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扈耀之肖像《水墨青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扈耀之肖像《水墨青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扈耀之说他更关注影片的情愫。《水墨青春》既有他的感情记忆,又有对记忆的勾画。

据悉,青年导演扈耀之新片《水墨青春》已入围五十七届柏林电影节参展影片。

谈及演员、教师和导演三种工作关系,扈耀之说自己首先是一名人民教师。

首先是一名人民教师

1988年,扈耀之报考电影学院的时候,家里人就分成两派,一派是可以去试一试,一派是根本不用去。扈耀之说电影演员是他儿时的梦想“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在西安电影资料馆跟着我的姑姑看了很多的过路影片,像伯格曼导演的《第七封印》还有乔治・潘・考斯马托斯导演的《卡桑德拉大桥》,一点都看不懂,到了18岁再看《第七封印》就明白一点了。”

80年代末期中国影视界不喜欢奶油小生,需要生活化的人物形象,于是扈耀之纯朴,硬朗的外形占了便宜。四年大学表演学习,毕业留校是老师建议他的去向问题,不像他的同学都去了电影厂和话剧团。在学校里扈耀之担任团委书记,后来颜学恕导演拍摄的西影厂的大制作《步入辉煌》,管虎的《头发乱了》,何群的《凤凰琴》他都有参与,还有一系列的电视剧《女人的选择》《与你同住》《姐姐妹妹闯北京》和张建栋的《缉私队》。在扈耀之演戏最蒸蒸日上的关键时节,学院让他回表演系教台词课,并带班。6年里他辛辛苦苦送走了两届毕业生。后来他导演了电视剧《似水年华》《幸福胡同》。

做电影是因为自己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北京电影学院教师代表团去英国、美国参观学习,别人都有电影作品而他什么也没有,他下定决心拍摄电影,拍出像个样子的作品。幸运的是扈耀之一年之内做了两部电影。

从演员到导演转了一圈回来,扈耀之最爱的还是自己的老本行,教书育人。从年轻的副教授到高职学院的副院长,他似乎有着和年龄不相称的身份与梦想。

一剧之本诞生记

《水墨青春》,像水墨画一样的青春,观后让人内心泛起狂热的涟漪波澜,久难忘怀。

扈耀之对记者说,电影的投资和剧本是同时进行的,朋友吴雨特别热情地找到他要拍摄一部电影,给了10万块钱来筹备策划剧本。于是他和编剧崔子恩教授就去了安徽看景,结果很令人失望。不是很满意安徽的商业气息,后来又辗转去贵州,那里的颜色一下子感动了扈耀之,他觉得这就是水墨的感觉,质感很强烈。

扈耀之和编剧崔子恩讨论完大纲就教课去了,而崔子恩则去了美国参加学术交流,回来后写了《水墨青春》的第一稿。第一稿完成后,崔子恩又去了巴西和意大利,直到11月份剧本才最后完稿。

崔子恩是扈耀之大学的编剧课老师,互相之间有一定的默契。而崔子恩老师也说两人的合作其实完全是一种相互的信任,当年扈耀之是班长,各门课程都在九十多分,写作的能力也很强。崔子恩还深深记得给扈耀之的88级表演班命题剧本《节日》,每个同学都写一个,然后出了一本剧本集,在那个年代是绝无仅有的自豪的事情。

《水墨青春》开拍了

2005年底扈耀之带着他的《水墨青春》剧组来到了贵州安营扎寨。屯堡人聚居在贵阳至黄果树瀑布沿线的安顺、平坝、镇宁等市县,人口约20万。屯堡村寨分布于当年的滇黔驿道一线,据说,他们是明代开国之初戍边军人的后裔,至今还顽强地保存着传统的汉族民风。

电影《水墨青春》选择在贵州的屯堡作为拍摄现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龙学堂是其中一个外景地,因剧情需要,摄制组欲用喷灯将学堂的一个敝厅的木板壁上的黄色油漆去掉。因担心这种做法会损伤文物本体,平坝县文广局依程序上报了市文物局。据了解,天龙学堂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共有三栋楼房,主体建筑均为木质,庭院平阔,当中有两株古树,一是紫荆一是桂花。学堂十分古朴考究,已于2004年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他们认为如果采用喷灯燎熏方法的话,将对原来的木板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风险较大,建议改用着色的方法。《水墨青春》摄制组十分配合文物保护工作,提出要在不损坏文物的前提下,尽量保证拍摄效果。

他们在这里度过了春节。

“我们在贵州过的年,拍摄用了二十多天,我觉得很荣幸有一帮这样的兄弟。有的演员都是提前到的,他们在那里体验角色。我们的人物很简单,演员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环境重新融入到这个陌生的小镇。大场面的戏不是很多,我担心变成《秋菊打官司》或者《三峡好人》那样带有纪实风格的影片。”扈耀之说从安徽外景地移到贵州,电影《水墨青春》出来的感觉完全又是另一种味道了。

影片色彩是一色的青灰,前景道具都是红色的辣椒和黄色的玉米棒,红黄容易给人醒悟的东西;如果绿色就很怪,本是冬天拍摄,有雪会更好,但是没有那么多钱;蓝色的衣服有了,是他们本色的大汉服装,明朝朱元璋平定西南已经600多年的服装他们仍旧在穿,这些汉人都是南京人的后裔,都在说着南京话。

小孩,影片的小群众演员是偶然的获得,扈耀之问他们会唱什么歌,结果他们都会唱《波斯猫》,孩子多了就显得热闹。

贵州至今有名的“地戏”就在安顺,曹禺老先生称“地戏”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因为周期短,时间少,扈耀之一。直耿耿于怀的是地戏运用不够极致。他本来希望是一个戏中戏的故事,趁戏说出主题,主人公得到释怀。

对青春美学的诠释

扈耀之的童年是从清新安静的环境中长大的,没有残酷,拍摄的电影也是一样干净,没有打打杀杀。他不清楚的是发行部门的要求,也不愿意为了发行商而去做一部影片,那不是他的想法。扈耀之说不是不可以那样做,但未必是自己喜欢的电影,也未必有价值。他很佩服自己做了一部有价值的电影。电影很率直,没有功利目的,奖项都不重要,他尽力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扈耀之没有回到家乡西安拍摄他的处女作电影,因为西安对他没有多大吸引力。其他导演回到乡下,是因为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不在大城市,小地方可能有可看性。而西安是历史的古都,对他来说没有能力驾驭。“再说第五代导演已经把黄土地拍摄得相当震撼了,没有必要重蹈覆辙。我自己也没有那股冲动,没有张艺谋那种敏锐的感觉。”说这话的时候,扈耀之没有一点狂妄,他很内敛,谦虚。

电影《水墨青春》是对过去青春的回归。

扈耀之说他更关注影片的情愫。《水墨青春》既有他的感情记忆,又有对记忆的勾画。现买小是这样,没有办法去寻找,有怀旧的成分在里面。他把《水墨青春》定位为“情感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