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第一份工作别选新媒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第一份工作别选新媒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在很多大学的新闻系开讲座时,都给学新闻的学生们一个忠告,第一份工作一定不要去所谓“新媒体”,而要去传统媒体认真做新闻。

一,到新媒体,只会被当成“人手”,学不到东西,不能像传统媒体那样在认真做新闻中累积经验和江湖地位;

二,新媒体还是一个空洞概念,容易滋长和感染虚浮之气,传统媒体则严谨很多。

我在微博上发了这条话题后,一个叫@Gilbert属斯凯的网友跟帖表达了认同,他说:看过一些新媒体的招聘广告,要求必须“90后”,必须“想法新颖脑洞大开”。人总会老,如果一家单位只强调一时的“新颖想法”而不去积累经验,实践摸索,那被录取的“90后”没过两年又会被“00后”取代,这样的工作,不做也罢。

我遇到过几个第一份工作选择了去新媒体的年轻人,浑身“江湖气”。在学校时就作为实习生替人经营微信公号,没去传统媒体实习。虽然短期获得了一些利益,比如分得的收入、一些公号被转到了10万+以及主页群的虚荣,但这些算什么“新闻经验值”呢?身上沾染了新媒体的很多毛病:标题党思维、段子手习惯、抄来抄去、绞尽脑汁迎合低级趣味寻找点。

做学术需要坐冷板凳,同样,新闻系学生实习和就业,也需要这种“冷板凳意识”。即使刚开始进去没有太多机会,即使开始只是跑会议新闻稿,但坚持做新闻,总会受益。

有人说传统媒体难进,现在传统媒体似乎已经饱和了,但大大小小那么多媒体,努力还是有机会的,不要眼高手低非得挤那几个大城市的几家大媒体。在传统媒体做新闻,虽然受到一些约束。但好处是养成严谨做新闻的习惯,核实信息源,严格把关,推敲措辞,多采访几个人。多数新媒体并无新闻采访资质,也无意于认真做新闻,只是复制、整合和标题党,需要的只是“人手”。在里面混几年,混过了大好青春,混出了一身毛病,淹没了“人才”,也无法混成“人物”。

别跟我说传统媒体也有毛病,我说的是“第一份工作选新媒体带来的问题”。传统媒体的病根深蒂固,但对做新闻的人来说,其宝贵财富和资源足够汲取了。

我记得以前发过一条微博,是这样写的:新媒体拯救了大学新闻系,也拯救并抬高了实习生身价。

萎缩的传统媒体对人力需求本呈下降趋势,新闻系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但传统媒体在冲击下被迫转型,转型需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人,做新媒体尤其耗人于。

不少媒体现在大量招实习生,抢能玩新媒体的实习生。过去是实习生求媒体,现在不少媒体是求实习生。――有人说,到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是不是当“人手”?虽然也是如此,但传统媒体转型中多是跑新闻多年的资深记者管着带着新媒体,跟着这样的记者,也会学到很多。比如中国青年报负责官微运营的叶铁桥,就是资深记者,做过很多影响巨大的报道,媒体新人跟着他做新媒体,能汲取到不少新闻从业经验。在传统媒体的新媒体的业务氛围中也能“熏”出来,而且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会更多地做原创内容,而不是简单的信息整合。

前几天还发了另一条微博:提醒防范假性因果的标题党诱惑。

我看一条新闻说:“司机高速摆剪刀手调戏监控被扣12分。”这个标题完全是误读读者,实际上不是“摆剪刀手调戏监控被扣l2分”,而是“遮挡号牌的违法行为”。

想起之前另一条类似的新闻:“一游客看风景眼球转动太快致视网膜脱落”,这也是标题中的假性因果误导受众。前几年一条“爬树偷窥女邻居洗澡被判罪”的新闻,就是以这种标题党的方式来误导公众的。看到一条荒庸的新闻时,首先要想想,是小是某个关键环节被记者屏蔽和省略了。

瞧,新闻系学生第一份工作如果选择新媒体,也许就会累积这样的毛病。

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做新闻?

对于即将走上和刚走上新闻行业的年轻人来讲,不要被种种所谓的新媒体所蛊惑和迷惑,不要盲从去追随流行,还是从最基本的职业积累做起,以严谨做新闻的传统媒体为起点,打好自己的职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