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开展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有其原则可循。实施中应注重时间上将集中评价和日常评价相结合,主体上将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载体上将班级日常与综合实践相结合,方式上将个体评价和捆绑评价相结合,方法上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类型上将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相结合,而班主任作为机制实施流程中最重要的角色,应确保角色到位、明确角色定位、优化角色呈现,科学实施社会责任感评价活动。

关 键 词社会责任感培养;评价机制;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4-00-04

学生发展需要通过教育评价来推动,对其发展质量,也需要通过教育评价来呈现。实践表明,高中生社会责任感评价的开展需要在教育学、德育论、认知心理学、组织管理学等理论基础上,遵循评价指向的发展性、评价立场的客观性、评价指标的多元性、评价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方式的综合性等原则,构建其独有的评价机制。为此,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社会责任感的养成”这一目标指向拆解成“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对人类、对自然”五项指标,每项指标都涉及几个目标,由此构建了多元、立体的评价体系,并形成了若干实施策略。

一、时空拉伸:集中评价和日常评价结合

集中评价指“以较长的一个周期为单位,如一个月、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全学段等,所开展的学生评价工作”,其特点是“容易将零散的育人资源汇聚,将学生发展意识化、积淀化,从而形成新的发展基础”。[1]我们通常开展的每月“班级之星”、每季“感动人物”评比、学期末评定、年度总结评优等活动,都属于集中评价。

日常评价指“在每一周甚至每一天,有组织地开展的评价或高度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评价”,其特点是“密度高、渗透性强、时效性显著”,它更关注“动态生成的资源”,它“自然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发展中去”,成为“一种点化”“一种召唤”,更容易“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促进学生去“体悟生命、思考未来”。[2]班级的每日常规检评、每日放学点评等属于有规律的日常评价,但更多的日常评价散落在班级生活的种种对话中。例如以下对话片段:

(小志:某班一个长期成绩垫底、“不务正业”的孩子,被部分老师视为“肿瘤”……)

老师:(微笑着)小志,艺术节舞台上表现很棒啊!我听你表演后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话:“这是第一次这么认真地对待一件事。”想再采访一下你:第一次认真地做一件事,是怎样的感觉?

小志:(猝不及防,犹豫,而后坚定)觉得人生很有意义!

老师:(期待地)是的,认真去对待,就会感觉很有意义!想想看,把这个感觉带到平时的学习中来,是不是也会很有意义?加油哦,小志!

小志:(被鼓舞的)老师,谢谢您!

这段对话中,教师从学生的一个成就事件入手,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评价学生,并激发他关注自身的认知感受,产生了一种“点化”,然后指导学生将这一认知由艺术爱好迁移到日常学业中去,发出了一种“召唤”, 在评价中帮助学生理解“对自己负责”的内涵、价值和意义。此类日常评价的开展,也意味着教师要不断增强教育的敏感性,并有相应的教育机智,才能让看似无奇的日常评价产生惊人的教育力量。

在具体实施时,我们主张将两者有机融合,这样一来,既能使日常评价渗透到班级日常生活中去,对学生产生持续性影响,又能集中时段、集中主题进行思考或践行,产生集中的教育效应。

二、主体扩展: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

所谓他人评价,即以同伴、教师、家长或社会人士等为评价主体,对学生个体或群体所做的评价。学校的同伴评价有多种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依托“学习成长小组”开展的评价活动。在他人评价中,尤为重要但又极易忽视的,是家长的评价。将家长纳入评价主体的范畴,既有利于改变家长教育观念和方式,又能增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力量,还可促进亲子关系的融洽。

