表现了,从崔健的“一无所有”,到“小燕子”的“我就是这个姑娘”,再到“至尊宝”“爱你一万年”的爱情宣言,从某种意义上它们都在催发一种“新新文化”的产生。象“小燕子”那种自由飞翔,又象“至尊宝”那样自尊坚固,这就是“新新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这种“新新文化”的后现代性开始尚不明显,但随着《大话西游》在大学校园里的迅速传播,其后现代文化的性质变得越来越突出,已变成一种自觉的认同了。“新新文化”的后现代性表现为以下特质:
俗:像后现代文化一样,“新新文化”是一种俗文化,俗文化有世俗文化、物质文化和大众文化三层含义。作为一种世俗文化,它是与神圣文化相对立的,是一种蔑视神权的文化;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它是与精神文化相对立的,是一种蔑视理性重视感情的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它又是反对英雄崇拜的,是一种蔑视王权和精英的平民文化。
媚:“新新文化”又是一种媚情文化,它是以感情为中心的文化。媚情和世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人类的理性和信仰这些高级需要趋向于衰微的时候,人类的感性和情绪这些低级需要就逐渐上升到主导地位,人类的原始兴趣和追求在“闲着没事”的时候最容易被唤起。正像在《大话西游》中所表现的那样,媚文化是对爱情的一种张扬,用后现代文化对爱情进行重新诠释,不是说它对爱情一点也没有解构,爱情本身作为一种终极价值在这里依然很崇高,但是,其表达方式却变得十分随便了。当至尊宝提出“来吧!”白晶晶则立即用“来就来”作出反应,并忙解带宽衣,看不出任何人有半点羞涩和踌躇。像这类事情在他们这个年龄,能这样拿得起,放得下,媚而不淫,进退有度,不是比那些“养情人”、“包二奶”的腐败分子更纯洁吗?
独:“新新文化”是一种崇尚独立价值的文化。尽管他们大部分是70年代后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但他们的独立意识却特别强。他们并没有被他们的双亲宠坏,在学习、工作、生活和交际方面都很有自己的主见,对人生各种问题都能够拿得起,放得下。他们既不依赖组织,又不依赖家庭,而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即使有的家长有能力在社会上为他们谋取较好的职业和前途,这些“新新”一簇也不愿意到这些靠人际关系跑来的工作岗位任职。这种独立不倚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反应了新生代的自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不与世俗环境同流合污的“另类”情感。
特:“新新”文化的独立价值特质同时决定了它的特行品质。特行就是现代大学生表现个性魅力和风彩的独特行为,在许多方面(包括穿着打扮和行为举止),他们不愿意赶时髦,随大流,反映出多样性的审美情趣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与其说特行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个性表现,不如说是他们的存在哲学。英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说:“我思故我在。”现代大学生则反其道而行之,追求个性,按照自我的独特方式存在、生活,信奉“我特故我在。”他们认为,最终决定一个人存在价值的不是思考和思想,而是那种独特的思考和独特的思想。这是因为人人都会思考,人人都有思想,只有思考独特,才能思想独特,而只有思想独特,才能存在独特,才能不再是别人的影子或附属物。特行还有行动哲学的涵义,“我存在,我行动;我存在,我主张。”这十二个字把行动哲学的意义说得一清二楚。只有行动和主张才能表明人的存在,没有行动和主张,人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
嫩:“新新文化”的第五个特质是稚嫩。稚嫩即幼稚化倾向,例如,据媒体报导,上海的大学生叼奶咀、用奶瓶,穿着打扮越来越幼稚化。它反映了一些大学生不愿长大、拒绝成熟的一面。这种情况的造成,有他们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上的客观原因。从家庭环境看,这一代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弟妹的出现会产生两种效应:第一、对他们的双亲来说,他们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第二、对独生子女本身来说,他们的独霸地位永远不会被罢黜,只有与其竞争的另外孩子的出现,才会促进他们的成熟和责任心的发展。但是,他们知道这种状况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在其实际担负社会分配给他们的角色以前,这种成熟和责任心一直处于若无若有的潜伏状态。这里包含着十分复杂的涵义:也许是为了迎合社会对他们的角色期待,也许是为了逃避肮脏的世俗环境,包含着几分自嘲,几许清高,几多无奈。
四 《大话西游》――现代大学生的自我实现
大学生喜欢《大话西游》,还因为通过“至尊宝”这个艺术形象,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得到了艺术地实现。
转型期的现代大学生目前正处于低稳定型的心理状态,即关注的低层次和思考的低标准状态。经历了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在关注社会和关注自我、目标理性和工具理性循环法则的交互作用下,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社会心态恰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不过,这种平衡是在低层次(关注自我)和低标准(工具理性)上的平衡。
正因为如此,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在高校校园里发生了一种“郁闷”流行病。这种流行病的症侯就是内心郁闷,自我压抑。
正是在这种校园气氛下,《大话西游》传到了大学校园,来到了每一间学生宿舍里,其颇具生活化、平民化和解构化的语言让大学生们有耳目一新之感。特别重要的是,在《大话西游》中,孙悟空由一个除妖降魔的齐天大圣,变成了一个以抢劫为生的无法无天的山贼,即从“超我”又回到了“本我”。“至尊宝”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叛逆性格和颠复精神让每一个大学生为之一振!
