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震拷问城市避难空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震拷问城市避难空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不知道灾难什么时候发生,但我们知道灾难一定会发生。所以,做好常规、科学的灾难预防,是降低灾难危害的唯一选择。

早在三个月前,人们提到“避难空间”这个词时,或许还觉得陌生。自从“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避难空间”逐渐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在那段躲避余震的日子,很多场景烙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拖家带口,纷纷拿上凉席、扛起被褥、背上帐篷,带上少许贵重的物品及避震必需用品的小布袋,走出家门,聚集到楼群之间的空旷地带,拥向附近的绿地、广场、学校及马路两旁,为躲避地震而露宿街头,很多人连续好几夜都无心睡眠,有时候为找一个空旷的躲避之处需要辗转好几处,甚至根本无处安身,因为楼群太密、楼房太高、空间太小。那一刻,多想有一个安全的避难场所啊!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城市的空间日趋狭小。因此,避难空间也就往往被忽视甚至漠视。

在日本,城市建设规划之时就十分重视防灾避难的设计。抗震性和安全性是日本建设公路、铁路和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的重点。在我国,仅有北京、上海、兰州、济南等少数城市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并得到了较好的规划和落实。资料表明,我国位于地震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城市占城市总数的45%。全国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人口和76%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带。这样以来,城市避难空间的建设迫在眉睫,成为健全城市防灾应急体系、提升城市防灾应急能力的题中之义。

什么是避难空间

2008年6月下旬的一个傍晚,笔者来到西安市明德门社区广场,此处为雁塔区在长延堡街办范围内建立的三个应急避难场所之一。我向路人打听:“您知道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在哪吗?”“不知道,什么是应急避难场所啊?”就算到了广场,休憩在其中的人们也绝大部分给了我摇摇头的答案。后来,我在网上做了一个关于避难场所认知程度的调查问卷,在被调研的100人中, 有56%的人不知道自己居住地附近有避难场所, 当被问及是否了解“避难场所”这一名词时, 近70%的人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但比较模糊。80%的人是在“5・12”汶川地震后了解到这个概念的,大部分人表示发生灾难时会选择避难场所避难, 并愿意参与避难场所的义务管理工作, 同时希望多一些关于避难场所和避难知识方面的宣传。

那么,什么是避难空间呢?“避难空间”是一个新兴名词,尚鲜为人知。避难空间亦称避难场所,日本称避难所,国内目前称为应急避难场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日本将避难场所定义为:避难者度过避难生活的场所(不含应急临时住宅),避难所是确保避难者安全收容、避难, 且所处地理位置便于避难的建筑物或预先指定的公园、广场等场所。国内有学者称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场地, 经过科学的规划、建设与规范化管理, 能为社区市民提供安全避难、基本生活保障及救援、指挥的场所。其他救援活动所需的功能空间常常都以避难空间的设置为基础,或与避难空间相结合设置,是应急空间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空间组成。

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城市的空间资源异常宝贵,由于城市避难空间是为公众安全服务的,它的存在给人们心理上提供了警示和引导,再加之城市空间功能的不断变换和转移,使得城市避难空间具有了开放性、预警性、安全性、适应性、复原性等特性,其类型的划分有不同的方法,有学者按空间形态来划分,包括街头小游园、绿地、应急设施等点状空间;道路、地下通道、河流、线形绿地等线状空间;城市大型公园、广场、绿地等的面状空间。也有学者根据灾害发生后不同避难阶段的空间需求关系将避难场所分为紧急避难场所、临时避难场所、临时收容场所、中长期收容场所……

