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莫把“略读课”上成“精读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莫把“略读课”上成“精读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073-02

中国目前所使用的几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每组课文以一个主题组成,每组课文围绕主题设置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般情况下,我们教师要把精读课文当“精读课”来教,把略读课文当“略读课”来教,以此来体现两种课型不同的教学特点、教学作用。而现状是在处理“略读课”时,却出现了两种症状:一是把“略读课”完全当“精读课”来教,从字词到篇章,从语法修辞到思想感情,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另一种是把“略读课”只是粗略地教,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此文,我就针对第一种症状,即把“略读课”完全当“精读课”来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略读课”的功能

叶圣陶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题,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由此可看出:“略读课”上主要是让学生应用、巩固从“精读课”上习得的经验、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半独立阅读,着重是用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进而应用这些方法、经验去读课外的“单篇短文”,甚至“长篇巨著”。

二、明确“略读课”的教学要求

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明确“略读课”的目标要“简”

略读课的目标不易过高、过细、过全,力求“一课一得”。如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月下桨声》,我在教学这课时把教学目标定为:1.认识生字,理解新词。2.把握主要内容。3.画出文中描写小女孩神态、外貌、动作的语句,体会小女孩勤劳、诚实、淳朴的美德,并受到感染;进而学习作者表达人物特点的方法。这样确定的目标就比较精简,又体现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阅读课文,要注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及表现这种特点的方法。”

四、明确“略读课”的结构要“粗”

略读课教学有三项基本任务:(1)了解“写了什么”。(2)看看“哪些地方印象特别深”。(3)说说“有什么感受”。也就是沈大安老师提出略读课教学的“三读”策略:“一读知大意;二读抓重点;三读谈感受。”我还是以《月下浆声》为例来感受教师精巧的设计。

板块一:自读,学生质疑,师生梳理着重研究的问题。(梳理后确定的问题如,课文讲述一件什么故事?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看出小女孩是这样的人?)

板块二:围绕问题自学、交流、朗读。(紧扣课文中描写小女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去自己勾画、交流、适当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的特点及这些语句在表达上的作用。)

板块三:谈学后感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经历过的、亲眼见过的、课外读到的类似小女孩做的事例。并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去搜集、去读这种类似的文章,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会。)

五、明确“略读课”教学的三种基本模式

略读课教学不应有僵死、凝固的模式,但应有与它的性质和定位相应的基本模式。

1.方法迁移式。这是略读课最一般、最基础的模式,可以称为“母式”,其他模式大都由此演变而来,可称为“子式”。其教学步骤大致是:第一步,由本组课文的主题切入,进而总结本组精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导入新课。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大致内容。在这一步骤里,还应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上下文自学生字、新词,教师适当进行检查。第三步,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问题可以针对课文思想内容,也可以针对课文的表达形式,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书,运用从精读课中习得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而后交流收获,组织评价。第四步,赏析精彩片段。第五步,总结延伸,尽可能沟通内外联系,鼓励学生课外完全独立地阅读。

2.质疑解疑式。“方法迁移式”变式之一。教学步骤与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问题是由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提出的,师生一道整合为一两个问题,作为全班共同学习、探究的目标。进入新课程改革后,不少教师在精读课中也采用质疑解疑模式,但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往往相机把课文的重点词句拎出来,通过精心的设问,引导他们细致地“咬嚼”和深入地“解悟”,并把有感情朗读巧妙地、和谐地穿插其中。略读课则应减少设问和穿插,以交流学习收获并进行评价即可。

3.比较阅读式。“方法迁移式”变式之二。教学步骤也与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教学内容。现行教材都是以主题组成,同组课文往往拥有共同的主题,文章的不同大多表现为题材和形式的不同。教师精心筛选比较视点,让学生就选材和写法的异同展开探究。由于略读课是连接课内外阅读的桥梁,也可选择主题相同的课外文章与略读课文进行比较。

六、明确“略读课”教学设计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略读课文的后面,我一般都编排了一两个问题,这一两个问题就是教学的目标,紧扣这一两个重、难点问题去组织教学,就能抓住“略读课”的精髓,就能上出“略读课“的味道。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彩票》一文时,我是这样围绕课后的两个问题去设计教学环节的。在导课、读准读通课文后,我让学生读读课后的两个问题:1.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林海燕是怎样把中奖彩票交给中奖人的。2.为什么称林海燕是“真诚得有些‘愚蠢’的普通人”?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读,自己动笔勾画语句,自己动笔批注,让学生自己试说答案。接着全班交流,对体会出的几个重点语句进行适当的感情朗读指导,深化学生的感悟。最后紧扣课后的拓展题,让学生帮那位中奖人设计一下锦旗上写的话;并交流学生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或搜集到的讲诚信、不讲诚信的故事。

这样的教学设计,目标准确精简,结构简约,方法上教师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上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逐渐懂得预习时紧扣课后练习题来自学,那是一条直接有效的方法。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精读课文当略读课文来教,或略读课文当精读课文教,这都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我们要明晰:“略读课”和“精读课”的要求、功能、目标都不一样,所以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不一样,千万别把“略读课”当成完全的“精读课”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