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河南省城镇贫困群体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河南省城镇贫困群体的现状及特征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城镇贫困问题开始表现得日益严峻。通过对现阶段河南省城镇贫困群体的收入、生活消费、健康、子女教育与自身接受培训、社会活动、住房购房情况的分析,总结了城镇贫困群体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城镇;贫困群体;特征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209-0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中国城镇贫困问题开始表现得日益严峻。城镇贫困是中国在转型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贫困,它的出现伴随着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国企改革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是一种由于机会、能力与权利的相对有限造成资源分配上的匮乏和生活处境的控制无力。作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城镇贫困不仅导致了一部分个体及其家庭的生活困难,而且已经成为阻碍改革进一步深化并影响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

河南省是中国人口大省,2009年底常住人口为9 487万,仅次于广东省9 638万,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9 209万,居住在城镇的人口3 758万,城镇化率为37.7%。从2000年开始,河南省失业人口和失业率逐渐上升,到2009年,河南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为38.5万,比2000年的21.4万增加了17.1万,平均每年增加1.9万。失业率为3.5%,比2000年的2.6%增加了0.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1个百分点。2010年河南统计年鉴表明:2009年全省共发放城镇社会救济费272 690万元,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48.33万。

河南省城镇贫困群体过去主要可以看做是由“三无”人员构成。即需要政府救济的无劳动能力、无法定供养人及无其他收入来源的“三无”人员。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河南省城镇贫困人口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河南省城镇贫困群体一般由收入较低或者无收入来源的人组成,大体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三无”人员,即长期以来需要政府民政部门救济和保障的对象;第二类是贫困的失业人员,即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市贫困线标准的居民;第三类是贫困在职职工、下岗人员以及离退休人员,即在职人员领取工资、下岗人员领取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领取离退休费或养老保险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城市贫困线标准的居民;第四类是残疾、疾病等其他原因造成的贫困居民;第五类是进城务工的贫困农民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因土地被征用而失去生活来源并由此导致贫困的城郊农民。

一、河南省城镇贫困群体的现状

1.收入情况。贫困的最基本含义即表现为收入水平的低下。根据2010年河南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年河南省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仅有4 904元,平均到每个月不足409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 756元,平均每个月不到313元;财产性收入更低,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财产性收入仅为28.93元。同时,贫富家庭之间在收入和消费方面的差距也极为悬殊,最低收入户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只占到最高收入户相应指标的14.2%和24.9%。城镇贫困居民不仅收入数量少,而且其收入渠道单一。从收入构成来看,贫困户与总体水平的差异主要在于家庭就业者所获得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非工资性收入过低,工薪收入几乎是这些家庭的唯一收入来源。而家庭就业者的负担系数较高,根据2010年河南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年河南省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为2.53人,因而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很低。

2.生活消费情况。在人均消费支出方面,2009年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4 700.24元,平均到每个月不足392元。更低户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4 385.72元,平均到每个月不足366元。城镇贫困家庭不仅收入和消费水平都很低,而且,其微薄的收入首先主要用于食品消费,用于衣着、交通和通信及其他各方面的消费都较少,恩格尔系数很高。2009年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1 972.71元,占到总消费性支出的42%,而用于衣着方面的支出520.36元,仅占到总消费性支出的11%。即使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将大部分收入都用于食品消费,但城镇贫困人口的低收入也无法保证其正常的生活状况和营养需要。从统计年鉴上可以看出,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用于购买蛋类、水产品、奶及奶制品、酒和饮料方面的支出很少,分别占总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1.7%、0.8%、1.8%、2.2%。

3.健康状况。在医疗保健支出方面,2009年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医疗保健支出545.17元,平均到每个月不足46元。基于每个月如此低的医疗保健支出,我们可以想象,城镇贫困居民患病多、看病少、小病挺、大病拖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情况也是相当严重的。而且低收入家庭成员多数没有医疗保险,在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他们最担心的恐怕就是生病。