西安避难空间有多大

由于“5・12”汶川地震波及面广,当时西安也有震感,接连好几天很多西安市民为躲避余震在外过夜,刹那间,只要是空旷一点的地方都支开了帐篷,摊开了凉席,不过,显得零散而缺乏秩序。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不能再忽视!”由此也成了西安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早在2004年7月, 西安市长延堡街道办事处根据突发性事件处置要求和公众应急避难的需要, 完成了所辖18个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2005年,雁塔区在长延堡街办范围内建立了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兵工社区、明德门社区三个应急避难场所。但这对于一个800多万人口的城市来说还远远不够。因此,西安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中规定,“十一五”期间每个区县至少建设一个应急避难场所。此外,西安市计划于2010年前,建设丰庆公园和文景公园两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别可容纳数万人应急避难一个月以上。

资料显示,西安市计划到2020年建成覆盖主城区功能完善、设施配套齐全的应急避难场所的网络。建设要求是:因地制宜,分级建设,保证可达性,保证安全性,设置明显标志,配备应急设施。在管理方面要求:一是制定相应的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预案,并适时进行演练;建立避难场所指挥机构,按照应急疏散预案,组织避难群众并合理安置;编制居民应急宣传手册,以及通知、疏散、引导、安置的工作程序和场地内功能设置手册;二是建立避难场所有关管理规定,保障应急避难场所平时功能运转与应急期的使用;三是建立避难场所数据库,便于统一建设和管理。

与此同时,西安市规划局局长和红星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指出,西安市将结合现状,在具有一定规模的空地、公园、街心花园、绿地、广场和体育场、学校操场等建成应急避难场所,使人均拥有应急避难场所面积达到2平方米,服务半径控制在0.5公里至1公里内。

另外,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和城市主体干道建成通畅的疏散通道,疏散道路的宽度不小于15米,完善城市在抗震救灾和疏散阶段交通与道路的功能,重点保障人员、生活物资向中心避难场所中转地快速、有效和安全地运送。

城市必须有足够避难空间

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应的针对应急避难场所的认定、运营和管理的具体办法。在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北京一直走在国内最前面。笔者在《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室外)规划纲要》中了解到,北京市每年将完成20~30处避难场所,其中紧急避难场所服务半径定为500米,步行5到15分钟即可到达,长期固定的避难场所主要为城市公园、区级公园、大型体育场、学校操场,服务半径定为2000米到5000米,即步行0.5到1小时内到达。并计划于2010年前完成所有大型避难场所的配套设施建设。

那么,对于哪些区域应该重点建设呢?工程抗震专家、中国科学院周锡元院士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对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人群自救能力差的地方,应该提高标准,加强抗震能力,赋予紧急避难场所的功能。

与此同时,在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也强调,应该把学校建成最坚固和最安全的地方,在灾难发生时学校应成为群众的避难场所。

“建设城市避难场所十分必要!”西安交通大学建筑学系主任许楗教授接受笔者采访时如是强调,他认为城市避难场所的建设除了总体的规划和要求外,还必须有量化的指标,根据他们研究测量分析认为,紧急避难场所的服务半径如果控制在300米的话,人们步行相对轻松。其次,城市避难场所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配套好“城市家具”,比如桌椅等配套设施,并且要坚持“平灾结合”的原则,平时利用游憩设施供市民、游人观赏、休憩;灾时启用防灾设施,供市民避难,这样使得避难场所得到充分利用。此外,要充分利用那些闲置的剧院、活动中心、体育中心等。

最后,许教授建议:“城市避难场所应该在总体的建设规划下,建立起完善的城市避难空间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分层级、网络化的,大到整个城市,小到各大片区,涵盖市级、区级甚至邻里级。还有就是,处理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在规划范围内建立起适合城市应急避难的建筑楼群轮廓,规避那些因高低不一、间隙狭窄的居民区灾难隐患。”

如今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不但面临着大规模停水、停电及火灾等威胁。同时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使城市的防灾避难形势尤为严峻,对于广大市民来讲,迫切需要一个安全的城市环境,而这一切也正考验着政府现代城市管理和公共管理的能力。

灾难的发生不可预知,但灾难的预防却可以减少损失。当下一次地震来临时,但愿――我们的房子坚固些,避难场所再多些,安全系数更大些!