当然,艺术的叛逆并不是真正的叛逆,游戏的颠复也并不是真正的颠复,但至少在现代大学生的“本我”里,这种叛逆和颠复是原来就有的。这就是现代大学生更加认同和喜欢“至尊宝”而不是孙悟空的原因。在“至尊宝”身上,大学生们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再也不要戴上假面具生活,头上也没有了“金刚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但是,孙悟空这种“本我”的获得,是以“至尊宝”整日被人追杀的险恶江湖生活和无穷法力的损失为代价的。在“至尊宝”的潜意识里,他也总想找回以前的自我,他做梦经常回到以前的水帘洞,有一个声音总在呼唤着他:
画外音:孙悟空,你当年罪恶滔天,希望你今生会大彻大悟,痛改前非!
至尊宝:谁在说话?
画外音:五百年前你师傅唐三藏为了赎你一命,牺牲了他自己,玉皇大帝特意安排你五百年后重投人间,希望你能学你师傅一样舍己为人,把你过去的一切罪孽洗清,只要你肯自愿带上金刚圈,肯改过自新,就可以变回法力无边的齐天大圣,到时候你就要负起取西经的重任,把历史重改,不过从此人间一切与你无关,再不能有半点半点留恋,要全心皈依我佛。你还没有变成真正的孙悟空托世,这是因为你还没有遇上那个给你三颗痣的人,当你遇上他之后你的一生就会改变。
特别有意思的是,把“至尊宝”又变为孙悟空的人正是他的心上人紫霞姑娘。通过她,孙悟空又找回了自我,在痛苦的自我抉择中,甚至不惜牺牲真正的爱情,他又走上了皈依正途。
但是,在孙悟空随着唐僧去取西经的途中发生的一件事让大学生们回味无穷。在一个城楼上,一个酷似“至尊宝”的男子和一个酷似“紫霞”的女子对峙了三天三夜,女子让男子亲她,男子就是不肯。孙悟空使了一个法术让他们如愿以偿,正在他们亲热的当儿,酷似“紫霞”的女子有意无意地看到城楼下的孙悟空,感到似曾相识,告诉身边的男子说,这个人有点怪怪的。那个酷似“至尊宝”的男子则说:“他像一条狗。”这说明,尽管已经走上正途,但是孙悟空的“本我”对其重新皈依的评价是不满和自贬的。
不管怎样,人总是要成长的。相信现代大学生从《大话西游》里所得到的决不仅仅是情绪的宣泄和一时感官的痛快,他们从中也学会了思索,锻炼了成熟。从过程上看,《大话西游》好像把什么都解构了,但是,从结果上看,它好像什么也没有解构,世界依旧,人生依旧,爱情依旧,信仰依旧。这个曲折的人生过程和痛苦的自我分裂,凡过来人都经历过,未过来人必然也要遭遇到,何必对现代大学生这样苟求呢!?
编后记
《大话西游》热似乎尚未褪尽。这股热颇为引人瞩目。本刊特请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夏学銮先生撰文,对此现象作了剖析。欢迎读者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