在实践中,我们首先引导家长构建合理的评价标准。当前的家庭教育往往重成绩、轻修养。为此,在开学初的新生家长会上,我们特别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标准,强调要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附中人,需要在多维的评价标准引导下,家校合作,助力学生发展。如此通过认知转化,家庭教育才能起到正面引导作用。其次开展灵活的家长评价活动。如在学校“对话职场,预见未来”的大型活动中,邀请家长团队来开展行业、职业、专业的专场解读,现身说法,让家长组织“招聘会”,对前来“应聘”的学生进行职责、行为方面的规范和评价,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此外要指导家长合理表达。近赡晡颐浅⑹砸入美国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的“非暴力沟通”模式,即重视沟通中的四个重要环节――不带评价的观察、善于表达感受、明确说出需要、提出具体请求,来提升家长的亲子沟通技能和沟通素养,以助力良性的家长评价和亲子沟通。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成学生的自我教育,所以,学生个体或群体的自我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它有的是以自我反思的形式出现,有的是以对话交流的形式出现。如羽丰同学在一次月考后的自我反思中这样写道:“我尝试改变,但是,真的还不够。我要做的是同自己赛跑,发挥自己的优势,突破自我。不管结果怎样,这种态度都将会让我创造出自己的价值……高考,只是途径,不是目的。我始终认为,我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善的人!”这样的自我反思,已经突破了高考和分数本身,是将现阶段的自我认知和未来的自我期待有机结合,更是对个体社会责任的深沉思考。这意味着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自我评价中得到了加强,在反思的基础上形成了对自我发展的调控、修正和完善。

而事实上,如果能将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特别是教师、同伴、家长等对学生自我评价的再评价,将更能促进学生元认知的发展。如我对羽丰同学自我反思的点评:“这是我看到的极具理性判断的一个‘成熟个体’的思想独白!我相信,这是一个有爆发力的个体在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在追寻自己人生的价值!我期待!”在这样的双向乃至多向互动中,将会产生更多的思想激荡,也能更好地优化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三、载体优选:班级日常与综合实践结合

班级日常评价活动主要包括学科学习评价、班级日常检评、班级生活日志、学生成长手册、班级之星评比、学生作品展示、班会等活动载体。如,2015年我校110周年校庆期间,很多班级将校史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结合起来,开展了精彩的班会活动。

事实上,班会活动是融教育和评价于一体的,既以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水平,也以活动直接展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发展水平,班主任的导向、班级学生的风貌得以直观地呈现。学校多年来坚持要求班主任做好班会指导工作、引导帮助学生编订个人的成长手册、创造性地开展学期评价活动等,就是期待通过班级的日常评价活动来推动学生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由学校整体策划并组织实施,更多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导向。多年来,学校坚持将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课程化实施,即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内容设置、组织保障,特别是有课程评价,而且均在立足于人之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着力于关注社会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评价时也涵盖了知识获取、情感体验、意志培养、行动践履等多个方面。此类评价相较日常的班级活动评价而言,具有指向的明确性、内涵的丰富性、要求的规范化等若干特征。

相对集中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和贯穿日常的班级活动有机结合,共同推动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评价的实施。

四、方式互补:个体评价和捆绑评价结合

个体评价是指以学生个体为评价单位,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它具有指向鲜明、着力具体、时效显著等优点,是很多班级常用的评价方式,比如班级管理中常用的个人常规检评;但它将个体曝光于群体面前,容易引发个体的自卑甚至自弃。

捆绑评价即弱化个体的状态,而是将其置身于小组、班级乃至学校整体中进行评价。它能充分发挥心理学上的“同伴效应”,减轻个体的心理压力,推动整体的进步;但也可能存在对个体的指导性减弱的弊端。

比如,以1012班基于学习小组建设基础上的社会责任感评价,就在班级章程尝试将个人常规、学习及活动参与等方面情况,都尽可能纳入小组进行评价。于是,个体评价和团队评价就紧密结合了。每个学生在个体评价中要看到自身对团队的影响,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团队负责,不在学习上、纪律上、活动中拖本组后腿,就是自我成长,就是为组争光,这样,个体发展就促进了团队建设;小组在捆绑评价中要关注个体的存在,团队要对个体负责,团队要发展需要带动个体发展,若有同学纪律松散,组内应自觉地规劝,若有同学学习掉队,组内也应自发地伸出援手,这样,团队提升就带动了个体进步,团队和个人的责任意识也会不断加强。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主张将两者有机结合,在在关注群体发展的同时,不忽视个体,时刻关注群体与个体的多向互动,最终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共同成长。