4.子女教育与自身接受培训的情况。尽管是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城镇贫困居民仍然要面对诸如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以及购买房屋等各方面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庞大支出,生活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最重要的途径,教育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也已成为无力承担的重负,较高的教育费用不仅加剧了贫困家庭的经济窘境,反过来,家庭的经济困难又严重影响着贫困家庭的子女教育。根据2010年河南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年河南省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用于教育的支出仅有281.72元。贫困发生率与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劳动力更易陷入贫困境地。

5.社会活动情况。从城镇贫困群体的社会交往状况上看,贫困群体由于物质经济上的匮乏,市场竞争力的弱势和精神状况表现出来的贫困文化特征,使得他们从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被排斥出去,面临严重社会交往资源不足的困境。由于经济资源的匮乏以及相应权利的缺失,贫困群体总是很容易处于被忽视甚至歧视的边缘化境地,加之这种环境下贫困群体的自我排斥,都将导致其悲观情绪严重,并表现出与主流社会的逐渐脱离。

6.住房购房情况。贫困群体的各类资产都相当匮乏。在住房方面,根据2010年河南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年河南省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用于住房的支出仅有56.16元。尽管近几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城镇居民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力度,但仍然有一些贫困家庭和群体的住房设施极为简单。如果包括流动群体中的那部分贫困者,则城镇贫困群体的住房状况更是令人担忧,他们中的大多数租住在城乡结合部廉价的土平房内,缺乏各种必要的基本设施。

二、河南省城镇贫困群体的特征

1.主要是相对意义上的贫困。相对贫困主要是指相对于社会上平均生活水平而言,有一部分群体处于社会生活水准的最下层。因而相对贫困说明的是财富和收入在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问题。从总体上观察,城镇贫困群体的贫困已主要不是生存意义上的绝对贫困,而是一种缺乏某些生活必需品而形成的相对意义上的相对贫困。相对于农村贫困人口来说,城镇贫困群体无论是在生活消费的内容上还是消费的绝对数量上都要明显好于后者。

2.具有阶层性趋势。国外研究主要依据社会分层理论对社会阶层进行划分,并通常将位于社会最底层的一部分人群界定为贫困阶层。笼统地说,“城镇贫困群体”就是指城镇中那个被排斥于传统社会分层结构以外的特殊的贫困阶层。由于贫困,在地域上,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聚居趋势,并以城中村、棚户区等形式逐步形成较大的贫困人口聚居区;在心理上,生活状况的巨大差异也使这些贫困群体普遍存在着一种耻辱心理和卑屈的心态,他们感觉被社会所隔离和歧视,并在自我认同上很容易将自己和有相同境遇者归结为一个特有的群体,体现为强烈的群体意识。

3.是以失业为实质的贫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三无”人员是构成河南省城镇贫困群体的主体。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河南省城镇贫困发生更多的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即失业型贫困。它不是在整个国民经济萧条的背景下产生的,而恰恰是发生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其显著表现是失业下岗人员、困难企业的职工和部分离退休人员成为贫困的高发群体,而且具有较强的行业性。

4.具有再生性贫困的性质。贫困对于贫困者本人及其家庭来说,影响甚大。住房和医疗关系到贫困者本人及其家人的身体健康,而健康的身体是脱贫的最基本保证;教育关系到贫困者本人的人力资本而且关系到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教育的缺失会使贫困群体在今后的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必然的劣势;而且城镇贫困群体往往远离社会权力的中心,他们不能通过参与政策的制定来改善自己在国家分配体系和社会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从而陷入了经济贫困与社会权利贫困的循环之中,具有了再生性贫困的性质。

应该看到,较大规模的城镇贫困群体的存在,严重地损伤了普遍受益这一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大多数家庭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贫困家庭反而无法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本身就是对贫困家庭的一种社会排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贫困家庭及个人共同努力,政府要承担主导角色。要大力发展就业导向型经济,积极推进有效就业;要建立城镇贫困预警机制并把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要积极推进包括社会保障、救助在内的各项制度改革,以制度创新治理城镇贫困;要充分发挥政府和非政府的作用,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城镇扶贫事业。

参考文献:

[1]高云虹.中国转型时期城市贫困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黎洪艇.西安市城市贫困问题分析与解困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李臣娟.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高云虹.西部地区大中城市贫困问题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财经科学,2007,(3).

[5]河南省统计年鉴[K],2010.[责任编辑 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