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既有自身的特点,又受到自身定位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校史普遍较短,自身文化积淀不足。民办高校普遍创办历史较短,基本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建校和育人,学校的校园硬件建设大多比较时尚,充满现代气息,但缺乏内在底蕴和历史积淀,传统文化中真善美的影子几乎不见踪迹。因此,文化积淀浅,校园文化不成熟,文化氛围不浓厚。很多学校在发展中没有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或者并没有好好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状况,从而给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第二,高校成为小社会,失去往日“象牙塔”的地位。在民办高校内部文化环境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外在的环境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校的校园环境。随着高校校园“开墙透绿”接触社会,今日的校园在传统“象牙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商品经济所带来的人们价值观的利益化,信息技术带来的各种变革也正在影响着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并使高校表现出浮躁和利益化趋向。第三,民办高校的培养定位意味着学生更早接触社会。民办高校的培养定位一般为实用型、应用性人才,对学生的实践实习要求比较高,有些学校提出了“三级实习”的理念,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多地运用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就业及走上社会积累资本,这使得民办高校的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比公办学校就要多得多。然而社会上重利益、重赚钱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外出实习和实践的大学生,他们再把这些风气带回学校,就很容易将实践实习与物质利益挂钩,使校园文化氛围少了书卷气,沾染上浮躁气和铜臭味。

2、坚持弘扬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而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慢慢积淀而成的,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对学生具有渗透性、潜在性的教育作用。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必须结合自身情况弘扬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第一,建设优美的物质文化。马克思说过,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校园文化建设要有一定的物质为基础,包括教室、图书馆、宿舍、食堂、多功能厅、运动场等学习、生活、活动必备的文化场地,包括校徽、校风校训标牌等体现学校精神的物质设施,还包括绿化植被、雕像雕塑等人文景观,这些场所是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和参与各种活动的物质基础,可通过文化因素、各种宣传营造出潜移默化的育人环境和氛围。第二,营造健康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主要指校园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人才培养定位等内容。营造健康的精神文化,首先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利用校园网络、广播、宣传栏、校报校刊等校园媒体,积极宣传,正确引导师生的主体价值取向。营造健康的精神文化,一定要注重党风、校风、学风、考风建设,以党风建设促校风建设,以校风建设促学风建设,以学风建设促考风建设,形成从上至下、从教师到学生、从学习到考试的良好氛围,以及健康向上的校园风气。民办高校将学校的精神文化作为学生的精神支柱,一级一级地传承下去,逐步积淀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格。第三,创设规范有序的制度文化。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民办高校师生井然有序地进行教学、生活的保证,是体现赏罚分明、公平公正的依据,能够引导师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民办高校由于历史较短,制度建设大多不完备、不系统,而且容易朝令夕改。因此,在制度建设中尤其需要狠下功夫,将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培养目标形成强有力的制度,特别要重视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和教学制度建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学定位和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促成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养成,规范学生行为,启发学生按照学校的培养计划,使学生能够在制度文化的指引下自觉进行自我教育,实现自主成长。第四,打造品牌校园文化活动。民办高校能够意识到占领文化阵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鼓励并组织了各种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但主要集中在层次比较低的文娱体育活动,缺乏具有特色的主题文化品牌活动。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随意性较大,民办高校的学生虽然比较喜欢各种文化活动,但较多的低层次重复容易引起学生反感,民办高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必须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整体规划,鼓励创新,打造一些品牌文化活动,形成文化特色,利用品牌文化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并在多样性中突出时代主旋律,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各种活动真正达到学习知识、组织锻炼、提高思想、陶冶情操的目的。(本文来自于《华章》杂志。《华章》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史志艳单位:三亚学院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