五、方法突破: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

常用的学分管理、常规检评、问卷调查等的汇总、统计和分析等,均属于量化评价。量化评价有客观化、标准化、简便化的基本特征,但容易忽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与行为的发展。我们常用的日常观察、谈话、活动表现交流、成长记录、综合素质测评等均属于质性评价。质性评价强调对过程的关注和个体的感受和体悟,但有时会出现评价结果模糊笼统,弹性较大,难以精确把握等问题。

具体到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评价方面,我们主张可适度运用量化评价。因为干部负责、标准化计量的评价方法有其突出优点:标准一致相对公平,专人负责易于实施,量化可见便于统计,结果明晰便于掌控。但量化评价也有很多弊端:追求统一标准的时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很难得到鼓励;单纯的干部负责制,易出现不公正公平的现象;热衷数字结果的时候,学生的过程性成长很难得到体现;意图将学生的行为悉数量化的时候,行为的内在意图即“质”则很难得到提升。因此,社会责任感培养如果只依靠量化评价,容易导致理解的肤浅、评价的粗暴,将会带来很多隐患。

因而我们应尝试突破传统的量化评价模式,开展一些专注于成长过程的、非量化的评价方法,以寻求实现质的突破。比如,可加强小组评价中“议”的环节,如果师生都认可这个组相比上一阶段呈现了积极调整、积极互助或积极进取的姿态,学习、常规等表现都有突出的进步,或者在承担班级活动时起到了突出的作用,那么,可以给这样的组以特殊的鼓励,成为这一阶段的“明星组”。这样的“议”,就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量化”的束缚,更具灵活性,体现了对“质”的关注。[3]

但是,因为质性评价有一定的模糊性,所以,此类评议活动一定要大张旗鼓公开进行,切忌小范围或者单纯由老师定夺。公开评议才能保证相对公平,同时更好地起到教育的作用。

六、类型尝试: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结合

在开展社会责任感评价时,大量存在外显的、可教可学、可知可示的显性评价,它具有突出的明示激励作用,故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大量存在。而且,很多老师还把此类评价进行了特色化呈现,产生了较好的教育引导作用。例如:与评价相联系的表彰激励,我就尝试过如下方式:获优小组可以优先选座位板块;小组集体照可以在班级宣传栏“佼佼之组”栏目中公示;获优情况在家校通网站及家长会上公示;期末按累计获优次数,由家长委员会颁奖,奖品有诸如书籍、本子、老师亲笔写的卡片、电影票、奖金、自由活动、满足愿望等等。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置各种有特色的激励方式,让班级管理经常充满喝彩和惊喜。[4]

但是,除了这些显性的正式的评价与表彰,在学生成长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无声无形但可感可知的隐性的、非正式的评价与表彰,且对学生影响更为巨大。比如,对独特或者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大加赞叹;对某个学生干部的工作细节及时肯定;对相对落后但从不放弃的同学充分认可;对热心班组事务乐于奉献的学生高度赞赏等。班主任如果善于观察,能及时把握教育契机,多进行“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表扬,这种隐性评价最容易渗透到学生的内心。

需要指出的是,在开展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校本创新研究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班级建设对学生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而班级建设的主要领军者――班主任的认知、能力、智慧等对学生责任感的养成更是影响巨大。因此,在开展高中生社会责任感评价时,必须关注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与作为。要特别注意班主任的角色到位,将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纳入班级日常目标管理和评价体系;明确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不能以高高在上的“道德裁判者”或“班级管理者”自居,而应深化对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的内涵研究,不断完善修正评价理念,更好地承担“班级发展的总设计师”职责;优化角色呈现,灵活多样地开展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活动,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在“成人”的同时“成事”。

同时,我们认为,高中阶段只是人生的一个片段,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无限的可能。因此不宜为简单追求量化呈现而将其与常规学业评价同视,而要更重视质性的发掘;不宜将其肤浅理解为外显的表达,而要更重视精神的促生;不宜将其作为一个静止的目的,而应以评价促教育,着力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学校教育中重视并研究、实践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将有力地促M学校的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2]李家成.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238-239.

[3]黄雅芩.用科学评价引导小组竞争与合作[J].班主任之友,2015(1-2):89-91.

[4]黄雅芩.小组合作四步走[J].班主任之友,2013(12):27-31.

(作者单位:湖南师大附中 湖南长沙 4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