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启发式方法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启发式方法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是本着自己所教的课程,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而写成的。全文共分六个问题:其主要内容是“启发式”教学。

关键词 启发式 教学

我是1988年毕业于东北职工大学管理系。由于工作需要,毕业回到东电一公司教育处(93年调入电厂教育处),任技校班的工程力学课,此科目对于外行的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面临教师短缺,我也就毫不犹豫地接下来。我一边摸索、一边钻研、一边授课,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

至今教学已有十个年头了,在这十个年头里,我曾任92级、93级、94级、95级技校班的工程力学课,93级、94级、95级、96级业余中专的工程力学课,经过本人的刻苦努力,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尤其是93级技校班材力课统考那年,曾授予大连电校校外班的领导的奖励。

通过不断的研究、探讨、授课,使我从教学中悟出这种教学方法,那就是启发式教学。在谈启发式的教学时,人们常常与注入式相联系,二者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但不能说,讲授就是注入式,谈话、讨论就是启发式。所谓注入式,一般是指不看对象,不管学生领会与否,让学生呆读死记,其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甚至窒息学生的智慧,压抑学生的才华。启发式是指整个教学过程都应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启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使学生处在一种对知识的追求状态,从而使“教”与“学”同步,将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克服了教师枯燥无味地灌输和垄断课堂的现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呢?我在《工程力学》课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启发式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要使学生学好工程力学课,必须启发学习的动机,而学习动机又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动力源泉,是产生积极性的基础。为此,在教学中教师用渊博的知识、生动的实例,向同学们讲述材料的各种性能以及各种应力在电厂应用中的重要性,使大家知道学好这门专业课,为今后工作和未来都是有好处的。例如,开、关门时,师傅们用扳手拧紧螺母时,还有司机师傅握的方向盘等等这些都是力矩、力偶的实例,再如几百米高的大厦、斜拉铁索桥、各种机械支承臂梁、转轴、汽轮机叶片、锅炉承压管等,都是通过应力对材料进行设计和核算的,以及材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高压锅、自行车、坐的椅子等。用这样的方式诱导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意向、愿望和兴趣,于是激发起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学好工程力学课就有了内在力量和基础,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顺利进行了。

二、结合日常生活现象,启发学生集中注意力

教师总是希望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讲,但时常是事与愿违,其原因在于“教”与“学”的双方。对教师来说,除了清楚、明白讲述教材内容,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外,还应采取多种手段,用更积极的措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工程力学知识与活生生的日常生活现象相联系,启发学生提高学习注意力效果很好,用形象逼真的生活现象来启发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兴趣,唤起求知的欲望,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师的讲授上,比采用粗暴生硬的手段来维持课堂纪律要积极得多,不仅学生容易接受,而且教学效果好。

三、结合生产实践,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任何事物总是带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教师在讲授时应启发学生去寻找事物的异同点,去比较、去鉴别,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如讲应力集中时,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首先向学生讲述:在买布时,售货员首先将布剪开一个口,然后用手将布撕开。这就是生活中利用应力集中撕布,若不先剪个口,布就不容易撕开。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使同学们缩短理论和实际中差距,即抽象概念在具体问题的体现。

四、找出差异,开发判断能力

任何一类事物都具有相同与不同之处,采用比较的方法,找出差异,通过比较异同点,启发学生判断“是”与“非”的能力。如材料力学中,压缩变形和挤压变形从字面上看十分相似,如果没有图形很难辨认是哪一种变形,怎样才能区别它们呢?教师应该从定义、特点不同找差异,压缩变形是指作用在构件两端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与杆的轴线重合、在轴向压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而挤压是指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在接触表面上互相压紧的现象。根据定义的差异,再考虑一下它们的特点,压缩是指整体被压,挤压是指局部被压,通过掌握它们的定义和特点,就很容易识别是什么变形了。这不但有助于同学们对此知识的牢固掌握,而且还开发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五、采用类比推理传授新知识

推理是由一事物判断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判断与类比推理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类比的形式,进行逻辑推理,传授新知识。比如,在讲圆轴扭转变形时常常与拉(压)杆变形进行类比,他们都属于在外载荷作用下产生变形,所以可推理为二者具有同样功能。校核拉(压)杆强度时,思路是:外力(P)内力(N) 应力(σ),根据类比推理可以校核圆轴扭转变形的强度,但又不完全一样,此时,教师可再启发学生根据定义去寻找求扭转的应力,这样将拉(压)变形与圆轴扭转变形进行类比,根据拉(压)杆的条件推理判断,讲授圆轴扭转的变形就容易多了,所以说,用类比启发式教学不但有利于传授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展开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六、指点思路启发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讲授时,不要轻易把问题的答案全盘端出,应注意对学生的指点、启发。这不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还能保证课堂上精力集中,引其思路,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由学生自己作出答案。比方说,求拉杆(圆的)的截面尺寸,通常只介绍A>N/〔σ〕,杆件的外力及许用应力为已知,可求出A,但教师不必要立刻作出答案,可启发学生分析题义,从而学生就会得到答案。此题所求的并不是面积,而是具体截面尺寸,这时若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应用强度条件设计一下外载荷,学生马上就会想到不是求内力,而是要求外力,并借助于内力与外力的关系,这种启发式教学不仅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连贯起来,还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上是我近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尝试,有不足之处望评委给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