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三岗并举、六方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三岗并举、六方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结合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实践,对“三岗并举六方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六阶段、双柔性”教学组织模式进行总结分析,旨在对研究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组织模式等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三岗并举;六方对接;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150-02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纲要指出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某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结合专业历史优势和自身特色,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课堂形态和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实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该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以工程测量技术岗位群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铁路、公路、建筑等土木工程施工企业为服务对象,以测绘新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了“三岗并举、六方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

“三岗并举”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紧围绕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控制测量员”、“施工测量员”、“测图员”三个核心岗位,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六方对接”是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顶岗实习与就业对接、学习实践与技术服务对接。“六方对接” 始终贯穿于岗位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强调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三岗并举、六方对接”人才培养模式(见下页图1)。

教学组织模式改革

改革教学组织模式,把课堂搬到施工工地、实训实习基地,使教学贴近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推行“六阶段、双柔性”的教学组织模式。“六阶段”是指按照“基本能力培养—适应能力培养—核心能力培养—拓展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六个阶段组织教学,逐级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双柔性”是指在培养过程中的现场教学及顶岗实习环节根据工程施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按照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柔性安排人才培养的时间节点,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相一致。“六阶段、双柔性”教学组织模式(见图2)。

第一阶段:“岗位基本能力”培养阶段(2学期) 该阶段能力培养在校内进行,学段为2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基本能力。在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和基本职业能力。

第二阶段:“岗位适应能力”培养阶段(0.5学期) 该阶段能力培养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为柔性学段,时间为0.5学期。将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如“线桥隧施工测量”、“工程控制测量”、“数字化测图”等放在施工现场,采用现场教学,由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共同指导,进行控制测量员、施工测量员、测图员的岗位适应能力训练。根据工程施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按照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灵活安排教学时间,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一致,确保现场教学的针对性。学生在现场教学期间直接在生产第一线接受真实生产环境与企业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以及真刀真枪的操作训练,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第三阶段:“岗位核心能力”培养阶段(1.5学期) 该阶段能力培养在校内进行,学段为1.5学期。紧紧围绕控制测量员、施工测量员、测图员的岗位核心能力,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标准渗透到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性实训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学生在此阶段应及时参加控制测量工、工程测量工的职业技能鉴定,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第四阶段:“岗位拓展能力”培养阶段(0.5学期) 该阶段能力培养在校内进行,学段为0.5学期。核心技能模块突出“一专”,拓展能力模块对应“多能”,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3S技术实训室、变形监测实训场,采取“教学做思”合一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学生在此阶段可参加拓展方向的相应职业技能鉴定,考取资格证书。

第五阶段:“岗位综合能力”培养阶段(1学期) 该阶段能力培养在校外实训基地、就业单位进行,为柔性学段,时间为1学期。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施工现场,由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为辅)共同指导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实现与就业岗位对接,体验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强化学生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效率意识。通过生产一线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群需求的综合业务素质,树立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吃苦精神。

第六阶段:“岗位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阶段(0.5学期) 该阶段能力培养在校内完成,学段为0.5学期。学生在完成顶岗实习后返回学校,根据企业及其自身反馈,对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技能弱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授课与操作提高训练,并结合顶岗实习内容进行毕业设计,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得到梳理和总结,使其岗位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升。

结语

该高职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现已构建了一整套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优化、专兼职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了一个集“现代化、职业性、开放性、标准化、全方位”为一体的测绘综合实训基地,设立了一批关系友好、实力雄厚的校外实训基地,全方位保证了“三岗并举、六方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和“六阶段、双柔性”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毕业生在就业率、就业质量、工作业绩、核心能力掌握情况、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方面都有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红.高职高专院校测绘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测绘通报,2009(1).

[2]魏旭东.高职高专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测绘通报,2006(3).

[3]冯大富,邓军.基于项目导向的工程测量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8).

[4]王德利,薄志义,李长青.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5]赵文亮.测量工程专业“一平台多模块”培养模式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作者简介:

姜留涛(1982—),男,河南太康人,硕士,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工程系办公室主任,讲师,国家注册测绘师,研究方向为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与科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